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5,(1):50-51
西夏区地处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东麓,是银川市辖区之一。辖2镇、6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城办,17个行政村,5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人口42.8万人。悠久的历史给西夏区留下了丰富的区域文化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中原农耕文化、垦屯戍边文化、河套游牧文化、丝路商旅文化、西夏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近年来,西夏区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全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一块充满神奇与浪漫的旅游热土.是一个魅力四溢的旅游目的地。湖北旅游资源丰富,品质好、品位高、组合性强、吸引力大,近年来旅游业有长足的发展.但和其它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比较落后。武广高铁的开通营运.对湖北旅游业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迎来一次难得的“借道超车”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4.
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 《探索》2004,(3):114-116
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已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也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在如何正确处理旅游业带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关系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本文分析并认为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不应该是相悖的而应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味盲目开发和一味强求保护都不可取。如何互相促进 ,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长春 《当代贵州》2012,(36):10-11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相荡相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比翼齐飞、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在旅游界对于二者概念也有众多分歧。本文通过对两个概念的分析,比较二者在侧重点、学科归属、研究重点三方面的差异,希望对旅游学术用语规范和学科建设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7.
周放良 《新湘评论》2010,(16):25-26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从整体上看,这种资源优势、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释放。为此,湘潭围绕建设"红色圣地"这一目标,提出"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8.
朱彩云 《奋斗》2013,(4):45-45,51
正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兴旺发展的源泉;旅游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传承渠道之一,以旅游兴文化,以文化促旅游,二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增值效应显著。通过深入挖掘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为龙江旅游植入文化灵魂,增加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做大做强黑龙江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9.
刘云成 《当代贵州》2013,(35):44-45
近年来,地处乌江中下游核心区、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称的思南县紧紧围绕“历史文化、乌江、石林、温泉”四张名片,在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中先行先试,以“改善基础、特色为根、文化铸魂”强力推进“旅游活县”战略,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主动融入文化旅游创新区及全省旅游发展“大公园”。  相似文献   

10.
田自力 《学习导报》2012,(19):28-28
湘阴县立足建设文化强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夏夕云 《共产党人》2009,(14):24-25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境内沃野千里、沟渠纵横、鲤鲫逐波、林丰粮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永宁县旅游资源丰富。纳家户清真寺、明代长城、李俊塔等古迹是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回乡文化园民族特色浓郁,鹤泉湖天然自成、风光秀丽;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石油、汽车制造并称为世界三大产业。基于这个背景.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荆门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不容错失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李富有 《共产党人》2010,(12):42-43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温家宝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产业与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当前,各地在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只有更深刻地把握旅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丰都怎样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面前,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推进开发,加快发展呢?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是当前丰都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旅游文化蓬勃兴起,为永州市旅游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长期以来,永州市旅游文化点多、线长、面广,散、小、弱的问题突出,旅游文化品牌远未成型,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永州市必须结合自身旅游文化特点,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培育壮大旅游龙头,创新旅游发展形式,深挖厚重的历史文明,实现旅游文化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文化旅游的大省,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美、古、名、特、奇、用。  相似文献   

17.
姬汝茂 《世纪桥》2008,(13):144-145
河南是文化旅游的大省,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芙、古、名、特、奇、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梵净山与乌江是贵州两大文化圣地,有着富饶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山一水的孪生文化,传承、演绎和丰富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化个性的差异性上,这对孪生文化又彰显出各自的文化魅力。在文化发展的殊途同归上,以梵净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考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透视旅游文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姬汝茂 《世纪桥》2008,(7):144-145
河南是文化旅游的大省,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美、古、名、特、奇、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各展风采,相得益彰,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