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卫灵 《国际观察》2002,(4):12-15
"球权"指的是国际社会合理合法的正当权力与利益,即国际社会共有的权利.主权和球权相辅相成,主权平等原则是球权运作的基础,球权在主权的让渡中不断完善,主权国家的共同利益在主权转让中得以共享.尽管维护和发展球权符合全社会的利益,但是认同并享有它需要共同的利益基础,特别是共同经济利益的基础.利益共享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球权强化的现实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联邦制是美国的基本国家制度,核心是联邦和州之间的平行关系,是在一个国家内部 法律上的相互基本独立,互不隶属,但联邦的法律高于州及地方法律,尽管联邦政府地位不高于州 和地方。两百多年来,这一基本国家制度没有改变,但联邦制度内联邦与地方的关系则随着国家经 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观念一直在调整和演变。联邦制度的核心是联邦与州的法律关系,同时 也包含组成联邦之间的州与州的关系,州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美国联 邦制度的建立和维护基于美国宪法的规定,同时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 说,美国联邦制的建立和保持,既是宪法“写”出来的,也是最高法院“判”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贸易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和绿色环保浪潮的产物 ,由于在贸易中引入了生态环境因素 ,它对多边贸易规则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前多边贸易机制存在着局限性 ,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措施推行贸易保护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 ,对此发展中国家亟需采取相应对策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开与公正。  相似文献   

4.
张弛 《国际观察》2014,(2):147-157
2013年7月,日本正式作为第12个成员国加入TPP谈判。日本的加入,不仅使TPP的经济规模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避免在未来的亚太贸易体系中被美日所边缘化,中国应采取三种策略。首先,中国需要积极寻找和构建利益同盟,提升实力,通过与美国进行权力博弈来减少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其次,中国还可借鉴制度的理性设计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TPP规则的制定,使TPP能够"为我所用",为中国参与未来的亚太贸易创造有利条件。最后,中国也要思考如何在亚太区域内构建自贸区建设的规范和共识来影响TPP未来的制度建设,使其更加多元化、更富包容性,真正成为能够有利于亚太经济融合和区域各国共同繁荣的国际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5.
序言七十年代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形成为工业制品输出国家,给世界工业制品贸易的概貌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首次出现于六十年代,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现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入工业国家市场以销售其轻工业品,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到了1980年,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沿着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指引的道路而成为工业制品输出国家,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准新兴工业化国家则在将其出口产业扩展到更加高级的产品去。  相似文献   

6.
叶利钦时期伊尔库次克州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是该州宪法性文件《宪章》。州立法机关是有45名代表的一院制立法会议,它是按多数制原则选举产生的。直接选举的行政长官领导的行政公署行使州的执行权力。州的司法权力机关实际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建立了市(区)的地方自治制度,但实际是在州政权的控制下。大众传媒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不大。州政权没有鲜明的政治取向,州行政长官专权的态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回顾现有文献,大体上可以总结出三种观点:一种是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和R·纳克斯建立的R-N理论的观点,即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the engine of growth),国际贸易不仅能带来直接的或静态的利益,而且能带来间接的或动态的利益;另一种是持否定态度的劳尔·普雷维会和辛格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初级产品出口国家而言,对外贸易甚至还会导致贫困化增长;还有一种则是持折衷态度的克拉维斯的观点,即"贸易只是增长的侍女"(Trade as a Handmaiden of Growth),而不是"增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综观欧盟对外经济贸易 ,其对外共同贸易政策、共同贸易保护措施、共同关税税则及反倾销法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法律框架。欧盟针对非欧盟成员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法在欧盟共同贸易政策框架下得以实施。这些框架原则有利于欧盟以单一经济实体应对外部市场的竞争 ,加强谈判能力 ,协调行动以维护欧盟和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从权力的“三张面孔”看美国的地位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不是简单的实力,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考察美国权力地位走势,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世界政治关系当中。当前,美国权力的第一张面孔(赢得冲突)的经济基础相对于新兴大国正在缓慢衰落;美国权力的第二张面孔(限制选择)面临挑战,奥巴马政府正试图稳定甚至扩大这方面权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权力的第三张面孔即塑造常态仍将被美欧国家所垄断。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政治权力与资本权力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政治舞台上有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即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现象。这种双重权力现象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社会在这一时期迅速实现了社会政治制度和财产关系的转变。在叶利钦时代,资本权力集团和克里姆林宫政治权力集团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普京与资本权力集团既有矛盾,也有利益共同点。在普京同资本集团的较量过程中,不断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官僚垄断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加紧刺激经济发展 越南财政部目前正在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刺激越南不景气的经济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黎氏冰承认,越南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低下,走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切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政府已经实施或将要实施如下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降低利率。 (3)发行国债以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 (4)征收增值税和公司税。 (5)修改税法、土地法和有关各类费用的法律,使其对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6)将最低工资提高25%。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利亚被美国选定为在非洲的关键性双边关系国之一。尼日利亚在美国对非政策中的这种地位与其对美国利益非常重要这一事实分不开。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政策一贯受3个核心因素支配,即双边经济关系(能源、贸易和投资)、地区安全(西非地区维和)和政治控制(消除腐败、推进民主价值和人权、强化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叶利钦的执政生涯经历两次转变 :第一次是脱离夺权时期奉行的平民主义路线和“分权”思维 ,转向加强权力的总统制 ;第二次是转向与“金融寡头”密切结合的“寡头政治”。同时 ,他先后抛弃了为稳定其政权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切尔诺梅尔金和普里马科夫。从叶利钦的执政行为中可以看到其政治思维有 7个基本点 ,即 :1 .反共主义 ,2 .西方式制度原则 ,3 .激进经济变革 ,4.培育私有者阶层 ,5.亲西方 ,6.大权独揽 ,7.路线和权力的继承性。叶利钦政治思维的根本问题 ,是新制度法统建设与民族发展和居民生活利益之间发生了矛盾。他以新制度法统建设为目的 ,这导致目标错位 ,变成了为法统建设而建设 ,从而背离了民族发展和居民生活利益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东变局对美国的冲击可谓一少(即阿拉伯盟友减少)、一升(即来自伊朗的威胁上升)和一降(即最重要盟友以色列的安全感下降),加上利比亚局势持续恶化引发国际石油价格明显上下波动,伊拉克局势尚未完全实现稳定和美国尚未完全脱身。这些变化使美国推行民主价值观的理想主义的利益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的现实主义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而且使利益目标和政策实施两个层面都面临协调和取舍的巨大困难。为尽力降低这场变局造成的损害,美国已开始调整其中东战略和政策,这种调整将进一步牵动中东地区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七州洋考     
第一节:七州洋与广州七州洋(一)过七州洋的海道七州洋既是海域又是海道。过七州洋的海道有好几条,风极顺利,历时六、七日乃得渡过。七州洋亦称七州大洋。时或简称“大洋”或“洋”。大体上,七州洋是介乎万里石塘与闽粤大陆之间,七州洋海道就是斜行穿过万里石塘与闽粤大陆之间的一条海道,一般水深七十余丈,即200米余的深海。万里石塘起自广东潮州或台湾(琉球),迄于南海龙牙山,迤逦为长蛇,横亘于海中,七州洋这条深海航线的海道,几乎与  相似文献   

16.
地区贸易自由化对新兴经济的影响:以越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越南关于贸易自由化的地区一体化战略进行了评价。通过参与诸如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计划签署的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ACFTA)等的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FTAs)来进行的贸易自由化,也向越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使其国内的经济改革得以获得成功。采用可计算的综合平衡模式,就可得出不同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对越南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进一步参与超越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范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可以给越南关于工业化及其促进经济结构改革的努力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减少其调整费用。引言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地区化这两种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以美国对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双重影响为研究对象,揭示国际贸易领域政治与经济的互动机制,认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在维护以自由贸易为目标的世界贸易体制的同时,也利用自己在制度制定方面的结构性权力,对贸易自由化采取双重标准,实际上又阻碍了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燃雄心,决意沿着丝绸之路的不同分支大力发展贸易,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传统及非传统安全挑战,中国政府誓言用崭新的安全观应对这些挑战。然而,这些观念无助于促进中国的安全利益。在解决不同安全利益的矛盾方面,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对繁荣的追求与安全的维护、经济雄心的必然结果是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平崛起与两岸统一和收复失地、外交政策指导思想面临困境。中欧之间的安全合作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安全思维所面临的困境或矛盾,使欧洲面临三大不确定性:太平洋的紧张局势将如何发展?中国将如何捍卫其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利益?太平洋的紧张局势将如何影响中国在欧亚非交汇处的行动?这些不确定性也给欧洲新增了两大战略选择:一是继续与中国在丝绸之路上合作与较量;二是把充满巨大挑战的欧亚非交汇处以及欧洲的近邻作为优先考虑的选项,并接受美国邀请,加入其重返太平洋地区的行动。虽然中国欲与丝绸之路另一端的欧盟建立有意义的合作,以便最终实现责任分担,但前路必将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政府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用充满竞选纲领式的语言向世人勾勒出了一个其眼中权力政治横行、充斥着零和博弈与竞争关系的世界秩序,其最核心的理念在于美国看待世界的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支撑美国外交政策根基的"接触战略"正逐渐崩溃,因此需要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来指导美国外交,由此界定美国的国家利益、地区战略和行事方式等。同时,这份报告所显示的对华不友好态度,或将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在双边互动、地区竞合与全球治理三个层面上给两国关系带来一定挑战。理解和把握这份报告所透露的特朗普政府战略观、安全观、价值观的转变,对我们今后掌握特朗普的施政风格、开展对美外交、维护中美关系发展大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过境运输对加强东北亚经济合作和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东北亚地区内经济发展最快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之间有多条运输路线。但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是长春——珲春——卡梅舍瓦亚——扎鲁比诺路线。这条路线所秉赋的优势和其发展的实践有力地批驳了“俄罗斯一些有影响人物所持有的不同观点”。这条路线具有广泛的运输服务领域、广阔的运输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的过境运输量、差额很大的比较运费价格。这条路线不仅会给中国东北地区带来利益,也会给俄罗斯带来利益(而不是损害),还会给东北亚及其他地区国家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