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回顾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稳定与发展(改革也是一种发展.因此,本文在论述邓小平发展思想时也包括他的改革思想)辩证思想的重要论述,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到邓小平稳定和发展的辩证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蕴藏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中,改革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辟地阐述了中国进行改革的性质、方向、对象、目的等等,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谈改革,首先必须确定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性质。1985年,邓小平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讲到:“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是基于对中华民族深沉的历史底蕴出发而萌生、发展并成熟起来的,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也有着历史逻辑过程和独特的内涵及结构体系、特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酝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贫穷和愚昧两大难题始终困扰着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党仍然坚持以政治斗争为核心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结果短短的二十几年,政治运动连绵不断,反右斗争、“大跃进”、十年“文革”,各种政治运动增加了内…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稳定一直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命题。邓小平在阐述其社会协调发展理论时认为,社会的改革和稳定是社会进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系统而又辩证地剖析了社会的改革和稳定关系,指出我们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必须妥善协调好改革和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为了维护稳定,邓小平、江泽民作了深刻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稳定的思想,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主要论述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军队稳定、党的稳定等思想。保持稳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在这些方面和领域都保持了稳定,改革才可能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发展与稳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这三大支点的辨证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学习和掌握好三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每个领导干部提高理论修养,确立全局观点,增强领导艺术,驾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回顾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凡是事业兴旺顺利向前。取得巨大成绩的时期(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进,购销体制的改革,两次金融秩序的整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等等,正是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果;凡是出现大起大落或严重失误,(比如,“洋冒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改革迈不开步子’等等)就是因为忽视或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因此,李鹏总理1994年6月访问奥地利时与当地企业家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经济建设和政革开放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其基本经验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段话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辟总结。  相似文献   

9.
当前,如何安置下岗职工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从贵阳市情况看,不少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下岗职工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大。而部分下岗职工的生存观、就业观和自身素质与改革新形势的不相适应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一、减负增效、下岗分流是改革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和职工逐渐告别了计划经济,被推上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在新的“规则”中谋发展、求生存。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他们中的不少人感到困惑,有的甚至出现了过激的言行。如何正确对待国有企…  相似文献   

10.
曹和平,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全国九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十五年来,凭借其出色的经营智慧,优秀的管理才能,敢为人先的胆识和超凡的人格.他把长百四商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商业小店发展成为集科工资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为吉林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谈到如何搞好我省的国有商业企业,曹和平认为,国有商业企业必须—— 回首改革开放二十年,应该说,我省的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与领风气之先的沿海省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实事求是‘地讲,我们…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既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解放思想,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途径;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找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稳定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其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邓小平稳定观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稳定观的产生背景、过程、内容、实质和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发展,就是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导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展,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给我们的启迪是,要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的过程中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17)
<正>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新一轮改革的伟大纲领。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坚持:在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指导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集中体现在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在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归根到底,是为我们党、我们民族贡献了一条“中国的发展路线”,要解决的是中国的发展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中国的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它的形成不仅有一个过程,同时亦有诸多的前提.它不仅有科技最新发展的前提,是对科技发展最新趋势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前提,是对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它不仅有邓小平个人的主观前提,而且也具有理论上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的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具有丰宫的内容,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毛择东曾经提出,而在后来…  相似文献   

17.
维护稳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的稳定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何实现稳定,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小平同志把稳定同我国的最高利益联系起来,明确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我给美国人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因此“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  相似文献   

18.
稳定是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高利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示:中国必须稳定,不稳定将一事无成。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1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稳定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于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稳定的内涵邓小平同志的稳定思想,其内涵深刻而且全面。从狭义上看,稳定是指政局安定和政策不变两个方…  相似文献   

19.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贯主张和必然选择。邓小平在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特征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内涵丰富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他鉴于社会主义的成功和挫折,特别是鉴于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旧的那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是不成功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而且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同志最关心的是祖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他认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使他经常睡不着觉的是经济发展能不能翻番,三步走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