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 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这是党的十五大后新一届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今年是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决胜的一年。三年脱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什么?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还有什么路可以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年脱困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约6万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约为1.4万户,是国有经济的绝对主力。1997年底,即提出三年脱困目标时的国有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一大批国有企业面临呼救的险境。据测算,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账面亏损,再加上潜亏和虚盈实亏的部分,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6.2%,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说:“国有企业中2…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要实现脱困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前不久,国家经贸委在邯钢举办了重点脱困企业培训班,广西经贸委组织我区25户重点脱困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了培训。参训者无不感叹:邯钢经验真可以说是治愈国有企业亏损的“灵丹...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提出的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以及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来加以推进,并从创新机制入手,切实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干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坚定国…  相似文献   

6.
“三年脱困”后国企改革如何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距今已过去了近半年。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三年脱困"目标实现与国有企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的现实,产生了一些困惑,也产生了一些偏见。"三年脱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后的国企还能不能改?怎么改?从哪儿改?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三年脱困"不等于整体脱困永远脱困"三年脱困"目标提出时,我国大约有14000户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有6599户是亏损或严重亏损企业。这部分亏损企业,长期严重蚕食其他国有企业的利润,直接把国有企业推入整体亏损的困境。而且,亏损大有迅猛攀升的势头。这6599户企业的亏…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整顿措施,经过近两年的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整顿成效不大,据了解,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为什么贫困地区国有企业脱困的难度比别的地区大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的国有企业除了存在负债率高、管理不善等普遍问题外,还存在一些别的地区所没有的、严重地阻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因素。只有…  相似文献   

8.
围绕落实企业自主权、搞活国有企业这个中心环节,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去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后,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去年,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利润增长48.7%,亏损企业户数减少15.1%。今年上半年,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4.5%,实现利润增长了1.63倍,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减少了16.5%。整个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势头是可喜的。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去甚远。从企业法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1997年以来实施的资产重组战略,使一批破产和停产的国有企业起死回生,走出了一条搞活国有亏损企业的路子。这个全国最早进行企业资产重组的城市是如何扭转国企被动局面的呢?就此,记者与合肥市代市长车俊进行了一席谈。车俊原任合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今年5月底担任代市长,他和当时的市长现任书记马元飞是全市资产重组战略最主要的决策者和操作者。记者:当前国有企业由于基础、体制、管理等原因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合肥是如何在众多脱困扭亏措施中确立资产重组思路并付诸实施的2车俊:合肥是一个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国企改革成本8000亿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在今后三年时间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即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需支付的直接成本将会达到6000亿到8000亿元人民币。(摘自《广州日报》)新的《破产法》与原《破产法》有三点不同新的《破产法》目前已经形成草案。与原《破产法》相比,新的《破产法》草案一是扩大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国有企业,而且适用于所有企业,甚至适用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投资者;二是改变了申请企业破产的原因,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作了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历史社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此也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职责。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改茧和步展格功拥国有个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35)
中央在1997年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三年左右走出困境”是形势所需、形势所迫,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与我们民族的命运。这一目标能否完成?需从哪些方面着手?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倾向?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批长期研究和关注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学家、党政官员、企业家,他们的意见,相信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国有企业改革会有所启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交司司长卢中原说,…  相似文献   

13.
弱势企业同样可以成为资产运作的主角●陈体伟资产运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与途径,已日益引起政府与理论界、企业界的重视。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弱势企业往往处于被动重组、被兼...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指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力争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实践这两个“大多数”,是党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必将带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利益格局和职工队伍的一系列深刻变化。那么,深化国企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哪些新课题呢?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有企业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政府日益被下列问题所困扰:一是尽管千方百计采取了多种措施,国有企业还是大面积微利、亏损,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益或无效益运行。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事实上处于“真空”状态。众多的职能部门对企业齐抓共管,厂长、经理们也立下了这样那样的“军令状”,但亏损企业可能照样发高奖金、享受高福利,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不能与法人股、个人股同股同酬。三是政府部门一方面为企业出主意、揽项目、争贷款,乐此不疲;一方面又成为多管闲事、令人生厌的“婆婆”。 如何通过合理监管、营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高额回报,是  相似文献   

16.
改革与发展,依然是贯穿“九五”的两个主要线索。“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两个三年目标将在“九五”期未如期实现。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扫清了国企改革认识上的障碍,拉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帷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上,而不单是国有企业数量的多寡。这一指导思路的确立,为深化国企改革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国有企业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积…  相似文献   

17.
岂能让“好人”不得“好报”──上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追踪调查本刊记者吴复民近年来,上海为国有企业扭亏解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支点”──改革、改组、改造“三位一体”推进,收到了成效。其中用优势企业兼并亏损企业则是一条现实途径,但兼并之后的种种境遇,却使做为...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山西大同市委宣传部和市政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采用问卷调查岸体座谈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的方法,就目前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在匕家企业组织了一次调查,召开座谈会二十多次,发放问卷1850份C调查显示,当前企业职工存在的疑虑和担心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担心改制不彻底,企业处境更为艰难。一部分职工认为国家表示在3年内搞好国有企业不可能或可能性不大。座谈中,一些职工说,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已经喊了多年,侗越喊亏损企业越多,企业处境越艰难,现在提出用3年搞好,显然根据不足。相当~部分企业的领导干部认为,企业调整产权…  相似文献   

19.
王志文 《求知》2000,(9):30-32
根据国家划型标准,截至1997年末,我市工、商、建、农、外经贸5个系统共有国有大中型企业429户,其中亏损企业184户,亏损面42.9%。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末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20%左右”的要求,全市184户大中型亏损企业要控制在85户,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0,(38)
一是实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政策。1998年以后,为适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我国实行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在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企业、社会(主要由失业保险基金调剂)、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原则筹集资金,保障这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再就业中心除了发放基本生活费外,还为下岗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目前,全国共建立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 12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