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邵武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市里对旅游产业实施政策扶持,是邵武史上最大的。"谈起邵武旅游工作,旅游局局长章景华深有感触地赞叹道,"邵武特色的休闲旅游发展迈入快车道,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经过共同努力而成,其中也留下了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的精彩之笔。"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邵武市,地处闽西北,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邻世界地质公园泰宁大金湖,处于大武夷旅游圈的中心位置,是福建通往江西龙虎山、三清山等国家级重要景区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由于种种原因,邵武的旅游资源始终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相似文献   

2.
正太极宗师张三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哪里人?出生地在哪里?竟然有二三十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众多说法中,也都有"闽人"一说。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对邵武和平古镇的历史文化不断深入挖掘,许多有关张三丰的史籍资料不断浮出水面,大量张三丰的遗踪遗迹不断被发现,诸多凿凿铁证,证实张三丰就是福建邵武人,其故里就在邵武和平镇坎下村坑池自然村。这位闻名遐迩的道家泰斗张三丰,本名张子冲,字君实,号三丰,人呼张邋遢。但在邵武和平一带,人们习惯叫他"张仙人"。在当地,你说"张三丰",  相似文献   

3.
近来忙里偷闲,往访福建,历时23天,行程2300多公里,福建九个地市走了八个,足迹遍及闽北、闽中、闽西、闽南、闽东。一路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可聊慰旅居海外者的思乡之情,则幸甚。邵武,注重城市形象从北京到邵武,坐火车要近30个小时的旅程,感觉上邵武离北京真远。邵武地处闽西北,始建于260年。邵武全市遍布文物古迹,有古建筑、石造像、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邵武人说,他们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很有希望获批准。邵武人注重自己的城市形象,推行了让邵武大街小巷能在夜晚亮起来的星光工程、让邵武保持干净整洁的美容工…  相似文献   

4.
正[摄影报道周松陈立峰]邵武市肖家坊镇将石村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村,作为邵武南部地区曾经重要的商贸地,将石村内城堡式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翰林第、大夫第、吴氏宗祠、阀氏宗祠等一大批明清时代的传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已成功申报"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同时,将石村处于山水环绕之中,森林资源丰富,金泉溪依村蜿蜒而过。生态环境优美,境内的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石村于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级生态村",2011年被授予"福建省环境宣教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相传千年古城邵武曾被玉帝赐封为人间七十二福地之一。盖因邵武吉祥和气、平安清宁,少有兵血战乱、天灾人祸之害,更不会有瘴雨蛮烟、农作绝收之虑,也无大旱望云霓,大雨恐滂沱之忧。人间福地的另一特征便是山青水秀,有景点如珠散布四处。邵武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品位的景点自然不在少数。但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西有熙春山,南有福山,东立灵猴山,北倚是寿山,地势开阔,起伏有至,清澈的  相似文献   

6.
张郁 《人民政坛》2010,(4):6-11
三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海西"再次强力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高度重视、极大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福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福建人民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全国人民厚重的期待,海西需要击鼓踏歌,满帆前行。各地发展风生水起,区域经济千帆竞发。竞争面前,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福建靠什么赢得先机?靠什么快人一步?出席大会的60位福建代表团代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谋发展之计、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向全国人民传递来自福建3600万人民的共识——抢抓机遇,敢于突破,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7.
邵武市又称“铁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2800平方公里,总人口 30万,有 1700多年的建城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人民发扬“铁心拼搏,争创一流”的邵武精神,以“更富、更强。更美”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两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被誉为福建的“山区明珠”。 一、树立“争创一流”的精神 我积极将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树立“铁心拼搏,争创一流”的邵武精神。为此,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拼搏,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铁城之福     
1邵武历史上叫过县,称过府,更多时候唤为军。不名花,也不说树,却号铁城。盖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地理形势;二是人物性格。古人称地势高下为形,地形险阻为势。邵武可谓形势大都,《山海经》言,"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而邵武为闽西郡,自古就以山川著名。按朱熹的观点,岷山之脉,其一支东过浙江,北其首以尽会稽,南其尾以尽闽越。江南诸山及五岭是皇都第三、四重案,而邵武正当屏卫王室的第四重案之巅。邵武所在,虎踞龙盘,"左卫福山,右旋寿屿,前踵重岗,三峰峙其南,后拥金汤,万峰耸其北。"翻开旧志,文人骚客几乎穷尽语词状写山川  相似文献   

9.
迎风草 《传承》2010,(1):36-38
<正>在我军的将军史册上,刘亚楼是共和国的一代名将。他是我军历史上屈指可数啃过苏联"洋面包"的高级指挥员,是极富现代军事素养的名将。同时,刘亚楼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征路上,许多硬仗、恶仗几乎都有他的精彩之笔,曾被毛泽东赞誉"将才难得";解放战争中,他在东北、华北协助林彪、聂荣臻运筹帷幄;平津之战,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在他的指挥下仅29小时即被攻克……  相似文献   

10.
正"立身求作万矢的,著论当为百世师。"这是梁启超在学术上的追求。作为曾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位大师,梁启超在探求中国社会改良道路之外,在治学为师方面同样辉耀后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人生最后的36年间,每年平均写作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其思想、文风对中国近世之文化走向启迪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元1736(丙辰)年,清政府科举开考,选拔人才,共有344名进士(其中第一甲3名,第二甲90名,第三甲251名)被朝廷录用。也是这一年,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年号乾隆。弘历初登大位,成为真龙天子,高兴之余,特别再次开科考试,"恩科"第一甲第一名就这样落到了福建邵武和平一个名为傅训的考生头上。当时的福建提督杨炳特意为其家大门匾额题"恩魁"两字,以示庆贺。其"魁"字中"鬼"上的"丿"缺失,表示此  相似文献   

12.
福建历史上有过两代的"开闽王"。第一代"开闽王"是无诸,西汉时期他成为闽越国的第一位国王,也就是福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统治者。无诸姓驺氏,为越王勾践的十三世孙。他带到福建的是吴越文化,使被称"南蛮"的福建展现出一派"吴越气象"、"江南风情"。第二代"开闽王"是王审知,王审知本琅琊人,出身名门望族,秦将王翦三十四代孙。唐代末年,"四海尽疲于征战,中原正苦于伤残",王审知随其兄王潮入闽拓疆,五代十国时期,被梁太祖封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他从河南来,把中原文化、农耕文化带入福建,治闽兴闽,造  相似文献   

13.
正闽北邵武境内的山势显得与众不同,小则灵气秀敏,精致玲珑,大则峥嵘岐峤,气势冲天。山山有神来之笔,处处有怡然之美。其中,最有文化内涵、最有灵气的当属福建道教名山——道峰山。在它的荫庇下,乡间绿水迢迢,县城虎踞龙盘。早在宋时就市井繁华、人口稠密、物阜民丰、生机勃勃,有"天下县邑千百,唯我气宇不凡"之声名。历朝历代名人辈  相似文献   

14.
正邵武上官家族是邵武历史上一大望族,号称"天下世家"。邵武上官家族是唐代上官仪的一支直系后裔。据《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卷一《源流·闽邵和平上官仪祖支派》,上官仪第6代孙上官偕,"元和四年(809)以进士为福州户曹,卒于官,子孙因家于闽",上官偕幼子上官丁道"始迁邵武",上官丁道的长子上官岳"敕封孝廉方正,始迁和平上乡"。上官仪第9代孙上官洎,"岳祖四子,字用恒,号惠安,居和平。唐末为  相似文献   

15.
邵武赋     
正泱泱华夏,县邑千万。唯我邵武,气宇不凡。南瞰八闽,北屏武夷,东毗"邹鲁",西接圣地①。上有北斗奎星之高照②,下有四海名士之层出。怀峦抱嶂,天地形胜。尽得山水之宠,独享造化之功。谚曰:"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巍巍山脉,峻峭要塞。入闽通道,交通枢纽。兵家必争,号曰铁  相似文献   

16.
同一位萧军     
这一位萧军萧军在老作家中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他曾在日记里夫子自道:"我不能做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主人,我也不能做任何人、任何阶级的弄臣或奴才——这就是我人生的态度。"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空里,文人中抱持这种人生态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政协天地》2012,(12):16
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远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被康熙赞为"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朱熹成长于福建建瓯与武夷山、终老于建阳,他的著述大部分在闽北完成。1999年12月武夷山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时,其文化遗产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朱子理学。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文本中,马克思曾反复论及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应该成为一门"科学"。阿伦特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推进了对历史观念的现代理解,但这是一种思考世界的危险方式,其对必然性的揭示最终必将带来对自由和行动的否定。阿伦特准确把握了现代历史意识的基本特征,但她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唯物史观是立足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理论,实践辩证法预示了自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12)
正只有一名学生,一位老师的学校,在福建永泰县有11所。"哪怕还有一个孩子选择在家门口读书,教学点就要办下去。"当地教育部门如此承诺。8岁男孩兰新荣就要转学了,这个曾为他保留了两年的芋坑小学,或将面临被撤掉的命运。芋坑小学,一名学生,一位老师。而在兰新荣的家乡福建永泰县,这样的学校有11所。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源不断减少,这在人口不足40万的山区县永泰尤为明显。来自县教育部门的数字显示:当地中小学生人数已从历史峰值的9万左右下降到如今的4万余名,全县84所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20,(3)
正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着眼于民国乱世中的北京城,以姚、曾、牛三大家族的爱恨情仇为故事主体,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这其中,作者是利用什么方式来将历史事件和历史情节进行具象化展现,又是如何传递当时社会的世俗之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