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黎永红 《传承》2009,(20):88-89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主体性对于如何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原则的阐述,透视人类意识、精神、认识、实践的重大作用,引起人们对主体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主体性对于如何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原则的阐述,透视人类意识、精神、认识、实践的重大作用,引起人们时主体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功能上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统一。享受世界和以人为本在主体、内涵、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人类在享受世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享受观,包括不仅要注重物质享受,而且要注重精神享受;享受世界需要塑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享受世界需要塑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世界的享受需要有一个度。  相似文献   

4.
陈思莲 《前沿》2011,(21):67-70
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世界角度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要探讨哲学思维方式的真正特征,必须要从哲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仅围绕"蜘蛛结网"的角度来解读从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文中逻辑归结点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才是目前较为合理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概括。但这不等于说,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就没有  相似文献   

6.
胡慕贤 《前沿》2014,(3):56-57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性地解读黑格尔和克罗齐的精神哲学。前者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的不断发展过程;后者在继承前者绝对精神基础上认为事物本质是人的主观意识,万事万物是不存在的,历史和哲学是同一的而且没有规律,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偶然主观认识。最后提出我们在现实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观点。  相似文献   

7.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2004,1(2):61-63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2,38(2):125-126
一、哲学功能的拓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从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享受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功能。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之一。但是,如果仅仅只讲认识世界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常常被人们称为“实践转向”,他把哲学研究的视角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以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为中介去解决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更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自由和尊严。这一转向的意义体现在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中。要深刻把握这一革命性转换,就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实践转向作一番深入的审视。传统哲学的困境:实践转向的动因古典哲学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深刻,因而他…  相似文献   

10.
改善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没有民族精神,就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没有生活的目标和希望。中学阶段是培养人们良好的品格、积极的意识、正确的观念和坚毅的意志的最佳阶段或关键时期。首先,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行为习惯、性格特  相似文献   

11.
意识的本质     
关于意识的本质,目前哲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概括和表述。大体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意识从本质上说来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另一种认为,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和存在的反映。我们认为,后一种看法比较恰当,下面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怎样揭示意识的本质我们所面对的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归结起来分为两大类现象,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即意识。花、鸟、虫、鱼、山川、河流、工厂、机器,等等。都是在人们意识之  相似文献   

12.
张光成 《岭南学刊》2009,(4):111-115
由于心(精神、意识)别于物的性质,虽然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但在反映过程中客观的物质世界则反映为一个主观的心世界。精神世界具有能够照临物质世界而又能够不拘泥于物质世界的反映性、灵动性和能动性,精神世界是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评价、意志、目的和理想为基本内容。这一精神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化,这一主观化使世界成为一个为我化的精神世界。如果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客观形态,那么,这一主观化的为我的精神世界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观形态。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两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在认识、改造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警察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同样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前进》2021,(6)
正一、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河南也正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中,实践指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改造性、物质性是实践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正是实践,构成意识的现实物质基础.把实践区分为"认识性实践"和"改造性实践",实际上就把"改造性"看做只是某些实践而不是所有实践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把为认识提供现实基础看做是某些实践而不是全部实践所具有的功能,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政治哲学作为人们对政治事物的普遍性知识的探求,它在最高层面上为评价、判别和概括政治现象提供价值准则和认识方法。它既是一种哲学,又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理论,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哲学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政治认识论和政治方法论。所以,自从古希腊有了城邦,政治哲学便有了它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王天玺 《创造》2014,(8):50-53
正真正的世界强国不仅是经济和军力的强大,而是作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演进意义的重大创新。精神是与物质处于对立统一关系的一个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只是一具物质的空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它很难在天地间存在下去。中国模式,不仅有自己看得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且有自己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文明。真正的世界强国不仅是经济和军力的强大,而是作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演进意义的重大创新,即在基本生产  相似文献   

19.
深化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要深化当前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生活世界转向究竟对现代哲学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它体现了现代哲学的什么样的基本精神?生活世界与实践观的内在关联,怎样以实践观为基础建构生活世界的理论大厦?如何把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人类生存实践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价值导向的现代生活观?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本文试图阐明,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解放思想的依据和动力.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通原理,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最犀利的武器,这个效用是通过为人们解放思想提供依据和动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