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畏罪劫机到台湾寻找“自由”、“幸福”的他,孰料在台岛的铁窗下消磨了4年的青春年华后中,又被大陆法院判刑20年。  相似文献   

2.
台湾“法务部长”吕有文日前在“立法院”司法委员会报告刑法修正草案时表示,劫机是近年来的新型犯罪行为,因此,“法务部”在这次修正草案中特别增列空中劫机罪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规  相似文献   

3.
劫机行为妨害民用航空的正常秩序,严重危害乘客和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故被现代国际社会公认为最严重的犯罪之一。近年来,发生于两岸间的劫机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跨海峡劫机问题的立法和处理方式的全面探讨,就杜绝这种危害两岸共同利益的犯罪而言,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一、两岸“劫机罪”立法的演变和特征两岸的刑事法律均将劫机行为列为犯罪,并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在我国台湾,与民用航空安全有关的法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承袭1935年制定的所谓《刑法》的规定,如第183条规定了“倾覆航空器罪”,第184条规定了“损坏航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航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还是一方未被歹徒染指得逞的绿洲,1983年5月5日,这方绿洲遭到歹徒的践踏。劫机主犯叫卓长仁,他扛着“争民主、争自由”的大旗,在台湾落脚不到10年的时光里,享尽了当局赐予的“风流”。孰料,他摇身一变,竟沦为杀人劫财罪犯,经一审、上诉:二审和4次重审后,2000年9月22日,被台湾当局判处死判,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航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还是未被歹徒染指得逞的绿洲。令人遗憾的是,1983年5月5日,这方绿洲遭到歹徒的践踏。胆大狂妄的劫机主犯名叫——卓长仁。他扛着“争民主,争自由”的大旗,以“义士”的身份在台湾享尽了当局赐予的“富贵”,孰料后来摇身一变,竟沦为杀人劫财犯,被台湾当局判处死刑。1995年,炎热的夏日,中国第一劫机犯卓长仁在台北某刑场被枪决。这对国民党烘培出来的“义士”和台湾当局而言,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28日,福州市机场显出了几分迥异于往常的严肃,数名身着制服的公安警察严阵以待,准备“迎接”8名从台湾归来的“神秘旅客”——被遣返的大陆劫机犯。作为青岛市建国以来唯一的劫机犯罪分子,高军在青岛市公安局刑警的押解下,回到了阔别8年的青岛。一路上,目睹着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高军思绪万千,在八年前那次孤注一掷的人生豪赌中,他输掉了青春八载的光阴。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海峡两岸时有劫机事件发生,严重危及两岸航空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单在1993年大陆就发生Ic起劫机到台事件。而台湾方面在遣返劫机犯问题上被动而顾忌的态度,导致两岸劫机犯罪管辖权的冲突,削弱了对劫机犯罪的打击力度,也阻碍了两岸空中直航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海峡两岸间还未有一个解决劫机犯罪管辖权冲突的直接有效的办法。为此,笔者拟就海峡两岸劫机犯罪的特点,管辖权的冲突和成因及其解决方案几个问题略抒管见,以资对两岸通力协作、制裁劫机犯罪有所稗益。一、海峡两岸间劫机犯罪的特点劫机犯罪,又称空中…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五月五日,中国民航一架三叉戟二九六号客机被卓长仁等六名暴徒以武力劫持,被迫降落在汉城附近的春川机场。这六名罪犯早在劫机之前就是罪行严重的刑事逃犯。他们盗窃枪枝,伪造证件,投机诈骗,流氓盗窃,罪行累累。他们为了逃避我公安部门的追缉,狗急跳墙,劫机外逃。这伙暴徒所犯劫机的罪恶行径,不论是从中国法律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看,都应把他们交还中国司法机关依法惩处。我民航二九六客机机组人员和旅客愤怒控诉暴徒劫机杀人的罪行,一矽要求将以卓长仁为主凶的六名劫机罪犯,交由中国司法  相似文献   

9.
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夺或控制航空器的行为。“暴力”劫机是指以力量造成侵害的方式 ,它包括有形力与无形力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 ,对象及于人 ,也包括物。“胁迫”劫机是指行为人采取以暴力或其他任何危险恐吓之内容进行逼迫挟持 ,以对他人实行精神强制 ,使人心生恐惧而不敢反抗。“其他方法”的劫机是指除暴力、胁迫之外的任何能排除他人反抗的手段。行为人所劫持的必须是正在“飞行中”或“使用中”的航空器 ,包括民用与国家航空器两种。为了有效惩治本罪 ,应赋予航空器登记国优先管辖的权利 ,同时采取“或起诉或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2年7月9日上午10时整,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长高建国庄严宣布:被告人许文忠犯劫持航空飞行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被人们戏称“建国以来最傻的劫机犯”许文忠将在牢狱里度过15个春秋,他的美国发财梦也彻底破灭了。劫机未果,惹来牢狱之灾 2002年4月17日17时10分,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2105号飞机由大  相似文献   

11.
偷渡,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移民活动。在福建、广东等地沿海一带偷渡组织者被称为“蛇头”,偷渡者被称为“人蛇”。然而,境内外“蛇头”为了谋取偷渡所带来的高额中介费,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更有甚者,一些境外人贩子也以招工、输出劳务为幌子,组织人员偷渡出境。偷渡者大都是为了实现出国出境“淘金美梦”,不惜变卖家产,背井离乡,踏上冒险之途,最终落入法网,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女“人蛇”的忏悔 1999年4月13日上午,笔者来到惠安县公安局治安拘留所,采访被台湾偷渡组织者所骗、偷渡去台湾的三名内地女青年。这3名女青年20岁上下,正值青春妙龄,她们神情沮丧、失落、悲伤,但那青春靓丽的风姿隐约可见。采访中,三名女青年说到伤心之时,不禁泪流满面地说:“我们被那个该死的红发台湾佬骗了,他说要介绍我们去台湾做工赚大钱,原来是把我们偷渡去台做新娘,说到底还是怪自己鬼迷心窍。”  相似文献   

12.
当代武警     
《法治纵横》2011,(11):74-74
反恐绝招不断创新 本刊乌鲁木齐讯(通讯员朱建军)武警新疆总队模拟对抗训练场的训练与众不同,一群模拟恐怖分子的官兵在这里练就劫机、爆炸、暗杀等“硬功”,并针对武警反恐主要战法苦练如何“反反恐”。4月25日上午,又一批反恐创新战术被送到这里挖空心思地加以破解,逼着反恐骨干们再创绝招高招。  相似文献   

13.
<正> 台湾《刑法杂志》1990年第34卷第3期刊登林山田的文章,《论政治犯罪》,摘要如下: 一、政治犯罪的定义“政治”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概念,政治犯罪概念的内涵亦非刑法的规定所能确定的,它所触犯的刑罚条款,有属政治刑法,如内乱罪、外患罪,也有非属政治刑法的一般刑罚条款,如劫机罪、强盗罪等。目前在犯罪学上还没有一个为各界均能接受的政治犯罪定义。所谓政治犯罪,可分为广义、狭义、最狭义三  相似文献   

14.
确立空中劫持犯罪优先管辖权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以后,打击国际性劫机行为,惩治与防范劫机犯罪已经成为各国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其中解决劫机犯罪的管辖权问题则更是惩治犯罪的前提与关键。本文结合三个反劫机公约,建议应规定劫机犯罪的优先管辖权,并具体提出了确立优先管辖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渔民林绍云、陈龙等十人购买香菇4500斤,办理了工商、税务及出港手续后,于1990年1月17日用“闽平运5218号”船运往台湾莲花屿与台商交易成功。但在返回途中被台湾巡逻艇牵到台湾。船上人员全部被扣留。90年6月10日被告陈灿祥、陈友爱等十几个渔民亦驾驶一般渔船私渡到台湾。次日早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一家专为跨国婚恋牵线的网站“美女如云”,这些年轻女性统统图文并茂地向海外成功人士推销自己。其中,台湾和大陆的“两岸通婚”持续高热。到2003年,民间估计近20万对两岸婚姻,其中80%是大陆中青年女性嫁到台湾,成为“大陆新娘”。许多人选择外嫁,还是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北京女子思佳就是这80%中的一员。在成为台湾老公第五任太太的当天,思佳就成了一幢价值近百万元的别墅的女主人,周围人都庆幸她嫁得好。但时隔不久,她才知道由于双方的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巨大差异,在自己仰视对方的同时正被俯视。可由于不敢打破“嫁得好”的神…  相似文献   

17.
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38年后,其总督向郑成功投降.郑成功以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被载入史册,被尊为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一人生壮举被放大得尽人皆知,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是因为不肯降服灭亡大明帝国的清政府,不肯剃发不肯易服,才跑到孤岛上以图恢复大明朝的英雄.其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却是为实现自己及其子孙的“皇”粱梦.  相似文献   

18.
今年46岁的何挺曾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反恐怖局局长,现任甘肃省省长助理、甘肃省公安厅厅长。在20多年的刑警生涯中,他被誉为"反恐怖尖兵",参与了新疆乌鲁木齐系列爆炸破坏案、武汉持枪杀人团伙案、广州白云机场劫机案等许多起特大案件的侦破工作,曾被评为中国国家机关十杰青年。  相似文献   

19.
自1931年秘鲁发生第一起非法劫机事件起,劫持飞机便成为困扰国际民航业的一大难题。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统计,仅1991年到1993年,全世界发生的国际性劫机就有62起,死亡81人,伤215人,严重影响国际航空业的声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我国也出现了多起空中劫持事件,且被劫持飞机大都降落在我国管辖领域之外的地区或国家,给我国管辖和惩治劫机犯带来困难,对跨国、跨地区的国际性劫机问题,目前各国主要是依据国际法来进行管辖,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来惩治罪犯。本文拟就如何利用国际法来打击国际性劫机行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同行。  相似文献   

20.
《仲裁与法律》2006,(5):11-12
2006年12月20日,中国贸促会张伟副会长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两岸经贸仲裁研讨会交流团抵达台湾,出席由贸仲委和台湾中华仲裁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仲裁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