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典型,探究西周国家安全思想对于丰富国家安全学科思想内涵、完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推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安全学是一门整体性、综合性的实用型学科,从国家安全学理论视角出发研究西周国家安全思想,不仅能为中国古代安全思想史研究提供补充,也有助于为国家现实安全战略的制定提供思想资源。影响西周国家安全的要素涵盖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包括地理位置、人口构成、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对这几方面的认识基础之上,西周形成了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政治安全思想包括“崇拜天神、祭祀祖先”,“礼以定序、乐以观和”;军事安全思想包括“以礼制戎、除恶务尽”,“统筹全局、重点部署”;社会安全思想包括“神道设教、伦常为纲”,“阴阳和谐、天下大同”。这些思想同属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国家安全思想系统,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合作共赢的外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规范,是以“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为基础的. “平等、民主、自由”观念的普及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这并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价值观,也不是不可超越的价值观.中国古代的“仁、义、礼”近似于现代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这三者分别是高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崛起大国,中国应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在国际社会倡导“公平、正义和文明”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建设新型国际规范.  相似文献   

3.
郑和、王景弘七下西洋,秉睦邻友好、和平外交之宗旨,以无敌舰队之实力为后盾,“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三次用兵,剿灭海寇及图谋不轨者,致海道清宁,“海外诸邦,益服中国威德”,“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南亚、东南亚诸国与天朝共享太平和谐。这正是:“没有霹雳手段,哪有菩萨心肠?”《司马法》有言:“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尉缭子》亦指出:“兵者,所以诛乱禁不义也。”与此同时,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抚外夷以礼,导人向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沿途传播中华先进文化,致使远夷…  相似文献   

4.
后锡安主义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受到美国和欧洲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以色列兴起的一种思潮。它是从锡安主义 ①(Zionism)发展而来的。后锡安主义概念出现于 2 0世纪 90年代早期 ,其成员是一些左翼的具有反思精神的知识分子 ,他们经常被称为“批判社会学家”、“新历史学家”、“后现代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等” ,主要属于“后‘六·五’战争的一代”。② 按照后锡安主义者自己的说法 ,后锡安主义的实质就是反锡安主义。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末锡安主义兴起时的其左派的思想和实践 ,以及一些犹太学者对巴以问题的认识和后现代…  相似文献   

5.
国家间道义是国际交往中大多数国家所认同的以平等、正义、和平、民主为价值追求, 对国家行为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依据道义规范国际行为的国家,则会占据道义制高点,增强 国家软实力,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和支持。在战乱频繁的中国春秋末期,先贤孔子提出了“礼”、“和 而不同”、“义以为上”、“德不孤,必有邻”等一系列调节人与人、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国家间 道义思想。深入挖掘并梳理孔子博大精深的国家间道义思想,不仅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范式的建构 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 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与机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间交往的公信力等。当然,孔子的 国家间道义思想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成分,对调节当前国际社会的纷争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应, 然而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思想和文化总是以其无与伦比的厚重底蕴与前瞻性走在了前面。故此, 人类社会一步步地走向文明。  相似文献   

6.
逢年节,最重要的当然是欢聚宴庆,但礼亦不可缺。“礼”字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故年节送礼已成为重要民俗之一,甚至是一门学问。年节有大小,亲朋有远近厚薄,送礼要得体,也需权衡。在封建时代有专设的礼仪部门,大宅门里也有管家专司其职。说起送礼,源远流长,可以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刘洋 《新青年》2023,(2):18-19
<正>近一段时间,通过参加专题学习,结合人大工作实际,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内容的理解,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看“人民观”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淀中,一直蕴含着“民为邦本”的执政思想。《尚书·五子之歌》中讲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中,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春秋谷梁传》中提到“民者,君之本也”;荀子主张“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相似文献   

9.
李萍 《西亚非洲》2005,(5):41-45
犹太伦理的核心概念是“他者”,从外延上看,“他者”分3个层次:上帝、同胞、国人;从内涵看,“他者”的本质在于将自身客体化,做“他人的人质”。“他者”与我的关系构成了犹太伦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也形成了犹太伦理的特点,使它既不同于基督伦理,也有别于儒家伦理。“他者”在场的伦理规范体现为公义、赎罪和慈善。  相似文献   

10.
年节送礼     
“礼”在几千午前就有这个字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年节送礼已成为民俗,甚至是一门学问。年节有大小,亲朋有远近厚薄,送礼就要得体,也需权衡。封建时代有专门的礼仪部门,大宅门里也有管家专司其职。  相似文献   

11.
王晋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4):138-156
作为“远敌”的西方世界和“近敌”的伊斯兰世界“叛教者政府”,哪一个才是优先打击目标,是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们论争的焦点问题之一。“远敌”和“近敌”的排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战略实践。以“远敌”为优先袭击目标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往往将美国和西方国家在阿拉伯世界的人员和利益作为袭击重点,同时努力向西方世界内部渗透,伺机发动大规模的暴恐袭击,挫败“异教徒”在伊斯兰世界的势力,促使穆斯林“觉醒”,进而建立一个涵盖所有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国”;而以“近敌”为优先袭击目标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则将所在国的政权和领导人视为“叛教者”,其优先的战略目标是对所在国或者周边地区发动暴恐袭击,通过暴力活动制造混乱进而夺取政治权力,建立“伊斯兰国家”。不同伊斯兰极端组织在“远敌”和“近敌”优先次序上的实践,源于不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政治逻辑,因此对伊斯兰极端主义“远敌”和“近敌”战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政治逻辑,为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及实践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亲身感受到“福建省荣誉公民”第一人的黄仲咸老先生的崇高人品和过人威望,是近在眼前的同事小陈就曾获得过他颁发的奖学金。同时,远在千里的他多次应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庆观光团上北京天安门观礼、翻看港刊资料,眼光更不禁久久停留在称他为“罕见的奇特人物”这句话上。  相似文献   

13.
交通与移民息息相关,一方面,两者相互“成就”与“促进”。另一方面,被缚的交通势必抑制移民的活力,移民活动过于密集可能“导致”交通梗塞,交通梗塞也可能在短期内唤起移民大潮。同等外力作用下,缘何云南人有外迁缅甸者,有回归家乡者,有原地坚守而未再迁徙者,也有再移民往第三国者?案主情感、意志、主观能动性等来源之“内力”,似乎已成为推、拉力之外左右其移民选择的“第三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伪满“建国精神的设计者”橘朴的“王道政治”理念中,“农民自治”是其核心内容,是其设计的“满洲国”作为“东洋”农业国家发展的独特道路。橘朴的“满洲国”“农民自治”论的产生,源于其对资本主义前途失望而产生的对第三条道路的追寻理想,是站在对中国社会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糅合日本国内“大亚细亚主义”、农本法西斯主义等思想的产物。其理论中虽然包含一定的理想主义,但主要牵绊着日本侵略者利益的算计,同时缺乏精准的设计和明晰的实现路径,因此,不仅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且最终成为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逝世后更被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专家”、“学者”三个概念的层次不同:“编辑”处于职业层面上,“专家”处于专业层面上,“学者”处于文化层面上。“编辑专家化”与“编辑学者化”的含义和目标不同:“编辑专家化”追求知识和能力,“编辑学者化”追求真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从“关系性”这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背景知识角度看,中国外交文化中存在一种“礼尚往来范式”,基本含义源于“礼尚往来”的经典智慧和“礼和天下”的悠久经验,但在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碰撞中遭遇挫折。新中国建立初期,“礼尚往来范式”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含义,包括外交观念和实践中的“对等斗争”“平等互利”“同等尊重”,又在改革开放后增添了“礼法互鉴”的附加含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礼尚往来范式”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逐步实现了思维方式、表达形式、行为模式的有机结合,运用方式是“过程式对弈”“领域间互惠”“文明型共生”,主要特征是“重联通”“保增量”“促大同”。应加强对“礼尚往来”等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2001年“新思考”的提出为标志,金正日在经过了一个时期“遗训思想”的过渡后,对“主体思想”进行了一些与时俱进的“破旧立新”。金正日所倡导的“新思考”的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固守“社会主义”、尊重“下级单位的首创性”、维护“企业的相对独立性”、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等“十论”。“新思考”的提出对朝鲜社会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标志着朝鲜对“主体思想”的一次创新,意味着朝鲜社会进入转轨过程,表明了“我们式社会主义”探索的再启动。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的角度看, 美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信仰。“他者”文化是美国 的特有文化, 内容来自于美国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以及历史经历。“他者”文化崇尚战争解决方 式, 坚持非友即敌的认同标准, 对美国的外交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前后, 美国介入国际冲 突的行为选择就具有鲜明的“他者”文化的特点。21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 人们相互依存程度的 增加, “他者”外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的经典范例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深刻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之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中国化。它的精神实质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 ,依据新的形势和任务 ,明确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