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朗西斯·福山是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国务院思想库政策规划司副司长,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教授。著有《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大分裂——人性与社会秩序重建》、《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等书。2006年3月,福山发表新书《十字路口的美国:民主、实力和新保守主义遗产》①(简称《十字路口的美国》),立即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十字路口的美国》首先简单勾划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起源。福山认为,由于20世纪90年代新保守主义向军国主义转变,使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保守主义复兴,各种政治力量都以保守主义者自居,其概念莫衷一是.它是俄罗斯传统保守主义的延续,与西方保守主义少有共同之处.俄罗斯保守主义既是对激进变革的被动反应,又是对俄罗斯国家发展模式的探寻.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三大内涵是国家主义、反西方主义和传统主义.在整个社会趋于保守的情境下,"俄罗斯民主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一个理论支持,但是它具有很大的局限,真正推动起来会遭遇强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3.
新保守主义思潮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在过去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指导思潮,新保守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思想影响的增长是当前美国政治生活的特点,它不但对美国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对美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新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产生...  相似文献   

4.
日本新保守主义是当代日本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是一种带有民族主义和大国主义性质的保守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在推动中日关系的合作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不断制造麻烦,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辩证地认识日本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是对"新政"式自由主义的回应和反击,旨在遏制和矫正激进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在重构传统保守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新保守主义对内举起继承和发扬传统价值观的大旗,对外摆出一副强硬好斗、盛气凌人的架势.美国60年代的社会动荡和70年代的经济衰退为新保守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美国新保守主义70年代的舆论攻势、有效组织和坚强领导为新保守派登上政治舞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外交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新保守主义是以美国新保守派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其产生是新保守派对现代政治、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的思想反应。新保守主义在国内问题上坚持倾向保守的观点,在外交上采取强硬的意识形态立场,推崇美国制度和价值观的优越性,要求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保守主义对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兴起于冷战期间的一个思想流派,主张对意识形态上的敌人持强硬态度,推崇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优越性,要求美国实现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新保守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对美国的国内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冷战后,新保守主义把中国定为战略对手,成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基础。中美关系受此思想流派的影响,一直处于曲折发展之中。新保守主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仍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由亚历杭德罗·福克斯利(Alejandro Foxley)撰写的《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Latin American Experiments in Neoconservative Economics)是在众多评述拉美南角地区国家新保守主义试验的专著中质量较高的著作之一。该书于1983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以智利为重点,较全面地探讨了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于70年代以及巴西于60年代开始的旨在开放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新保守主义试验进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50、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10.
新保守派是美国国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其思想被称为新保守主义。由于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有效的组织运作,新保守派得以长期影响美国政坛,对美国的内外政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产生和发展新保守主义是相对于美国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而言的。它不是一个有纲领、有体系的政治或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近年来用保守主义作为代替20世纪三大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第四政治理论",其实质依然是他以往宣传的"新欧亚主义"思想。杜金的"新欧亚主义"以传统主义、"保守主义革命"和欧亚主义等思想为基础,具有强烈的反自由主义特征。杜金的保守主义与"统一俄罗斯"党的保守主义纲领既有相类似的原则,也存在重大差别,本质上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期,以基督教右翼为核心的美国宗教保守主义因政治共性而与共和党走向联合。宗教保守主义在美国政坛的崛起强化了布什政府外交中的“使命感”;强化了美国定义反恐战争的二元论;同时也强化了布什政府新保守主义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政治与外交生活中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新保守主义的影响急剧上升。新保守主义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全球战略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保守主义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党及其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强势,是布什能够实现连任的主要原因。美国的总统选举,一方面是候选人之间在能力、品行、资历、财力、家庭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同时还是民主、共和两大党的竞争,即驴象之争。在2004年大选中,在候选人个人因素上,布什并不比克里有优势,但是在他们所依靠的政党上,共和党则比民主党有明显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其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新保守主义的产生是冷战时期针对前苏联的威胁和国内“新左派”对美国自由主义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的回击。其政策主要是反对扩大政府的权限、主张“小政府”;强调传统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法律和秩序,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生活;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削减社会福利支出;重视市场发挥有效的配置资源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其对外政策主张加强军备和实力,而不是求助于国际制度和道义;反对“集权主义”,反对激进革命,坚定不移地反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新保守主义主张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当前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思潮中的得势是美国政治思潮钟摆现象向右的又一次回归  相似文献   

16.
陈友骏 《国际观察》2015,(2):126-138
安倍政府在国际社会宣扬所谓"积极和平主义",表面上是在国际社会建构日本式的普世价值观,本质上却是在理论上与道义上编织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工具,扩大共同防范中国的盟友,并促使地区及国际体系变革朝向有利于日本发展的方向转移。与此同时,安倍政府以军事扩张为主要切入口,意图缓和复杂多变的国内矛盾,扭转日本衰颓的长期趋势,并修正日美关系的部分非对称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和平主义是虚伪的,充满保守主义与扩张主义的显著特征。在所谓"积极和平主义"的遮掩下,安倍政府急于突破以和平宪法和日美同盟条约为代表的、限制日本军事扩张的内外部制度束缚,并在硬件和软件上积极扩充军备,为日本军事的"走出去"搭建牢固平台。此外,安倍政府还向国内民众灌输保守主义思想,营造有利于日本军事扩张的整体右倾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保守主义及其在美国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治·W·布什入主白宫以来 ,保守派人士占据了多数政府要职 ,保守主义理念大行其道 ,从根本上影响着政府的各项决策 ,这是继里根时期之后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又一次高涨。本文通过对保守主义的内涵、渊源、美国自身的保守主义传统及在当代演化的分析 ,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布什政府推行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失去的十年:美国中东战略失败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的“9·11”事件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走向,以“文明冲突论”为外交政策的理论指导,推行“武力反恐”和“民主改造”政策,引发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原本是二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南北贫富悬殊的政治经济矛盾,而美国新保守主义却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出发,过高估计自身力量推行“大中东民主”,使得美在冷战后本有可能进一步巩固中东地位变得影响力大不如前。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明确放弃布什时期“文明冲突”理念,努力缓解伊斯兰的反美情绪,但已很难超越中东已有的现实,十年错误路线导致的“外交后遗症”不是“灵巧外交”短期内所能挽救的。  相似文献   

19.
布什上台后,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内"新孤立主义"、"新保守主义"、"美国第一"和"新右翼"等形形色色的"新现实主义"力量日益得势,他们所信奉的对外政策理念成为布什政府外交、安全政策班子制定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布什政府中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高层官员也热衷于对华奉行强硬政策,并主张更坚定地回应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天平向中间温和保守派倾斜;日本恢复经济景气对策乏力,前景不容乐观;欧盟安全上对美离心倾向进一步发展;大多数亚洲国家对美国强化对华军事围堵愈益不安等,都决定美国很难长期实施对华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保守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保守主义是当代美国政治思想流派中最活跃也是最危险的一支,在影响美国政府决策和公众舆论上具有极大的政治能量,对美军事、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具有不容低估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