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兰江 《东南亚》2015,(2):8-11,108
在影响冷战时期美巴关系的诸多因素中,美国两党制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将分析巴基斯坦与美国两个主要政党相互的认知和政策取向,然后再以卡特执政时期和里根执政时期的美巴关系发展为例,分析其对美巴关系带来的影响,最后对于冷战时期美巴关系中的美国两党制因素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小选举区制与日本的两党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96年日本众议员大选中 ,战后的日本首次用了新的选举制度 ,即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小选举区以“政党、政策本位”为特征 ,日本政界认为它是向两大政党制转换的一个目标 ,是日本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然而 ,从众议员选举的结果来看 ,在野党势力大减 ,离两党制的目标尚远。日本想以英国的两党制为模式改革日本政党 ,可是从选举中体现出的民意和政权的选择这方面来看 ,日本的政党政治又显得不太成熟。  相似文献   

3.
4.
论美国法西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西斯化发展得很迅速。从杜魯門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間,美国統治集团在疯狂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的同时,就在国內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措施,使美国政治制度日益法西斯化。肯尼迪政府上台后,一方面变本加厉地扩軍备战,实行更狂妄、更冒险的侵略政策,一方面利用“麦卡伦法”和“史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在经历了7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之后,保守主义再度占据优势。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标志着保守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美国社会的两大基本思想,早在美国开国之时便已存在。美国历史上的两位名人为后来形成的保守与自由两大派别设立了分界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代表了19世纪非管制的工业发展的思想,力主发展当时尚未成熟的工业,强调竞争  相似文献   

6.
邓峰 《东北亚论坛》2005,14(1):72-75
自 1789年第 1部关税法颁布以来,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贯穿于美国关税及贸易法案中的主线。从1828年的可憎关税法至 1930年的斯慕特—霍利关税法,美国顽固地推行高关税政策。即使南北战争前的一段低关税时期,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使关税不再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由总统与他国的贸易谈判来确立。但国会在贸易上的立法权直接决定了总统在谈判中的关税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法取代了关税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美国大力倡导自由多边贸易政策,但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局限性使之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7.
李光耀的美国观是他的国际战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影响着新加坡的对美政策和新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模式是指新自由主义模式。它的制度基础是金融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资 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已经出现了新的实现方式, 即通过建立在一定经济增长点上的局部性经济 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再由金融危机走向全面的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同样具有周期 性。美国模式将在这种周期性的痛苦中瞒珊而行  相似文献   

9.
中欧关系的发展进程中,美国是影响中欧关系的最重要和关键的外部制约因素,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参数和变数,这是在双边外交中中国和欧洲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欧盟的扩大和发展,欧洲对华外交也越来越独立,正确分析与预测美国因素在欧盟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和变化,对中国发展对欧关系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应妥善地处理与欧洲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欧美关系的协调发展,争取在中美欧三边关系中既取得美国的理解,又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利用欧美之间的矛盾来发展和深化中欧关系。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研究中欧关系未来可能的走势,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论美国与联合国的改革师小芹冷战格局解体,世界步入变革的时代。旧体制的框架仍存,新力量的平衡尚未完全确立。新旧体制的嬗变是一个斗争与妥协的过程。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尤其是美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深深地铭刻着新旧秩序过渡的印痕。一、美国与联合国的关...  相似文献   

12.
"遏制两伊",是克林顿政府对海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策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在美国朝野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哈塔米当选伊朗总统后,美国采取措施改善同伊朗的关系,美国对海湾的政策逐步由"遏制两伊",向"独遏伊拉克"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遏制两伊"也好,还是"独遏伊拉克"也好,都是美国插手海湾事务,保持和扩大在海湾地区的影响,维护美国在海湾地区霸权的重要手段。只要伊拉克  相似文献   

13.
漫长的遏制过程伊朗是美国实施遏制政策较长的对象国之一。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实行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政策,其主要锋芒实际上是指向美国的。伊朗领导人认为,美国是伊斯兰世界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是前国王政权的主要支持者。革命后不久,即发生了要求从美国引渡前国王、扣押美国驻伊朗大使馆52名人员作为人质的事件。伊朗领导人认为这是继推翻巴列维王朝  相似文献   

14.
论美国选举团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团”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 ,它深深影响着 2 0 0多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保障了美国政府政权的平稳交接 ,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与国民性民主原则相悖的缺陷 ,致使选举人票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选民票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选举团制度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需要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13,(6):31-36,126-133
今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撰文批评美国对外政策的“美国例外论”,引发美国官方及媒体专栏作家的反弹。长期以来,推行霸权主义一直是美国的基本对外政策,其思想基础就是“美国例外论”。“美国例外论”思想早在美国建国时就产生并指导美国对外扩张的“天命论”思想,为美国对外推行帝国一霸权主义政策辩护。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更加无视一切国际法,接连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或滥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扩大动武范围,或抛开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或打着民主旗号干涉别国内政,奥巴马更是肆无忌惮地利用现代技术监控各国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情况,在反恐中不顾主权国家的反对杀害无辜平民,把美国自己制造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转嫁其他国家,等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例外论”,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实力的质疑,"美国衰落论"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美国衰落论"具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从国家实力的构成看美国并未衰落。之所以产生"美国衰落论",一是美国确实存在某些实力受损的方面;二是源于美国国内的危机与忧患意识;三是国际关系经验和理论的误导。此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倾向也是"美国衰落论"一定程度上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十分重视中国的能源增长态势,一方面敦促中国尽早成为国际能源体系“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另一方面又采取“预防性策略”应对中国进口能源剧增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事实上,在国际油价、国际油源、全球良治、能源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产业政策等诸多领域,美国对中国存有不满.对此,中国应密切关注美国能源政策动向,提前做好战略预判与防范.  相似文献   

18.
19.
强制外交与威慑一样,主要依靠武力的潜在运用或者说主要通过威胁使用武力,以达成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强制外交是冷战结束后一个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现象,该术语也是当前西方国际关系和战略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重要术语之一.本文在剖析西方强制外交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冷战后美国所实施的两个典型的强制外交案例,着力阐释当代美国强制外交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扼要进行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20.
论美国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人权外交”始自卡特总统,在里根时期加以完善,到布什总统成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和平、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的“人权外交”把美国“人权”标准强加于人,在“人权”的幌子下干涉他国内政,并实行有区别对待的三重标准,因而具有很大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