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冯倩 《当代贵州》2021,(14):50-5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贵州将其作为推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抢抓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巩固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立足独特区位优势发挥桥梁作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加快开放发展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正>凭借良好发展态势和产业投资机遇,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将为贵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4月21日,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在贵阳举行,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贵州举办。重点产业专题对接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围绕资源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能源矿山装备)、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纺织服装、生态食品) 4条产业链展开。  相似文献   

3.
袁航 《当代贵州》2024,(19):24-25
<正>贵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以人工智能为重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一跃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首季“开门红”,贵州数字经济动作不断——2月底,贵州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成。3月21日,以国家A级数据中心为标准、规划建设4栋数据中心楼的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开园……  相似文献   

4.
正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希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贵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领航定向。贵州正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是山西省发展蹚新路、转型出雏型的重大机遇。山西应找准自己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发挥自己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重塑产业链、提升创新链、畅通供应链、优化要素链、完善制度链,实现更高水平的规则对接、市场畅通、制度型开放,从而更好地嵌入国家内需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高山西产业对新发展格局的适配度和话语权,打造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率先蹚出转型新路。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财经大学紧扣“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写好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地论文,为“四区一高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彰显贵财担当。“写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贵州财经大学连续多年承担贵州省营商环境评价和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工作。”“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创新驱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学校获批数字经济本科专业,与华为共建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开辟一条适合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有利于提升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价值,加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从而走出一条民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民族文化根植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历史积淀。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对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大力培育民族特色产业。本文以织金县为例,  相似文献   

8.
韦倩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20):22-23
<正>贵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向海内外发出贵州引才聚智最强音,真诚欢迎、热情邀请天下英才选择贵州、融入贵州、扎根贵州、圆梦贵州,助力贵州发展、书写精彩人生。4月22日,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本届人才博览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举办贵州新时代闯新路人才高端论坛和大数据人才、技能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2023贵州留学生发展等分论坛及大型供需双选会、央企招聘大学生专项行动等系列引才活动。  相似文献   

9.
管云 《当代贵州》2024,(19):16-17
<正>贵州因地制宜推动“富矿精开”,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以新质生产力重塑贵州产业竞争新优势。放眼贵州,全省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位,其中21个矿种位列全国前三。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贵州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富矿精开”成为贵州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  相似文献   

10.
池勇 《先锋》2022,(11):47-49
<正>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白江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成都国际陆港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把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全过程,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提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相似文献   

12.
阮丹 《当代贵州》2023,(16):16-17
<正>贵州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在贵州高质量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提升旅游格调品位,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优化乌江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推动乌江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是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西南喀斯特山区内河流域山地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是贵州"一个重要的地方",是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经济走廊,在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和通道优势。"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2月19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遵义市工作汇报,研究指导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思考和谋划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主题。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地处贵州西北部的遵义,因"遵义会议"名扬天下;作为贵州经济重镇,遵义在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舒高攀 《当代贵州》2022,(33):68-69
<正>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铜仁职院)坚定不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培养现代农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破解职业教育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壁垒,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地处珠江口;贵州,地处珠江上游。相隔千里的两地,借助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如今已牵手27载。山海赴新程,风劲好扬帆。27年携手共进,让广东和贵州的发展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23年,广东真情真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开展帮扶工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贵州流动;贵州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怀感恩之心,与广东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在粤黔两省共同努力下,粤黔协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东西部协作新样板。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银行聚焦金融服务"四化"工作需要,切实完善各项要素政策保障,在人才、资源、政策等方面强化支持力度,确保金融服务"四化"相关工作开展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哪里,贵州银行的金融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贵州银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完善金融服务方案和举措,努力为全省"四化"工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吉林省构建对外开放格局,需利用自然要素禀赋优势,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以主导产业为龙头,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依托,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产业链;大力支持创新发展,不断培育科技竞争新动力,强化对外开放新动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要牢牢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释放上亿人口生产生活、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等蕴藏的巨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努力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打造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尹恒斌 《当代贵州》2024,(17):54-55
<正>安顺市牢固树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意识,把发展产业特别是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富有安顺特色、在全省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