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洋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权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在国家战略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在制定海洋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战略内容之间差异较大,且彼此之间不乏矛盾之处。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发展与调整的内在规律和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为此,本文通过海权论的理论视角,搭建了地缘特性—国家定位—战略需求—战略模式这一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分析框架,归纳了日本的海洋安全战略发展中一脉相承的战略连贯性及其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能源短缺的威胁和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的共同背景下,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新进者”,中印两国石油业的海外扩张均面临巨大阻力和激烈竞争。然而,由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固有的差别,两国石油业在海外扩张中显示出不尽相同的特点,例如中国注重宏观能源战略的实施而印度更强调具体企业的运作等等,而这些差异也为两国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开始于欧洲传教士来华, 迄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期间经过了 欧洲汉学和美国中国学两条发展路线。国内对国外中国研究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 从80年 代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学界在国外中国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在该领域 的性质、学科理论和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历史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可以这样说,来自西方的殖民冲击直接决定了殖民地诸国最近几百年的发展道路;即使在非殖民化的今天,这种冲击的影响仍然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继续存在。英国和俄国都曾经是这段历史上最庞大的两个殖民主义宗主国,它们当年的殖民主义扩张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本文通过对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同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还对英俄两种不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对于殖民地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陆系中文学校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陆系中文学校主要是指移居美国的中国大陆华人创办的、采用中国大陆教学习惯的中文学校。这类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大陆移民的增加密切相关的 ,随着大陆移民的进一步增加及中美交流的频繁 ,大陆系中文学校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大陆系中文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作一些介绍和分析。一、历史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尤其是留学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 ,使得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迅速增加。据我国官方公布的资料 ,80年代以来 ,仅留学人员方面 ,就有58万大陆学生留学海外 ,平均每年2万余人① ,这其中很大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7.
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一直把印度洋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把控制印度洋作为其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大对印度洋的经营力度,大幅度增加对海军的投入,力图打造一支以三艘航母为骨干的超级舰队,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海洋利益和实现其快速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之后,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安全形势相比之前发生了极大转变,如美国、越南等国家均因该案而对其原有立场进行了调整。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远洋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海洋发展利益已经突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近海区域,不断向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领域延伸,例如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执行协定》谈判与国际海底区域勘探活动等,因而海洋安全利益的范围亦相应随之拓展。在全球现代海洋安全问题的范畴之内,“新安全观”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中国当前海洋安全形势下的需求具有极强针对性。而在海洋法规则中,海洋保护区制度无论在特征、目标还是功能方面,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该制度适用与否的问题,对中国维护海洋安全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全球海洋划分为多块不同性质的海域,导致该项制度在不同位置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同样有所区别,所以即便决定选择适用时,亦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应当始终坚持在不同时空维度下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景全  王璐  董益 《东北亚论坛》2020,(5):86-99+128
随着海洋事务的全球化,"海陆冲突论"已不再适应全球海洋局势的发展,泛海洋时代悄然来临。值此契机,中日两国应积极展开协调与合作以实现海洋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中日已在合作机制、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搜救等多个具体领域开展了一定的海洋合作,但受中日海洋争端的长期存在、日美同盟关系的紧密、两国海洋利益存在交叉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中日海洋合作存在合作领域过于集中、双边直接合作较少且合作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等问题。放眼未来,中日在已有合作领域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在"一带一路"与日本海洋战略对接、双边海洋合作与第三方海洋合作、北极事务、海洋人文合作等领域存在新的协调合作空间。双方应把握机遇,积极行动,推动两国海洋合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0.
仲夏五月,《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双月刊正式与读者们见面了。值此创始发刊之日,我谨代表南京大学,衷心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校承办这本杂志的信托,并感谢本期作者的不吝赐稿。中国是一个有着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但是长期以来,受不同时期国家战略思维的制约,学术界对海洋领域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时至今日依然未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1.
以“明六社”成员为主的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对日本的“文明开化”及近代 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完成近代启蒙的任务, 以明治十四年福泽谕 吉的《时事小言》出版为标志, 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福泽谕吉鼓吹“内安外 竞” , 加藤弘之宣扬“优胜劣败是天理” , 西村茂树提倡道德复古, 他们的军国主义、侵 略主义和道德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 为日本疯狂的对外扩张、侵略提供了社会意识和 理论基础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古代大陆移民虽擅长汉字汉文,但对于日本本土文学样式"和歌"却似乎并不在行。可是,在古代日本的政治与社交活动中,和歌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保持与日本本土氏族之间的交流,大陆移民开始摸索适合于自身的作歌方法,而由此逐渐形成了一股使用古歌的风潮。  相似文献   

13.
论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传播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多数殖民地国家而言,15世纪末以来,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隆隆炮声而来的。基督教在近代欧洲的海外扩张中充当了侵略工具,它的海外扩张是近代欧洲海外扩张的产物。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了近代基督教传播的二重性,并在基督教东扩史和欧洲扩张史背景下来探讨了西班牙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的演进表明,海洋话语转变是国际秩序转变的重要风向标。文章对海洋话语进行了概念分析,并将其细分成海洋硬话语与海洋软话语,明确其包涵因素和互动关系。战争、谈判、国际会议、条约及协定等是国家争取战略主导权、在国际权力格局中占据优势的重要手段,可作为海洋话语与国际秩序之间的互动机理。海洋话语与国际秩序转变主要经历了欧洲主导时期和美国主导时期,且美国主导时期延续至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海洋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海陆联动明显,“泛海洋时代”到来;海洋话语的话语主体、结构设计、海缘范畴及议题领域等均在经历多维嬗变,国际海洋新秩序建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不断提升。中国需把握好角色定位与策略选择,优化中国海洋战略,树立新海洋安全观,踏实构建海洋话语,在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构建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国际实践启示我们,应对和处理海洋问题的关键是,在国内应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以及保障海洋战略实施的法律制度,以固化和保障这些海洋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重点通过发展海洋经济路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应分阶段地实施,包括区域性海洋大国/强国和世界性海洋大国/强国等阶段,并指出了在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基本指标,也论述了国家海洋战略的内涵及制定保障海洋政策和措施实施的海洋基本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世界历史,国际海洋政治大致经历了权力政治至上,权力与利益政治均衡分布,权力、利益和责任政治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技术进步和国际政治文化变迁两大因素的作用下,未来国际海洋政治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内涵多元化、博弈和平化、格局多极化。任何海洋强国的成功之路都是基于自身先天禀赋和相关情况,适应当时海洋政治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中国的海上崛起也不会例外,需要在目标、路径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应的主动调适。  相似文献   

17.
时宏远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01-108,I0004
印度和澳大利亚近年来不断加强海洋合作。这主要表现在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建立海洋对话机制、推动地区海洋治理等方面。两国之所以不断加强海洋合作,主要因为双方都调整了海洋战略、均希望制衡中国、促进经贸合作以及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双方全球外交战略存在差异、对中国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印度不满澳大利亚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印澳距离较远和经济关系不密切,两国在进行海洋合作时会受到一定制约。不过,由于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两国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强海洋合作。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均形成于19世纪,并分别被两国确定为基本国策。两大政策的目标与实质基本相同,其宗旨均为向外侵略扩张,称雄于东北亚,因而在实施过程中给中国、朝鲜乃至整个亚洲带来深重灾难。两大政策之间的残酷争斗是主流并贯穿始终,但有时又不得不互相妥协和勾结,两国间甚至签订了3次公开协定和4次秘密条约。然而两大政策的结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远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彻底崩溃,大陆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日本的战败投降。  相似文献   

19.
徐萍 《国际问题研究》2020,(6):1-22+137
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规律,总结国内外海洋维权经验,结合中国海洋维权形势、任务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的海洋维权理念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视为建设海洋强国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海洋维权与相关问题的辩证关系,坚定海洋维权决心与信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争议。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理念丰富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科学实现维权与维稳的动态平衡,拓展了海洋维权的内涵和外延,完成了对传统海洋维权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它不但指导了新时代中国海洋维权实践,对未来海洋维权亦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突出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应该制定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本文认为,在宏观战略层面,中国要把海洋安全战略纳入国家的大战略之中;在微观战略层面,中国应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妥善解决中国与日本、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