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根本是保护、传承、发展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关键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扶持壮大一批文化企业、产业园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性产业,让文化资源转化为贵州后发赶超的强劲动力。做优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博弈  相似文献   

2.
董桂 《当代贵州》2022,(21):60-61
<正>历经“黄金十年”高速发展,贵州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良好机遇,开展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利用推广,有效提升了全省产业能级。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标准、丰富产品种类,正由贵州制造变为贵州创造,提高和强化了行业竞争力。而今,抢抓国发[2022] 2号文件带来的发展机遇,贵州正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用大数据为工业制造赋能,贵州制造变为贵州智造,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2关注点贵州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引育生态圈,做大产业基金蓄水池,打造产业升级大集群,推动产业招商落得下,引资项目多点开花。“没想到知识产权也能用来融资贷款,是贵州银行贷款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近日,贵州亮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标权质押形式贷款,成功融资198万元。  相似文献   

4.
贵州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优势,是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省份,做大做强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很好的工作基础。发展茶产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帮助农民增收,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味,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明确要把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产业来抓,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茶产业是贵州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茶叶种植面更积跃居全国前列。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品质不断提升,贵州茶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贵州茶产业也在不断后发赶超,实现着跨越发展。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从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发展历史、发展环境等角度看,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大,后劲十足,对加快贵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各产业全面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大力实施"做强品牌、提升品质、优化品种"三品工程,贵州特色食品产业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山地特色生态型产业,成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特色产业、朝阳产业。"不辣,很好吃。"4月6日下午,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在访问贵州期间来到贵阳市南明区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车间里品尝了6种不同口味的辣椒酱后,诗琳通表示自己是"老干妈"辣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化是发挥贵州优势,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贵州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具备使旅游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成熟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2015夏天,贵州注定被世界的目光注视。5月底,全球大数据领域最高端、最前沿、最全面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举行,阿里巴巴、微软、谷歌等"巨无霸"云集。2014年以来,贵州在全国率先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今年初,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落户贵州——面对贵州誓成大数据高地的决策,马云感慨:"贵州做了  相似文献   

9.
贵州燃气产业的蓬勃发展,理应回归到传统与现实难以忽视的文化之上。也许人们会惊问:贵州燃气难道会创造文化吗?当我们把视角转移到贵州燃气近20年走过的历程,当我们放眼千姿百态的世界,贵州燃气人所改写的是充满风骨的文化力。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走势而言,没有文化支撑的产业是不可能也难以做大做强的。当我们认真地观察和感悟贵州燃气的文化力,其实就是文化竞争力,对此,那些曾经的"论争"和"疑问"就显得轻佻了。在计划与市场、封闭与开放的环境演变中,贵州燃气人所创造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产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一个颇具神话的煤气工程开始酝酿,贵州燃气产业首先改变的是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诉求。从煤气主业到多元化燃气产业科学发展,贵州燃气产业站在世界的时空稳步推进,改写的是能源版图,体现的是一个产业的创造力。从以贵阳为轴心的市场拓展,到遵义、安顺、都匀、毕节等区域的有序扩张,贵州燃气所铸造的是一种持续力,一种与产业链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持续力。于是,贵州燃气产业的兴盛,可以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裂变,是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张扬。对此,曾经萦绕贵阳许多年的"酸雨"隐退,曾经堆积如山的碳灰不再遗留城市的角落,曾经富足的"煤炭"和"电"不再仅仅属于贵州的"特产"独自享用……  相似文献   

10.
宋明 《当代贵州》2013,(29):22-23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西部地区省份的贵州,要加快打造具有贵州特点的经济升级版,不仅需要强化投资,做大总量,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升级版,而且也需要强化产业升级版的打造,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牢基础,扩大开放和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构筑支撑经济升级版的优势.以"5个100工程"为主抓手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升级版抓好"5个100工程",就抓住了投资的重点,就抓住了贵州打造经济升级版工作的牛鼻子.一是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优先完善产业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优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企业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理顺产业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相似文献   

11.
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门口,贵州"眼疾手快","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做了一系列艰苦而扎实有效的工作,大数据产业发展好戏连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让贵州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快人一步。携手北京、面向全国,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人才、布局产业发展,奠定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叠加释放,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贵州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做强做优,以节能环保低碳为导向,加快建材行业升级改造步伐,确保产值达到1500亿元。贵州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要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把工业做强做优。其中,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做强做优是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利用大数据积极探索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加快建设智慧政府速度——在“云上贵州”共享平台上,统一多维度数据格式,使部门之间无缝共享,通过有序开放政府数据,引导全社会参与挖掘数据价值,做中国大数据产业“吃螃蟹”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强调,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政府改革和管理的时代课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既要依靠体制  相似文献   

14.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09,(12):63-63
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选于6月3日在贵阳启动。此次活动旨在以“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为契机,宣传贵州、推介贵州、提高黔茶知名度,整合品牌.做大、做强黔茶叶产业,同时提升贵州绿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名牌战略,打造茶叶强省的重要措施。据悉,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选将由各地经过筛选后报送,评选对象为茶叶公共品牌或主导品牌,有一定知名度、明显的市场优势和市场覆盖率。期间将开设网络投票渠道,并面向全国征集贵州十大名茶标志。评选活动将于7月28日结束。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贵州不断畅通重大项目招引渠道、提升产业招商精准度、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让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进一步擦亮了“贵人服务”品牌。产业强省要靠实干,招商引资更要出实招。保持“进”的态势,更需要找准方向为未来蓄积“强”的动能。在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贵州如何“出圈”?扩大产业合伙人“朋友圈”、畅通重大项目招引渠道,并不断提升产业招商精准度、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让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  相似文献   

16.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23,(24):18-19
<正>当前,贵州工业已经站上了“新常态、千亿级”的全新起点,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加力提速提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更好出力、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凭借良好发展态势和产业投资机遇,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将为贵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4月21日,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在贵阳举行,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贵州举办。重点产业专题对接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围绕资源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能源矿山装备)、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纺织服装、生态食品) 4条产业链展开。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将立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强品牌、做大规模,带动全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及规模化发展,把天然饮用水产业真正培育成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好水贵天然。良好的生态,丰富的降水,造就了贵州品质优良的天然饮用水资源。"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省大力布局和推动饮用水产业发展,变天然水为"产业水",饮用水产业异军突起,正成长为继酒、烟、茶、药、特色食品后的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第六张名片"。为推动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品牌  相似文献   

19.
发展茶产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帮助农民增收,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贵州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优势,是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省份,做大做强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很好的工作基础。发展茶产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帮助农民增收,还能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带动旅游等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工行贵州省分行正聚焦做优产业金融、做强民生金融、做精特色金融、做大普惠金融,着力找准助力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力点,助推贵州"四个轮子一起转"。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贵州省分行)坚持立足贵州、服务贵州,主动融入贵州经济发展大环境,努力实现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十三五"时期,投放各类资金超万亿元,在服务贵州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