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有许多新的精神.其中一项是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中,已经看不出这一提法.这次会议继续淡出此题,表明了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不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由有六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此,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撰文分析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段时期,不适用于初级阶段整个时期。“效率优先”不是不可以讲,但应放到应该讲的地方去讲,而不是放在收入分配领域。把“效率优先”放在发展生产的领域去讲,非常合适。这是它永远的存身之地。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对立、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在分配原则的选择上,不宜再提“效率优先”,也不宜提“公平优先”,或“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或“兼顾”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公平、效率分配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3,16(5):50-52
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因为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不完全相同 ,坚持的公平效率观也不一样。旧制度经济学派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新制度经济学派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可以借鉴新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不同公平效率分配观。  相似文献   

5.
唐钧 《湖湘论坛》2013,(6):5-10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成了中国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在各个时期说法似乎又有差别。在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对“效率与公平”的说法显然是有差别的:改革开放后,直到1987年的十三大才开始涉及这个议题:“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2年的十四大,提法有点不偏不倚:“兼顾效率与公平”。1997年的十五大和2002年的十六大,观点鲜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被放到了“优先”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研究,推导出其主张的公平效率观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认为经济的发展、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公平程度;并且把规则公平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只有规则公平才能获得高效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公平效率观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是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对效率概念与公平概念内涵的认识。具体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8.
汪潜 《前沿》2009,(6):3-6
在社会公平问题上,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经历了由“兼顾公平”到“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再到“促进公平”的探索过程。探索结果,既肯定了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和水平,又正视了社会公平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社会公平,需要在立足国情、加强引导、合理满足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都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报告同时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上,对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有了新认识和新举措,即突出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个理念的变革对遏制收入分配差距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意义非常重大。此前,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改革初期,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效率与公平的涵义和相互关系,揭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内涵和依据,并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及其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在分配制度中体现效率与公平,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和文件中,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报告中明显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相似文献   

13.
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的焦点。不论效率优先、公平优先,还是两者统一论均能自圆其说,并因而形成悖论。对此,笔者认为,要走出悖论,就要摆脱盲目争辩,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重新审视两者之间平等、统一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试对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有两大目标 :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 ,其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实现两大目标存在着战略上的选择。现阶段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当前社会福利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福利是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但在不同社会福利子系统中,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分担应有所侧重。社会福利应该走权利与义务适度结合的发展道路,即除为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免费午餐”外,应坚持社会福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将社会福利视为一种社会投资,而不是经济发展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用公平实现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效率是硬道理虽然不能改变,但必须改变实现这一硬道理的方式.必须为效率注入公平,用公平的方式实现效率有利于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效率、公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效率与公平两个概念的界定出发,认为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并影响决策层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将这两种价值取向内在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对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近20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观点被称为"优先、兼顾"论.改革的实践表明,克服"大锅饭"、"平均主义"之类的痼疾,"效率优先",可谓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9.
钱蓉 《山西政报》2006,(10):35-35
我国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一些涉及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由“数字鸿沟”导致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等问题应当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如何处理?经济领域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适用于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高等教育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以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急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公平的提法上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更公平"、"三个公平"的演变。本文从对公平关注的领域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个角度探索了演变的规律,并对十八大报告中"更公平"提法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