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红利     
正天生丽质得天独厚让贵州农产品风行天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与此相应,贵州坚持“把小品种变成大产业、把土特产变成大品牌”思路,让绿色农产品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贵州省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山地生态绿色农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3,(21):42-44
<正>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特色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作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市,近年来,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夯实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3.
向淳  周婷 《当代贵州》2023,(Z3):36-37
<正>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号角声中,黔贵大地广袤乡村活力奔涌,一派好“丰”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强化产业振兴助农增收,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始终将“土特产”三字诀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中,7个“土特产”的成功实践,为全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之路。岁末年初,从黔北高原到苗岭深处,从巍巍乌蒙到武陵山脉,贵州乡村产业愈加多姿多彩。2023年以来,基于一方水土,  相似文献   

5.
冯珊 《奋斗》2023,(10):69-7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强调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善谋兴农之业,多办利农之事。  相似文献   

6.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18-19
<正>贵州借鉴广东“四小园”经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庭院方寸地变成增收聚宝盆,农村“小花园”成为旅游打卡点,“四小园”的土特产卖到大湾区。2023年以来,粤黔两省以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为目标,复制广东省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成功经验,开展“我在贵州有个园”认捐认建活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庭院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共绘“和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画卷。  相似文献   

7.
无法追溯“土特产”之说源于何时,也无法考证它出自何处。不过“土特产”很快被人们接受、认同,并已成为当今经久不衰的“公共词汇”。“土特产”本意,依笔者之见,是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主要是体现在“特”字上,它给人的感觉是“小小意思”,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但我们这里要说的“土特产”早已是花非花,是雾非雾,找不到它原本的意义了。因为它被一些人利用了,成了行贿受贿的潜台词。我们可以不在纸上谈兵,把视角放到现实生活中去看看现在的“土特产”究竟是些什么?根据报刊等媒体披露和被查出来的一些案件看,大到电器,即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高档家  相似文献   

8.
向淳 《当代贵州》2023,(20):46-47
<正>“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贵州鸡蛋连续多年在大湾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2022年全省牛羊产业带动农户82.5万户、户均增收2.3万元;2022年镇宁自治县蜂糖李产业总产值达26.1亿元、带动上万户群众走上致富路……“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正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田间地头、车间厂区,绘就一幅幅绿了青山、富了民的乡村振兴新“丰”景。  相似文献   

9.
华姝 《当代贵州》2022,(52):32-33
<正>贵州各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人才支撑作用,依托特色产业多方引进企业助力“企业兴村”,筑巢引凤带动“能人回村”,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市民到村”,进一步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业又称“绿色农业工程“,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及相关行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被专家学者誉为“21世纪的主导、支柱产业“.崇义县地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何实施“质量强县、品牌兴农“战略,让绿色农业能在山区扬优成势,成为一项兴县富民的产业,笔者针对该县现状作了有关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各界极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理论思考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这  相似文献   

12.
邓雪霏 《奋斗》2023,(5):39-40
<正>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对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作出安排部署。2023年1月召开的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行动,提出“做优品牌农业”的目标要求,为黑龙江省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青团》2024,(5):19-21
<正>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精神,加强青创服务站和农业高等院校(系)的合作联系,  相似文献   

14.
曲春雨 《新长征》2022,(12):34-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长春市双阳区是中国梅花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区委紧紧围绕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和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明确“打造活力新城、建设魅力之区、铸就实力双阳”战略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加速产业融合,全面建设长春现代农业城示范区,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双阳样板”。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7)
<正>加快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是从供给侧推动农业结构改革、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要举措。《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方面有  相似文献   

16.
蔡云雷 《奋斗》2022,(22):71-7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按照“守底线、抓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5月16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到其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包联的绥化市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检查能力作风和“四个体系”建设等情况,调研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关键要抓好落实。纵观许勤同志在近期调研活动中的讲话,“落实”成为他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落实,就是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为具体行动,把谋划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常言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想把决策部署、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党员干部首先要认识到抓落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庆民 《奋斗》2023,(7):28-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新征程,黑龙江省富锦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走出了一条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助农惠农路。  相似文献   

19.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党的十五大和中央的一系列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大局意识,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