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此次中美贸易战始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017年8月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本文从"301条款"出发,分析美国利用"301条款"实施单方加征关税行为是否涉嫌违反国际法,以及研究美国发动此次贸易战背后的真正诉求。接着结合中美贸易战的最新进展,分析此次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贸易、投资领域和对世界贸易体系产生的影响。最后,分别从中美双边谈判和WTO改革出发,提出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化不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美经贸关系如何走向成为摆在两国面前的重大议题。回顾梳理70年历史,中美贸易虽然呈现出“长期政治化”、“长期摩擦”、“非对称性”和“互补性竞争”等特点,但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和驱动力。而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中国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化压力为动力,转挑战为机遇,以中美贸易战为契机,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和“马尔萨斯陷阱”等四大困境,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辽宁对韩招商引资的成就。分析了辽宁对韩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韩商投资结构不合理、韩资企业在辽宁面临激烈竞争、效益不理想和辽宁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引导韩国企业对辽宁投资从互补型向战略型升级、提高对韩招商引资质量、加强与韩国产业合作、进一步改善辽宁投资环境等调整辽宁对韩招商引资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并不断升级。美国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本文从中美贸易摩擦现状着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经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最终胜利的背景、原因和战略战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被美国定位为头号战略对手,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美国主动对中国挑起贸易战。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一场经济之战,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斗争以及世界政治经济主导权话语权之争。只要中国发展不止步,两国间就会处于持续并升级的博弈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局势,从《论持久战》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好持久应对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几乎席卷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受到重创。美国一方面需要中国的帮助,向中国大举借债,在外交领域向中国示好,另一方面转过身来就发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抑制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阻碍中国新技术企业向美国的出口,以此作为恢复美国经济、保持美国竞争优势的战略措施。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更加剧烈,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企业须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荣军 《外交评论》2010,27(2):15-21
奥巴马政府将美国经济“再平衡”作为摆脱当前经济危机并重塑美国经济增长基础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看待,并就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减少美国消费和进口,促进投资和出口。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被认为是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原因,中美贸易的“再平衡”因此成为中美双边贸易谈判中美方的基本诉求之一。然而,尽管中美两国政府在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并转变各自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共识,但目前中美贸易失衡格局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两国目前都不可能采取过于激进的政策来强行调整。在国际分工体系发生实质变化之前,中美贸易失衡状态短期内只能寻求缓解而不是消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向“保护贸易”转变,“337条款”成为美国管制外国生产商向其国内输入产品,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则和单边制裁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及对美国贸易服务和品种的不断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益激烈。学习和掌握国际通行的规则,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深入了解美国“337条款”的内容和“337调查”的程序、特点,有助于中国在激烈竞争的贸易战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美贸易差额快速归属中国,美国频繁采用反倾销调查、发动知识产权争端、利用产品缺陷诋毁中国制造、利用WTO规划实行贸易摩察等方式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干预。实质上在中美贸易差额中美国享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利益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贸发展方式转换,鼓励本国企业赴美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服务外包是在全球产业升级和服务转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一个"阳光产业"。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面临重新组合,给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辽宁省大力扶持服务外包业,将其作为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点、扩大就业的重要战略来实施。辽宁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等省市,其中大连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尽管辽宁服务外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辽宁的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指出了辽宁服务外包业在人才培训、企业规模、服务层次、市场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引进人才、开拓欧美市场和作强做大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利用不断加征关税等手段钳制中国、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中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一度呈现升级态势。对两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均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中美货物贸易逆差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内生性。中美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中美两国只要做到管控分歧、加强沟通、聚焦合作,就可以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点、仍可能达成协议,从而为中国赢得宝贵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中国还应保持清醒认识,中美之间今年即便达成经贸协议,并不能表明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及冲突就此彻底结束。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科技之争甚于贸易之争,中国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战略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中韩贸易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合作成就。中国入世后,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但是也应看到,中韩贸易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持续扩大,但增速趋缓;双边贸易增长易受外部影响,波动性较大;贸易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但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出现缩水等。通过分析两国贸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提高国际分工位次、利用产业倾斜政策促进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升级、建设中韩网上交易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税收服务是自贸区促进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辽宁自贸区作为我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介绍辽宁自贸区税收服务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税收服务,更好地推动自贸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争鸣     
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遵循的都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的辩证逻辑,而非任由美方作威作福,中方却照单全收。此次中美贸易战检验中国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各方群体,是否具备了必要的战略意志,去迎接伴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所必然承受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然成为应对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之重要战略选择。如何通过确立产业集群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是辽宁扩大内需、创造就业以及发展经济的关键。根据辽宁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应以会展业、游戏软件制作业、旅游业为主导,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路径,创建核心产业集群,提升辽宁竞争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美贸易差额快速归属中国,美国频繁采用反倾销调查、发动知识产权争端、利用产品缺陷诋毁中国制造、利用WTO规划实行贸易摩察等方式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干预。实质上在中关贸易差额中美国享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利益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贸发展方式转换,鼓励本国企业赴关投资。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产业贸易系数对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20世纪末以来广东产业结构调整较为活跃。轻纺产业整体上仍保持较高的产业贸易水平,但内部分化明显;符合广东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部分轻纺产业虽仍属产业内贸易状态,但调整步伐缓慢。作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主方向的重化产业的产业贸易指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但细分产业上,则显示出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产业链细化不够的问题,这将影响广东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在重化产业的发展上加以努力,以实现广东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泛北部湾区域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东盟"10 1"框架下的一个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合作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要加快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应当逐步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内交通网络建设和港口物流、临海产业、农林渔业、能源、旅游等先导产业的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为泛北部湾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以来,在华外企无法独善其身,甚至受到巨大影响。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了装备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粮油加工、集成电路、健康医疗、鞋帽衣服等行业,还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影响了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影响了精神心理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引发了全球更加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其恶劣影响将出现于明后年,其影响包含汇率波动、美元加息、环保督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国内外因素。在华外企一边观望,一边筹划应对措施,主要考虑是通过增加物流成本、转移生产基地、减少订单、分担关税、申请豁免、开辟新市场、建立新基地、寻求中国救助等方法来规避影响。我国应该通过优化服务来提升外企在华发展的稳定预期,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消解他们在不明朗不确定前景下的渺茫心态,增强他们在华属地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信心勇气和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经济下行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常态化经济增长就成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对沿海经济带2011-2014年经济增长的数据呈现与分析揭示了制约经济带常态化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进一步融入东北亚经贸体系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升级贸易品结构并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限制大连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波效应",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稳步增加固定投资等方面探讨了推动经济带常态化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