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988年,泰国成为中国公民第一个出境游国家,199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紧随其后。“新马泰”早期推出的旅游产品,是“泰新马港澳” 15日游,以长线为主,纯观光线路,参团的游客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国的人。如今,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东南亚各国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继泰国和马来西亚对中国游客开放限时免签后,新加坡也即将开放与中国30天互免签证。而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规定,中国公民只要持有效期限内的普通护照可以申请办理落地签证。接着,中泰于2024年1月2日宣布永久免签。  相似文献   

2.
陈冰 《新民周刊》2024,(2):30-35
<正>千百年来,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联系和交往从未中断过,相同的文化渊源、相似的情感追求为彼此的关系锦上添花。新马泰越自古与中华文化有紧密联系。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后,这些联系有些被掐断。如今,新马泰越与中华文化之互动、交流又有了新的开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的交流合作取得进一步发展,人员交流更加频繁,经贸合作日益拓宽。  相似文献   

3.
<正>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从北京坐着高铁一路向南,到达河内、曼谷、吉隆坡,甚至新加坡,在新马泰越体会到在国内坐高铁的畅快。从中国前往新马泰越旅游,在人们的印象里,乘飞机是最便捷的选择。被称为“运输大动脉”的铁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却没能成为中国与上述国家的主要运输通道。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1999年7月23日下午,韩国观光公社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韩中旅游友好之夜”活动。在晚宴开始之前,韩国驻华大使权丙镇在致词中透露,从8月1日起,因探亲、商务访问、旅游等各种原因去韩国短期停留的中国公民,将更简便容易地获得赴韩签证。也就是说,从8月回日起,韩国将废除一直由韩国法务部向中国公民颁发短期“签证发给认定书”制度,将停留期限为叨天以内的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的发给权限委任给韩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馆以及领事办公室。这项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短期签证办理速度,以利于中韩两国间的经济交流,便利中国人赴韩旅游…  相似文献   

5.
2002年土耳其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中土旅游合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国游客赴土耳其旅游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土耳其增长率最高的入境旅游客源国。旅游业是土耳其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的高度重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古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中土旅游合作必将对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行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和媒体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将所谓的“世界工厂”外移,而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无疑是外移“世界工厂”的最佳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进非洲,中国人及企业的安全遇险事件亦明显增加。中国在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机制设置和措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认为我国需要在建立完善的领事保护机制、提升我国军事能力、在非企业要建立地方...  相似文献   

8.
《当代韩国》2008,(1):10-10
为了促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韩中两国之间的交流,韩国政府做出决定,韩国与中国之间将实行免签证旅游。法务部称,将在7~9月期间试行免签证旅游。这一做法预计将使前往对方国家旅游的游客人数大增。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的中国新移民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有许多中国公民以各种方式移民东南亚。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支那等地区,一个庞大的中国新移民群体正在逐渐兴起。这一群体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给当地华社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的同时,又造成了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并且很可能对东南亚业已落地生根的华人带来巨大的、但依然未知的潜在影响,例如"再华化"。他们既可能增强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又可能对中国的外交与侨务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波黑、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圣马力诺这5个欧洲国家实现了普通护照互免签证。也就是说,原则上,如果想领略5国别样风情,中国游客可以“说走就走,潇潇洒洒”。与英法德意等国人感觉“已经熟悉”的欧洲发达国家相比,阿尔巴尼亚等5国似乎属于一个“不一样的欧洲”。不过,人类终归处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本期《新民周刊》策划的“发现之旅”,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随着网络成为我国公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匿名或使用假名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也日趋常态化。然而,伴随着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在互联网管理问题上始终存在着是...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海外中国公民数量的持续攀升,中国海外利益规模也随之上升。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与落实,中国"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导致相关的风险急剧增加,引发了诸多针对海外中国人的群体性事件。文章根据群体性反华事件的相关动因建立了一个解释机制,并利用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反华事件进行了检验。文章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华好感度、中国公民与当地民众间的融合度与海外群体性反华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中国在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双边摩擦水平等与海外群体性反华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发生机制为:在一国经济发展出现下滑引发国内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在该国持续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与该国较低的对华好感度作为催化剂,中国与该国的主权、经贸摩擦或中国公民与当地民众间较低的融合度作为导火索,最终引发海外群体性反华事件。文章还利用检验后的解释机制,对如何防范相关危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特权与豁免权条款是各州公民跨州流动权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此条款的含义历来颇具争议,联邦法院的解释也是因时而变。总体来看,联邦法院对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解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特权与豁免权被看作自由政府下的公民都必须具有的基本权利,每州公民在任何一州都能享有;在第二阶段,此条款的目的被解释为保障每州公民在外州不受歧视,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所在州公民依本州法律所能享有的同样权利;在第三阶段,该条款仍被视为每州公民在外州对抗歧视性待遇的武器,但联邦最高法院同时又强调,在不破坏联邦统一性且具有实质性理由的前提下,各州可以给予外州人差别对待。受联邦最高法院解释变化的影响,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适用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州公民进入外州后所能享受到的权利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马泰三国发展经济的经验与启示潘一宁本文拟着重分析新。马、泰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以此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参照。一、宏观经济表现80年代,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尽管都出现过短期的经济衰退,但其经济发展在东南亚地区还是最快,在亚太地区也是引人瞩目的。1、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欧盟治理的民主合法性危机的突显,欧盟委员会积极地把公民社会组织纳入欧盟政治过程中。本文通过对欧盟委员会有关公民社会的文件的系统分析,指出欧盟委员会与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发生了变迁,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欧盟委员会从只关注咨询利益集团,转而突出广义的公民社会组织乃至"相关各方"的纳入;另一方面,从只关注公民社会组织的提供信息和专家知识的作用,也就是说对输出合法性的贡献,转而突出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对消除欧盟"民主赤字"、促进欧盟治理的输入合法性的作用。最后,文章对欧盟委员会纳入战略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促进参与民主的真实性、公民社会组织概念的泛化与空洞化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的代表性等,进行了批评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从1993年到2013年间越南对中国外交的研究状况。越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特别是随着1993年中国研究中心的成立,包括中国外交在内的中国研究在越南进入一个新阶段。越南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不小进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不少关于中国外交的研究成果。然而,至今尚没有专门的文章总结越南的中国外交研究。本文将分析1993年以来越南出版的关于中国外交的研究成果,分为中国总体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和越中关系三个类别,分析各自的特点,并介绍研究机构、队伍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读家     
《新民周刊》2022,(12):38-39
热点A中国5200多名在乌中国公民安全撤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撤离在乌克兰中国公民的工作已告一段落,在整个撤离工作过程中,共有5200多名在乌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至乌周边国家。4600多名撤离至乌周边国家的中国公民搭乘20架次中国政府安排的临时航班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既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印尼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对于中国来说,印尼不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只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从中印尼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分析的结论看,印尼可以在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方面加大对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可以在制成品方面加大对印尼的出口。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指数表明两国在技术条件、要素禀赋、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属于垂直型产业间贸易,具有较为广阔的贸易发展空间。当前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正面临着一些障碍与困境:印尼频繁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立案,中国与印尼之间的传统能源贸易也面临不可持续的困境。鉴于以上各种原因,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印尼,来提升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别样风情早就“潜伏”在记忆的一角,等待着惊蛰后的破土萌动。春暖花开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向我们招手。虽然不能像儒勒·凡尔纳笔下的菲利亚·福格那样80天环游地球“要爽一趟爽到底”,但看到中国与欧洲五国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的消息,相信所有“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朋友们,已经胁生双翼、脚踩风火轮,恨不得买好机票收拾行李冲出家门立刻成行也。  相似文献   

20.
阙政 《新民周刊》2023,(18):66-69
<正>百宝出尽,彻底拉开了文旅市场内外混合双卷的大幕。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了争抢中国游客,世界各国、中国各省,纷纷拿出诚意、拿出便利、拿出看家本领——前有泰国副总理披帕亲临机场举横幅“中泰一家亲”欢迎中国旅客,后有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乌诺隔空喊话,称印尼“已为中国游客准备好红毯”,接着日本驻华使领馆也准备全面简化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签证办理程序……而在国内,淄博烧烤出圈,威海搭起帐篷搞“露营节”“沙雕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