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的轮廓日益显现.在全球治理中,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都是重要的行为主体.联合国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联合国正在着力改进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从长远看,非政府组织是联合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但不可能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拓  刘贞晔 《国际观察》2005,16(1):40-46
在二战以来的国际人权政治发展中 ,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已形成了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 ,人权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借助联合国来扩大自身的影响 ,并对主权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 ,联合国为拓展人权事务在资源、信息和机构运作等方面也积极地倚重人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支持。人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这种紧密合作 ,导致了人权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人权事务和人权机构的渗透、联合国人权机构人事上的交叉任职以及复杂的国际多边人权干预 ,从而形成了包含人权非政府组织、主权国家与联合国在内的复杂三角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催生了全球治理。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 相互配合、协调, 形成了新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中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因此需要妥善处理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国际化,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实施发挥着积极的支撑作用,是一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大量参与区域性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中,国际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对本国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实施形成重要支撑。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社会治理的成效显著,建立了国际公共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协调的有效机制。本文以现代国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美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国际合作中的机制,详细阐述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湄公河流域活动的实践方式,为我国社会组织提升国际化水平,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合作中更好地与政府协调共进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成为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诚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21世纪将是非政府组织的世纪”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参与联合国活动,在环保、助残、防治艾滋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有重要作用.但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克服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和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28—29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经社事务部NGO处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网络/亚太地区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集了联合国官员、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11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NGO)代表,  相似文献   

8.
《国际交流》2008,(2):9-10
公民社会的各位代表: 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区域网络协调人: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亚太地区网络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我要向各位表示问候,也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能够为你们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南北关系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南北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关系入手,以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美国基金会关系为具体案例,从南北非政府组织关系层面管窥南北关系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近年来在国际人权保护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它们的倡议下,一些世界人权公约的实施与监督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工作也因它们的参与而得到加强。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的人权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社会市民人权道德价值观的反映,同时,它们在人权标准上与西方大国政府的人权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通过发布人权信息、游说等活动,“羞辱”那些被它们认为有侵犯人权现象的国家,在实施国际人权保护的同时,也违背了《联合国宪章》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可以说,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已成为西方人权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一、西方非政府人权组织概况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交流》2008,(2):10-11
诸位阁下: 尊敬的非政府组织的各位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要对出席“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亚太地区网络研讨会的各位代表表示问候。  相似文献   

12.
在拉美,非政府组织很早就在减贫、抗饥饿、扫盲、消除社会排斥和边缘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这些组织的数量增加,活动范畴扩大,知名度提升。可持续发展、人权、环保等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离开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本文阐述了拉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它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拉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有相互"合作和互补""监督和制约""对立和对抗"等几种主要模式。上述模式因时间推移和具体情况可以交替出现或并存。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给国际和平与国家安全带来威胁,而网络安全国际规范还处在生成的过程中。各国政府致力于达成一定的规范共识,但常常受到国家间政治博弈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开始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规范制定中,并提出了不少有别于现有规范成果的规范倡议。互联网企业及非政府组织期望严格约束国家的网络空间行为,并在网络安全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们提出的规范倡议从多个方面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在现实中,主导规范制定的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既相互利用,又持续博弈,互联网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在规范制定进程中的权力与影响力受限。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及少部分国家有限度地向非国家行为体开放,使经过挑选的部分规范倡议进入政府间规范讨论议程,但国家间的分歧与博弈又阻止了这些规范倡议成为受到认可的国际规范。尽管如此,国家间博弈方式的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互联网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为政治博弈服务,以及公私关系更为平衡的新型网络安全治理模式的构建,为互联网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争取更大的规范制定权力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国际组织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主要是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在国际社会,非政府组织相对于政府间国际组织(Inter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IGO)而言。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是20世纪后期重要的政治和社会现象之一,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兴起则是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NGO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NGO在许多国际组织和  相似文献   

15.
关注蓄势待发的世界非政府组织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在美国的西雅图举行部长会议,数万名非政府组织成员冲击了会场,抗议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接着,达沃斯、华盛顿、曼谷、布拉格等地也爆发了类似的,以各类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大规模群众性示威。学者指出,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反越战运动”以来,世界上发生的范围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示威。非政府组织纷纷走向街头,说明了他们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担忧,和对会议斗争手段无效的失望。在政府组织这一层面上,2000年夏秋,联合国分别召开千年非政府组织论坛、千年议长会议和千年首脑会议,形成了非政府组织、议会…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交流》2008,(2):11-12
2008年4月28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非政府组织处主办,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协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区域网络/亚太地区网络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和公共信息部的官员以及来自印度、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的近20年,非洲非政府组织发展十分迅猛,并在权力地位、人员构成及基本性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互动的迅速增进,以往由官方主导的中非关系添加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因素.非洲非政府组织开始以多种方式关注并参与中非关系的发展,并成为影响中非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而言,中国同非洲非政府组织的交往与关系发展较为滞后.为此,中国必须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深对非洲非政府组织外交重要性的认识,在巩固中非官方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增进与非洲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与交流,以进一步夯实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走向更加稳定与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意在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在外交中的主体角色和策略行为的分析,来揭示其在公共外交和国际政治中的政治效应。本文认为:非政府组织作为非传统外交中的行为主体无法用"公众"一词来表达,非政府组织作为组织化的"公众"给国家政府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塑造和权威竞争上的压力;同时非政府组织还给国家政府的形象和价值追求塑造了评判标准;非政府组织的"逆外交"活动也使其在与国家政府的博弈中扮演权威和价值理念的主导者、灌输者和塑造者的角色。非政府组织在非传统外交中扮演的角色主要可分为三类:受国家政府委托或与政府有紧密联系,承担政府公共外交职能和任务;政治联盟或者伙伴,乃至是雇佣关系;跨国治理、跨国倡议或动员网络。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作用带来了重要的政治效应:即酝酿着新型权力政治、"逆外交"政治、社会中心政治的呈现,并推动国家政治向非国家政治演进。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政府组织在东南亚国家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已经渗透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在简单回顾东南亚各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各国对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政策,及其形成这些政策的原因。随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的转型,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政策也处于进一步的调整之中,其基本趋势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谋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埃及公民社会由相对独立的制度化组织和团体所构成,包括服务性非政府组织、倡导性非政府组织和宗教非政府组织。埃及的公民社会与政府并非处于两元对立之中,埃及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对不同的公民社会组织采取限制或融入策略。埃及政府在公民社会中扮演的是仲裁者、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的角色,政府在公民社会运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公民社会在埃及仍然呈现出弱社会的性质,所以对公民社会在政治转型中的作用不可高估。如何处理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关系,是研究埃及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