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版权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茂凝 《时代法学》2004,2(6):36-39
版权贸易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分歧的理论依据分别为源自版权结构的“一元论”观点和“二元论”观点。版权制度最初产生的原因和获得版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转让、许可等贸易活动取得经济上的收入。国际版权贸易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西方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飞速发展表明国际版权贸易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之一,并将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方华生 《法治研究》2009,(10):101-104
版权即著作权,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明版权与出版权这一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试图提示作为一个现代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看似老生常谈、简单细小,却出现频率较高又非常重要的几个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版权制度与技术保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权制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版权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技术已经广泛的介入版权领域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现及广泛运用已经对原有的版权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究竟是以技术保护措施取代版权法,还是保留现有的版权制度而作相应的修改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这是目前学术界所急待探讨的问题。  一、数字化时代版权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技术对版权制度的冲击  版权制度是古藤堡的现代印刷术发明后,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印刷复制的可能,适应对文字作品进…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版权技术体系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权技术体系是现代传播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权利人为维护自己基于作品而产生的版权和相关权利的技术辅助手段。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版权的技术体系,反映了现代社会利用技术手段保护版权与利用技术手段侵犯版权的较量。美国《数字化时代版权法》【1】和《欧盟版权指令》【2】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版权技术体系的法律制度。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以下简称《WIPO版权条约》)、【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4】(以下简称《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及我国新修改的2001年《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数字产品无处不在,数字版权有利于保护作者的利益,但也使我们受到各种限制。本文通过对比电子版权和传统版权的差异,分析电子版权的优缺点及人们的意见,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保护数字产品。  相似文献   

6.
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门类之一,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组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版权产业也不例外.因此,本文围绕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的版权金融,梳理了国内外版权金融发展的概况,从相关政策、服务模式两个方面对我国版权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比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7.
工业版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权利。工业版权作为人类智力创造活动的产物,应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本文对工业版权的概念、保护对像、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对工业版权的保护存在的缺陷进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对如果完善我国的工业版权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信息建设中愈发显得重要,而困扰其发展壮大的就是版权问题,积极探索DL的版权问题解决机制,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知识文明的传承和信息技术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版权的演变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标志着我国版权制度从幼稚到初熟,而终于进入世界现代版权的行列。如果说,我国版权的幼稚时期经历了世无其例的漫长的七百多年的话(参见《法学杂志》1985第3期载《中国古代版权史考略》),那么清朝统治的最后十二年时期却形成了我国版权史上典型的演变时期。试分述  相似文献   

10.
由链接引发的间接侵犯版权的责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的发展冲破了传统的版权法的框架,在版权的主体、客体以及权利义务等多方面向传统版权法提出了挑战。从9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开始研究网络环境下引发的版权新问题,如复制权、发行权概念的重新界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新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链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链接导致的版权问题虽然链接导致的版权问题很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从问题的来源来讲,不外乎两类:一是由链接引发的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二是由链接引发的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1.由链接引发的直接侵犯版权的问题链…  相似文献   

11.
在欧美发达国家,版权(包括从属权)的交易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从最初传统的图书出版权、翻译权等寥寥数种向包括平装书重印权、报刊连载权、影视类改编权、数字版权等现代从属权利的逐步扩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现繁荣。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版权贸易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活动方式上都呈  相似文献   

12.
思考之一:个人网络空间内发生的版权侵权行为同样应受现行著作权法的规范和约束 <大学生>杂志社诉"首都在线"版权纠纷案是一起典型的个人网络空间版权侵权案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普及,互联网上的个人站点和个人网页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它们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版权法上基本范畴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雨峰 《知识产权》2005,15(1):19-24
现代版权制度建立在作者/作品、思想/表达、私有/公有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其前提是,这些基本范畴有其显明的确定性."作品由作者创作"这一理念因遭遇后现代思潮而变得不清晰,思想/表达的隐喻性注定了它们之间界限的不明确,独创性概念的模糊也颠覆了私有/公有的划分.这些构成了现代版权制度的一个难题,我们必须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用于照片的保存和处理给摄影师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电子形式下行使自己的版权。在这里,版权仍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版权,计算机只不过为侵犯版权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和新机会。版权法的基本原则——禁止剽窃——并没有因之而改变。出现电子侵权者后,仍可采取与以前同样的法律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雷 《知识产权》2008,18(1):77-80
技术措施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版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技术措施并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与作品的播放设备和接收设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版权制度对技术措施进行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对相关设备产业产生影响.而且近年来,版权人在自行采用技术措施外还提出了要求相关设备产业主动采用技术防范措施以加强版权保护的要求.由此引发了如何在版权领域规制技术措施与相关设备产业关系的问题.对该问题探讨有利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创作也随之呈现蓬勃之势。然而由于网络的特点,网络中的版权问题与传统的版权制度设计,在保护版权问题中往往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在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权衡中会发生不能良好平衡的情况。然而,随着创作共享机制的引入,这一矛盾将会得到良好的化解。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数字版权产生、使用、交易、许可及转让等一系列过程,解决数字版权确权、交易问题,也为侵权行为的追踪提供支撑。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当前数字版权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构建了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登记确权共信机制、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交易履行机制、时间戳区块链技术版权电子证据存证溯源机制、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数字版权监管机制等四大机制,探索出版权确权、交易和维权一体化的版权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并从法律、技术、标准等角度建立统一的数字版权保护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版权侵权案件不断地出现,我国现有的著作权相关法律已经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从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入手,将侵权行为主体进行分类,重点阐述网络内容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及归责原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技术发展与法律变迁中的复制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版权法是复制技术发展的产物,复制权也因此成为版权人享有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权利,但复制权的效力范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技术发展不断调整变化,借以维护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一部技术发展史也是版权人所享有的复制权不断扩张的历史。在数字网络环境下,人们对复制权的效力范围却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复制”版权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复制权为基础构筑的传统版权体系有其技术基础和法律条件,在数字网络环境下,这些基础似已不复存在,版权保护所追求的利益平衡自然也就难以通过对复制权效力范围的再度调整而得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复制”版权模式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0.
版权金融在我国文化产业内生需求和金融体系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应运而生,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路径与特点。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法治保障基础下,我国版权金融形成了版权质押融资、版权保险、版权证券化等多种类型。目前,在制度和实务层面,版权金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因此,有必要认识到版权金融机制建设、版权金融技术要求及内生动力等方面对版权金融带来的挑战。通过完善版权金融基础建设、强化政府版权金融服务及培育版权金融专业人才等举措,推动版权金融可持续发展,促进版权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