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探索与争鸣》2020,(8):142-149+160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产生了租界及其法制。随着这一法制的颁行,近代国人对其研究也逐渐展开,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他们笔下的上海租界法制主要有:记载上海租界法制的史料;研究上海租界法制的著作、论文;传播上海租界法制的沪游指南与报纸报道;等等。从近代国人笔下的上海租界法制可得到重要启示,即要正确认识上海租界法制与中外不平等条约、租界建立国法制、华界法制三者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关系,才能深刻理解上海租界法制的本质,把对这一法制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人权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天赋人权的冲击,但新文化运动后,自然权利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渐渐减弱,"人性"或"人的尊严"等成为人权的根据。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人权的理解经历了从消极权利向积极权利的转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还认为保障人权是国家权力正当性的基础,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儒家传统在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可以为中国文化吸纳现代人权思想提供有利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中,国人办报可谓风起云涌。本文通过对两次办报高潮的主流媒体宣传的思想内容、与国内国外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阐明两次办报高潮的异同,并初步阐述了两次办报高潮很快就进入低谷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赵国壮 《求索》2011,(1):232-235
清末民初,中国手工制糖业面临着严重危机,一方面国内糖品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各重要产区均呈现出一定的衰败现象。就对糖业危机的分析来看,学界多持"衰退"论的观点,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这一危机中,手工制糖业实现了初步的从传统到近代的艰难转型。这一转型的重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从甘蔗种植区到蔗糖经济区、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从以家庭副业性质为主的制糖到以手工工场性质为主的制糖。这一近代转型不仅阐释了手工制糖业持续存在的理由,而且也进一步肯定了手工制糖业在糖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中国人不仅把长城造成了世界奇迹,而且把“长城”造在了八仙桌上。毛泽东也称麻将是中国继中医、“红楼梦》之后对世界的第三大贡献。发明于清末民初的麻将,如今已然占据了中国式娱乐的“国粹”地位,受欢迎程度大大盖过了其他两种传统博弈活动——象棋和围棋。好像只要有4个以上中国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麻将。  相似文献   

6.
李永兰  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140-147
清朝末年,在社会结构颠覆、变革,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时期,近代翻译作为构建近代文化的重要工具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近代中国是翻译事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发端于鸦片战争,发展于清末民初,下迄于五四运动,以西学东渐过程中的西学翻译和西方文化传播为重要内容,总体表现为:从官办翻译机构主导向民间译介力量转移的译著活动主体变化,西方实用自然科学书籍到人文思想社会科学领域的译介文本拓展,以解决方法论为中心的翻译思想争鸣和中国化翻译理论体系构建,其发展进程与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器物技术层次,到以"维新变法"为代表的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西学东渐探索进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张盛林 《传承》2010,(6):72-73
国人野人是周朝社会的被统治阶级,但是由于当时还残留有原始氏族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国人野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由于国野差别是原始氏族共同体的残留物,其存在不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而是社会进步的阻力,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的地位逐渐下降,国野差别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国人“无礼”的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小康》2007,(2):28-29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上个世纪,屈辱的历史让国人做出了一个极端的选择。我们传统礼仪的文化价值因此被全盘否定。一百年之后,当我们再也找不到共同遵守的礼仪秩序,回头重新审视传统礼仪时,国人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堂乐歌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主题,“军国民教育”在清末民初为一些爱国志士所鼓吹,军国民教育之歌应运而生.总的来看,军国民教育之歌经历了从学堂乐歌到军歌、从报国鼓吹到革命动员、从边塞诗韵到丛林歌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自近代以来,政体问题的争论一直是各派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在一场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中,共和主义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取得了胜利,并且成为此后中国政治发展中政体问题的惟一选择。但是,由于对共和的认识存在误解以及缺乏实行共和的基本条件,近代思想家尤其是辛亥革命所推崇的西方式的共和思想并没有真正在中国实现,而是在随后的政治发展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和转换。近代中国共和主义实践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国人对于共和在理解上的误区也成为共和主义遭遇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对于共和与君主立宪的关系认识不清关于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历史处于剧烈转型阶段,国家政权机构更迭频繁。借用“制度决定论”来考察这一时期国家机构和政治体制演变过程,以及对国家机构变动后的分析。得出二点结论:落后国家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社会整合;制度的变迁要与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有科学数据证明,中国参加征兵体检的男性中只有50%合格,女性则只有40%合格,这很可怕。中国拿金牌多,就像国内SCI论文发表数量多一样,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科研水平就很高。袁伟民讲过,中国犯不着用拿金牌来证明国人体质,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去提高全民的体育素质。  相似文献   

13.
马蕾 《传承》2009,(1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马蕾 《传承》2009,(22):70-7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正值天下大变之时,胸怀天下与苍生的知识人们迫切需要从各类书籍中觅得救世良方。较之古人,其读书习惯遂多了一分时代的属性。以梁启超为例。作为彼时思想传播的领头羊,他的笔锋常常自带“魔力”,深深影响了一众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16.
张明媛 《前沿》2013,(16):158-159
《帝国》一书尝试通过19世纪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的帝国话语政治,重塑近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即从近代中西冲突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但这种新的话语政治研究视角始终没有摆脱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学者认定康有为是坚定的改良派,但对他是否支持过"革命"以及他对"革命"的不同理解,学界迄今未有过深入探讨。综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不仅只是"革命"的反对者,也曾是"革命"的"推动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为"勤王(光绪帝)",他有意取"法国革命"之意,主张兴民权,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现代性"革命"。1901年清廷新政后,为反对"革命派"的"排满",他重拾"汤武革命"的道德观,否定"革命派"进行"革命"的正当性。"辛亥革命"后,他欲打破"革命"的政治思维定式,提出"国为公有"的"革命"本质,力图重构"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并阻止"革命"席卷文化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18.
吴晓春  陈崎 《求索》2006,(5):140-142
18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兴起,而清朝统治者却拒绝开放、拒斥变革。结果,落后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与此同时,汹涌而至的全球化的浪潮冲破了各种封建束缚,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猛醒,从此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自改革”的历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推动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游学”“广译”之倡对近代术语的促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运动后期巨擘张之洞(1837—1909)在19、20世纪之交的20余年间,成就了一番耸动中外的近代化事业,其遗泽广远。本文仅就他力倡游学东洋、广译东书,促进新术语涌现这一侧面,探讨张氏对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百善孝为先”。孝道,乃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构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千百年来,尊老敬老作为一种“广义德行”,更被奉为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