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之中。在相关学者对生态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反映产业带生态位的指标因子,根据生态位的计量模型,测算并分析了浙江三大产业带生态位指标因子值,并根据生态位的分析为浙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生态位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中的生态位约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提出改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了生态位概念,以生态位和区域产业网络理论框架为基础,运用产业网络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产业网络演进的学习、扩散、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了区域产业网络演变的不同阶段的生态位与三大动力机制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康骞 《探索》2008,23(1):70-74
城市行政生态位现象是城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是行政经济生态位、政治生态位与文化生态位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它本身又是不断变化的.在城市行政管理中,应定位好本城市的生态位置,搞好经济生态位、政治生态位与文化生态位建设,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和治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兴的企业生态位理论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针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结合生态位理论,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策略:骨干型银行实行生态位压缩和移动策略,小生位银行推行生态位扩展和错位竞争策略,中间位银行采取协同进化策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特征是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力。  相似文献   

8.
绿色投资是基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上的新型投资模式,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两型社会的现实选择。本文基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重盈余标准,详细论述了浙江省绿色投资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和显性不足,并从规模总量、结构调整和主体参与三方面探讨了绿色投资的效益增长空间。研究表明,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绿色投资效益,应当着力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良性循环模式,并辅以区域化的阶段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通讯 《当代贵州》2013,(15):65-65
"生态位"概念是美国学者R.H.约翰逊于1910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简言之,就是一个物种的食物、习性、栖息地等生活要素的集合。最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贵州某喀斯特山区,生活着一种叫做"金线鲃"的鱼,还有一种叫做"白兜兰"的兰花,这两种珍奇物种只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     
《当代党员》2008,(3):11-11
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提升,建设“生态城市”(Eco—city)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是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自下而上”探索到“自上而下”推动的演变、从省内区内补偿到省际区际补偿的扩展、从小额补偿到大额补偿的提升。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十年探索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浙江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实践表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高补偿标准并确立补偿依据、完善政府补偿和探索市场补偿、推动上位法建设和完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城市:我国城市建设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华 《唯实》2007,(6):47-50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和谐体现了人类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和对宜居环境的追求。然而,目前城市社区生态问题非常严重,生态和谐遭到破坏,出现了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资源供需失衡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话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更为高级的服务设施。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用生态文明教育公民。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观,使我国在城市的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之美、特色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领先快速发展,与增加就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加国民收入正相关。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规律,将使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基本完成城市化过程中崛起一批超大城市群,这将导致全球配置资源中心的重大转移,并决定此后长期发展的基本格局。江西有条件抓住今后40年城市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基本不占耕地、不冲击生态的方式组团建世界一流的超大生态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6.
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曙达 《新视野》2006,(5):32-34
“生态城市”是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具备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北京在2002年发布了《北京奥运行动规划》,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经过近年大力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目前已具备了建设生态城市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但在山区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应通过制订实施符合市情的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并与当前制订的“十一五”时期的各项规划相衔接,将生态城市的建设放入优先发展时序中。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积极加以推进。目前,浙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由“单一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转变,由“城镇保障”向“城乡统筹”转变,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全面介绍浙江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及其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城市要全面认识生态安全面临的形势,无论是城市生产、居民消费还是旅游活动本身都会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要深入研究旅游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指导旅游城市实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