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楼集》中记载了很多元代杂剧艺人的生活状况,是研究元代艺人的重要资料。就该书涉及的演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乃良 《学理论》2010,(23):188-189
杜十娘故事的套路实际上是中国文学史上习见的“士妓之恋”,宋元杂剧中就已经开始在舞台上盛演这一类故事了,这类故事的结局常常走向悲剧。对悲剧成因的探讨在以往的解读中,更多是挖掘封建礼教的罪恶,忽视了明代中晚期后崛起的金钱势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杜十娘的悲剧成因除过礼教的巨大潜因之外,就是金钱对杜十娘爱情的毁灭。  相似文献   

3.
石永春 《学理论》2008,(18):79-80
“赛卢医”是元杂剧里的一个小人物,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这一危色在杂剧中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是至关重要的,是有其研究价值的。本文拟从赛卢医名称来源、角色出现的原因、角色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4.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实现我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科书。我们要广泛运用改革开放30年的生动事实、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使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细节入手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描写讲究细节的真实,捧读古今中外每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名著,无不以对细节真实而生动的成功描写取胜,乃至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细节”。比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终前伸出的“两个手指”,《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对每一枚金币的“眼光”,鲁迅笔下阿Q的“画圈”,等等。可以说,在文学描写中,细节描写成功了,情节和人物也就具有了真实性,也因此人物形象就变得鲜活生动。细节、真实、生动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29)
同源于桑女受辱的母题,汉乐府《陌上桑》和元杂剧《秋胡戏妻》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情节架构,塑造了风采殊异的采桑女形象。对比讨论元杂剧里的"三美",即形象美;语言美;结局美。以此说明元代杂剧对采桑母题的流变,并借此抒发自汉代形成的关于道德层面的精神坚守。  相似文献   

7.
鲁澧 《学理论》2013,(17):181-182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广泛、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活动,它是党在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也非常重视加强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它的历史功绩巨大,现实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7,(8)
<正>民进已与湖南在脱贫攻坚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湖南省的扶贫工作搞得好不好,民进也要担当责任。可以说,这真是"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生动体现。民主党派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对口相关省份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推进多党合作的一个创举;同时是对民进"立会为公"的宗旨、履职的能力和自身建设的极大考验,是参政党提升能力的一个绝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传统的修辞学把它看成一种能使语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修辞手法。然而隐喻不仅具有语言简洁、形象生动的功能,还具有各种特殊功能。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把隐喻的功能分为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字游戏功能。通过对《红楼梦》作品中隐喻表现的分析,归纳了《红楼梦》的隐喻功能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周育德 《民主》2010,(5):30-32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南北宋交替的时期出现了温州杂剧这一新颖的样式,被戏曲史界习称为“南戏”。南戏很快地走出其原生地温州.走向各地。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和地方民间音乐基础的差异,艺人们在演唱实践中就创出纷纭不类的“声腔”,如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  相似文献   

11.
杨昱然 《学理论》2013,(8):37-38
子路是《论语》中孔子批评最多的弟子之一,但他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孔门弟子。《论语》对他的记载生动,丰富。勇敢、刚强、直率、鲁莽的子路受到了后人更多的关注和喜爱,这是由于他的勇敢鲁莽体现出未受文明侵蚀的一种天然之美。  相似文献   

12.
田冰 《各界》2009,18(2)
色彩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它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类内心中的某些极为复杂的感受.色彩被称作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它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成书于清乾隆11年,收录了我国从九世纪到十八世纪近千年保存下来的唐宋词、宋元诸宫调、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散曲、宫廷燕乐及不同格律的韵文乐谱等4420余首又209套,其中大多为口口相传、流传久远的古代音乐。 1998年,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刘崇德教授将其译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又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语言大师。他在不平凡的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风和语言风格。毛泽东的语言风格可以概括为:通俗平易,形象生动;理中寓情,情理交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通俗平易,形象生动毛泽东伟大而质朴,崇高而平易近人,他不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历来提倡使用广大群众喜爱的通俗语言,使人民喜欢听,易于读,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学理论》2008,(23):48-48
岁月如水,历史如鉴。市委宣传部、哈尔滨电视台等部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举办了畅想30年巨大变化的"珍藏哈尔滨"活动。桩桩生动鲜活的故事,件件寓意深远的藏品,生动、直观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7.
庄申 《学理论》2013,(21):191-192
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飘逸豪放,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发展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作品英译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法。自18世纪以来,李白的诗歌不断地被中外译者译成英文,许多翻译家也在为李白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创造出许多生动传神的译作。  相似文献   

18.
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用准确凝炼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表等对教学内容所作的科学概括,具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特点,便于加深记忆、理解和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9.
乔建忠 《党政论坛》2011,(15):10-12
井冈山斗争时期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构成了牢不可破的“井冈山情结”。这种情结是人类文明中最丰富、最生动、最纯洁和最为高尚的一种心理感情,它的审美价值远比人类其他诸如恋人间、家人间、亲友间的情感更为珍贵。因为这种隋感是在枪林弹雨中升华,是在炮火硝烟中净化,是在生命与鲜血的交融中进入凝重悲壮、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乔建忠的致胜法宝:血肉相连的党群情结一文指出,井冈山斗争时期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构成了牢不可破的井冈山情结。这种情结是人类文明中最丰富、最生动、最纯洁和最为高尚的一种心理感情,它的审美价值远比人类其他诸如恋人间、家人间、亲友间的情感更为珍贵。因为这种情感是在枪林弹雨中升华,是在炮火硝烟中净化,是在生命与鲜血的交融中进入凝重悲壮、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