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1):30-37
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较完整地介绍了越轨社会学领域中有关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种种理论取向 ,结合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中可能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的社会趋势的分析 ,对各种越轨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评估。进而建构出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研究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 ,并给出了如何控制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2):32-40
续上期二、当代中国社会情境中与青少年犯罪现象相关的重要社会趋势在介绍了越轨社会学中的各种理论取向 ,以及它们关于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专门研究之后 ,我们希望能够回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当中 ,讨论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社会趋势。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青少年犯罪现象背后的重要社会趋势 ,如皮艺军把建国以后的两次生育高峰 (分别是 195 0年代中期和 1980年代初期 ) ,列为整个 1980年代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的主要原因 (皮艺军 ,2 0 0 1:3 0 0— 3 0 1) ;而郭星华也把我国社会孩子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列为青…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消极的社会因素不断增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以至于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现象日渐凸显,并呈现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高智化、成熟化等特点,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司法统计来看,青少年犯罪仍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个社会公害,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以遏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抽样调查,谈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原因论是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我国开始青少年犯罪研究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存在,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社会现象?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什么会大幅度上升?它又有哪些特点?如何处理这些违法犯罪者?又怎样从全社会来预防犯罪问题?等等。鉴于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观点、立场不同,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解释就不一样。例如,近年来,在某些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文章中,就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有些甚至比较严重。尤其是“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散布,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青年研究》1982年第9期的《人性异化与青少年犯罪》,1983年第6期的《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论”的两点商榷意见》,1983年第9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7.
陈晓晨 《团结》2006,(4):45-4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是: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还经常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1.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不满14岁的儿童的恶性犯罪也屡屡出现,令人震惊。从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法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登了丛文辉同志关于《“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的文章。读后,有些不同看法,特提出与作者商榷。 (一) 研究“青少年犯罪”是不是法律概念,首先涉及到对“青少年犯罪”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是人们通过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概括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人们接触了大量的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的社会现象以后,形成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所以能在我国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被  相似文献   

9.
朱诚亮 《学理论》2009,(31):140-14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对策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要遏制住青少年犯罪蔓延扩展的趋势,必须形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立体网络,建立预防为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屏障。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研究不仅仅推动了青少年犯罪学与犯罪学的产生,还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公众重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促成矫正主义青少年犯罪观的形成、促进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推动未成年人专门立法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30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也存在着学科独立性的缺失、研究对象界定的悖论、实证研究方法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专业槽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各学科之间的隔阂与分裂等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毒害和外来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加上一些其他的社会原因,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能否治理?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治理青少年犯罪?去年五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所青少年犯罪研究室和湖北省公安厅政条法科研究室联合调查组,专程到湖北省安陆县城关镇五一大队,就上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下面是这次调查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元时间序列的VAR模型,利用我国2001-2015年青少年犯罪统计数据,分析惩戒犯罪的严厉性政策、惩戒犯罪的确定性政策、司法投入、处于青春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中入学率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惩戒犯罪的严厉性政策对青少年犯罪具有震慑效果,高中入学率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率降低,惩戒犯罪的确定性、司法投入、处于青春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与特点同全国加以比较,我市青少年犯罪情况既带有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据统计,我国近几年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另据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统计,青少年犯罪较文化大革命前增长几十倍,约占全部犯罪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我市这次调查统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把全国情况与我市情况作个粗略的统计并加以比较,有助于找出我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国外可资借鉴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司法预控模式、社区矫治预控模式、多机构协调预控模式为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策略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实践及其经验.域外经验的借鉴及对比,对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多主体协作的泛体预控机制、单一预控策略的多元化、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治理系统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的专家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在70年代末、80年代出现还只是-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但近20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了严重化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16.
继华东、西北、西南政法学院之后,北京政法学院于一九八二年九月七日成立青少年犯罪研究室。鉴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早自一九七九年下半年起,北京政法学院就有一些同志从事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北京政法学院一九八二年九月四日院长办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9)
青少年犯罪成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数量上升、犯罪案件恶性程度加剧、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等态势,这些问题不仅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同时也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提出相应的治理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公安部透露,1989年,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比率和绝对人数,都是1983年“严打”以来的最高值。社会各界呼吁:拯救失足青少年,保护青少年,使他们健康成长。 面对青少年犯罪日趋严峻的形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的有关专家提出了拯救青少年,保护青少年,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事实,国家相关部门及青少年成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司法社会工作的介入机制及其开展意义论述了司法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矫治过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但还沒有形成完整的框架。现在的研究还处在探索积累的阶段。一种理论的成熟期是在它的归纳——演绎阶段,应该承认我们的青少年犯罪研究还沒有达到这个阶段。有些理论工作者现在就想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犯罪理论,这是一种超越阶段的做法,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在这里想对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一些零星的思考。主要思考以下几个内容:一、青少年的法律地位问题;二、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处遇问题;三、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方法问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