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是对"新政"式自由主义的回应和反击,旨在遏制和矫正激进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在重构传统保守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新保守主义对内举起继承和发扬传统价值观的大旗,对外摆出一副强硬好斗、盛气凌人的架势.美国60年代的社会动荡和70年代的经济衰退为新保守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美国新保守主义70年代的舆论攻势、有效组织和坚强领导为新保守派登上政治舞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呈现不少新的特点。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全面理解这一问题,已引起国际经济学者浓厚的兴趣。作者从美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的原因、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适时更新及其创新特点以及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再认识等4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应充分看到这些变化,又指出,尽管如此,自我调节仍改变不了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层结构和内在逻辑,因而最终的历史结局也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3.
二、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另一半” 以上对近半个世纪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状况及未来走势做了大体介绍。一个基本结论是: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盛况空前。用奥克森伯格的一句话说,“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乃全球的样板”。这种盛况从近年美国出版的有关中国问题专著之多和相关刊物之全中可见一斑。以中国研究类的学术刊物为例,目前至少有以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的《现代中国》(Modern China)、以研究中国经济为主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中国研究堪称大飞跃。无论是研究阵容还是研究成果,都胜于以前,“中国学”终于形成气候和规模,成为华盛顿国际问题研究的“显学”。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随着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相似文献   

5.
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刻。近年来,美国智库兴起当代中国研究的直接动力在于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美国智库高度关注中国崛起问题;而中国对于国际问题解决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使得美国智库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美国智库关注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这既是美国智库开始当代中国研究的原始动力,而且美国智库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也明确提出了如何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利益的需求,实际上又与美国公众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构成了矛盾,这就决定了今后美国智库将会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智库对当代中国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相对于传统汉学和学术界的中国研究,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体现出了前瞻性、及时性、实用性、多样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20 世纪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大众文化亦从强调独特性转向普世性,其早期三个 主要特点越来越被赋予精神价值观意味,产生全球性影响。一是当初由全民参与创造的平民性质 的大众文化,如今被作为民主的标识。二是当初基于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如今成为了自 由的标识。三是当初广泛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大众文化,如今越来越被意识形态化,成为美国生 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象征。然而,美国大众文化很难成为精神价值观的山巅之城,因其消费文化本 质无法满足人类精神升华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对当代中国研究的基本脉络,然后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机构的分布、研究人员的构成,以及研究观点的异同,等等。最后,对美国对华决策的基本程序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新教福音派的政治大动员——兼论政教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教福音派长期以来一直以相当积极的姿态介入美国政治,对美国历史上的诸多社会改革运动曾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沉寂了短暂时间之后,新教福音派于上世纪70、80年代重新崛起,成为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运动的一支主力军.福音派重振雄威,除了人数多、基础广、资源丰富和社会价值观冲突尖锐等客观因素外,它的积极动员和有效组织起了关键的作用.与世俗保守派携手联合后,占白人新教徒四分之一强的福音派叱咤美国政坛,为保守派重返政治权力中心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当选总统是美国的历史性事件。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有美国社会几百年来融合发展的必然性,也有近期伊拉克战争和当前美国次贷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偶然性。民主党新政府和国会很可能给伊拉克战争、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些较为重要的变化。但美国内政外交是否会出现、是否有能力实现重大改变是个不确定的问题。美国家长远走向仍可能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阿炅 《海内与海外》2001,(5):51-53,72
一代文坛狂人李敖今年已经65岁了,但他宝刀不老,雄心仍在,在不久前推出的自传前言中,他谈起自己写自传的原因时说:“我自感身处乱世,却一生倨傲不逊、卓尔不群、六亲不信、豪放不羁、当仁不让、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志不屈、百折不挠、勇者不惧、玩世不恭、说一不二、无人不骂、无书不读、金刚不坏、精神不死,其立德立言,足以风世而为百世师,故欣然同意开写。”从这段话,可见其“狂”态毕露。有人说他是恃才傲物,才高于德;也有人对此说法不屑一顾,认为他德更高于才。但不管怎样,他一生叱咤风云,为文无数,树敌无数,情人无…  相似文献   

12.
方针与原则 老挝实行普通教育、民校教育、职业教育并举的人民教育制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1991年8月15日颁行)规定:“国家发展(一种)与培养下一代成为好公民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教育、文化和科技工作旨在提高知识水平,提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民主制度的精神和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提高当家作主意识,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允许开办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进行活动的私立学校。国家和人民相互配合建立各级学校,使教育成为完整的体系。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具有自己的历史惯性和鲜明特点.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在普京执政期间成为俄罗斯的主流社会政治思潮,它表现为温和的民族主义、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等三种形态.其中普京所引导的国家民族主义是温和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流;而以帝国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激进民族主义和以种族排斥为主要内容的极端民族主义虽然处于边缘的位置,但是对俄罗斯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在转型期间虽然具有整合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容易染上攻击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等负面特点,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媒与美国的对华政策熊志勇这一段时间,关心和研究中美关系的人都会谈到美国国内关于对华政策的辩论,特别是美国各种媒介经常刊登批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和歪曲中国状况的文章。为此,一些在美国留过学和工作过的学者和记者专门出版了《妖魔化中国的背后》,①揭露这...  相似文献   

15.
评介莫里森的前四部长篇小说,着重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作家强烈的黑人民族文化忧患意识。这四部小说揭露了当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种族歧视及其对黑人尤其年轻一代黑人潜移默化的毒害,集中反映出白人文化肢解黑人文化,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抛弃自己文化的悲剧结果,以及黑人传统文化对黑人追求自我价值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的“当代东南亚系列”丛书中的另两种,即《当代缅甸》、《当代泰国》,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书也是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由贺圣达主编的《当代缅甸》和由朱振明主编的《当代泰国》,两书字数都在40万字以上.两书按统一体例,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这两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内容涉及这两国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宗教、我国与它们的关系等.中编为实用指南,内容包括这两国的宪法、重要经济法规,主要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范围、资产状况、地址,主要旅行社、宾馆、饭店状况及地址,重要人物简介,主要城镇、街道的地名译名,赴这两国旅游、探亲、工作须知等等.下编收录了这两国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数10个统计表,展示这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两部书注意采用最新资料,并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两国的新成果,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全书既介绍了两国各方面的情况,又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和资料,注意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力求适应各阶层读者的需要.这两部书的出版,对我  相似文献   

17.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是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1860 年以来, 保守主 义政治思潮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直交替左右着美国总统选举。一般来说, 当保守主义思潮占据 美国社会主流地位时,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而当自由主义思潮占据美国社 会主流地位时,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机会就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初识美国     
经过了12小时的漫长飞行,广播里终于传出来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温柔女声:"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20分钟后,将降落在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美国,纽约,这个我许多年以来想要来亲历其境的地方,如今就在脚下了,可是我的心没有喜悦,只有对未知的麻木与些许恐慌。此行,我是来赴一个永远也没有结果的约定,而这个约定目前尚不知是硝烟还是鲜花。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 历届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宣扬美国民主, 并试图使美国民主成为世 界的仰慕对象。然而无论从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文本来看, 还是从美国国内发展史、美国外交史看, 美国式民主 都具有片面性, 那种认为只有美国有人权的观点是狭隘的, 此外, 推行所谓人权外交, 将其价值观强加于别国, 是单 边主义的表现, 不是人权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掠影     
美国掠影吕其昌城中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1995年,美国公司的兼并风再起,是年7月31日迪斯尼公司买下美国广播公司,8月初,它又投资整修纽约时报广场,并与芝加哥房地产商瑞尔联手买下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自从50多年前,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建成以后,它就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