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峡 《党课》2013,(1):92-95
近几年全国有200多个城市逐渐解禁烟花爆竹,从全面禁止燃放改为允许在指定时间与场地燃放。但由于人们忽视了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人、引发火灾,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等事故屡有发生。面对飞来横祸,我们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2.
兔年春节过去不久,有关是否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不仅内地及香港媒体持续评论,一些国际媒体也十分关注。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的负面作用相当明显,费钱扰民不说,它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并成为火灾事故的一大隐患;但也有人说,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一大民俗,要完全禁止也不尽合情理。为此,有学者建议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来限制燃放,并作为事故赔偿的预备金。此言一出,更将争议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春节,应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五环路内限制性燃放烟花爆竹。为了避免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事故的发生,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的王岐山,特意找来市委宣传部和市应急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开会商议相应的事宜。在会上,王岐山提议,利用手机短信向全体北京市民拜  相似文献   

4.
数字看节俭     
春节前,中央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全国各地反响强烈,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能明显感受到各地群众在备年货、送礼、年夜饭、聚餐、燃放烟花爆竹等方面的改变,而很多酒店在节前也取消最低消费标准,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节俭style正在成为新时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燃放烟花爆竹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应用于许多场合,尤其是在节日燃放,可以增加喜庆气氛.随看现代城市社会基本结构和生存空间的变化,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人身威胁、心理损伤、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如何对待传统民俗,如何对民俗文化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既考验看政府的行政能力、学者的智慧和胸怀,也彰示着全民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2):107-108
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其意思是春节到了,要为过节准备丰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门口贴上大红对联,把国旗高高挂起,并让爆竹鸣响。越南人把农历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越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20 04年 春 节期 间 ,北 京 、郑州 、南 宁 等 大 中 城 市 违 禁 燃 放鞭 炮的 大 有人 在, 这 说明 禁 放法 规 受 到市 民 普遍 “挑 战”。2005年 春 节临 近了 ,我 们有 必 要反 思一 下 禁放 法规 ,以 便 找到 公共 决策 的 新思 路。 禁而不止的负面影响 自 《广 州 市 销 售 燃 放 烟 花 爆 竹 管 理 规 定 》和 《北 京市 关 于 禁 止燃 放 烟 花 爆竹 的 规 定 》实 施 后 ,引 发 了 全 国的 “禁 放 ”潮 ,全 国 280多 个 城 市 相 继 出 台 了 类 似 的 法规 。 但 是 ,近 两 年 春节 期 间 的 实际 情 况 表 明 ,违 …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读者赵传贵问: 我是一个即将结婚的青年人,非常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而沈阳市政府作出决定:从去年12月1日起禁止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听到这个决定后,我非常气愤,如果没有烟花爆竹,结婚典礼、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将荡然无存。我的一些朋友也都与我有同感。听说可以民告官,不知怎么个告法。如果我们联名起诉市政府,可不可以?  相似文献   

9.
民风民俗是历经千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又是所有百姓都能够参与进去的习惯和娱乐。随着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和生命财产安全意识强化,传统民风民俗必然有不适应城市管理而产生矛盾的表现。我们以民间传统节日燃放烟花爆竹近年来的情况作为调查提问材料,以启迪“管理”约束度与“民意”满意度之间的平衡和谐的思考,以及“法为民立”———制定好的公共政策是政府的职责。试看从报刊、网络获得的材料片段: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做出禁止燃…  相似文献   

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可是,春节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不只是喜庆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奋斗拼搏、耕耘和创造的日子。 李大钊说得好:我们不是像那小儿女们喜欢过年,喜欢那爆竹照旧响,鱼肉照旧吃,春联照旧贴,恭喜的套话照旧说。那样陈陈相因的生活,就是过了百千万亿年,也是毫  相似文献   

11.
王丹誉 《廉政瞭望》2018,(13):60-60
大唐天宝五载(746年)秋天某夜,唐玄宗命令打开“禁门”,不为别事,只是为把因给他使性子而跑回娘家的杨贵妃迎进宫来.唐时宫中门户的开阖是有严格规定的,什么时间开、什么时间关、如何管理等都有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2.
盼年的岁月     
回想起来,蹉跎岁月中的少年人生,最富浪漫色彩亦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三件事:一个是过年,一个是参加婚礼喜筵,另一个是郊游. 这篇文章单说过年--当然是指中国的春节了.那几十年中老百姓最精彩的日子,恐怕莫过于过春节了.先是一个盼,在东北,一入隆冬便开始盼着过年了.当然,现在的人也不能说不盼过年,遗憾的是,现在的盼仅仅是一个概念,并无太多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09,(1):F0003-F0003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30日,新都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燃放爆竹而致使一名围观者受伤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法院最终认定:承担主要责任的应是生产爆竹的鞭炮厂而非爆竹燃放者,爆竹燃放者只承担次要责任,并分别判决生产爆竹的厂家承担90%的侵权责任,爆竹燃放者承担10%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做官首先要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官呢?关于做人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做官首先要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官呢?如果不是好人肯定不是好官。做好人是做好官的基础。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真实的人尽管可能经常暴露出一些缺点,比如把话说错了,哪个环节没有做好,但大家看你是真实的,心里就很踏实。做真实的人并不是不受约束,并不是就可以言行放肆,该遵守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该加强的修养必须加强。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人无信不立”。说真话、实话,不说套话、大话、假话、空话、官话。如果表里不一,见人说人话,…  相似文献   

16.
归来     
1993年的春节,是我们一家人过得最团圆的春节,也是我最难忘的春节。我第一次见到从台湾回来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的外公。小时候听外婆讲,外公个予高高的,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早先在国民党军队服役,1949年,随溃败的蒋介石集团去了台湾。外婆总一个劲地念叨;“你外公是个好人,挺和善,他是不想到台湾去的。可怜,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他了。”外公在我脑子里也就留下了模糊又有点神秘的印象。在那一段“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在那个是非颠倒的时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讲&已有个外公在台湾的。但我们还是因外公成了有“通改”嫌疑,…  相似文献   

17.
狗年春节,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除夕之夜,钟声敲响十二下,笔者特意关了电视,走上阳台,看一看往年“噼噼啪啪”似开锅的北京城,今夜是否能听到爆竹一两声? 很欣慰,没有,一声也没有,偌大北京城,今夜静悄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20,(6)
正一1962年2月6日,正月初二,七千人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全体与会人员乘坐统一安排的汽车,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奔向人民大会堂。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阖家团圆的节日,尽管处在困难时期日子艰难,北京的许多建筑物上还是张灯结彩、红旗飘扬,大街小巷爆竹噼啪作响,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天公也很作美。正月初二这一天,北京气温达到八九摄氏度,为人们增添了几分暖意。七千中共高级干部云集北京过春节,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除夕那天晚上,人民大  相似文献   

19.
有关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与“放”的争议持续了多年,随着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植根于人们心目中以燃放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受到很大冲击。很多民众赞成禁放烟花体现了人们的观念变革.是难得一见的进步共识,值得珍惜与褒奖。意识主导行动。不要小看了这种理念上的民意主流,民心向背比传统习俗甚至规章制度更具不可抗拒的践行力。君不见,马年前夕烟花爆竹的销售爆冷,  相似文献   

20.
叶茂泉  张静敏 《求实》2006,(Z3):223-224
恩格斯曾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荣的事,什么是可耻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的大国和强国。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体系、统一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就会失去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了我们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践行,重在把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