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政治影响力概念的提出, 不是对权力政治的简单否定, 而是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大视 野对国际政治关系的重新解读。政治影响力因其不具有强制性, 因而更能正确反映当今国际政治 体系中各行为主体间相互依存的特点, 应是国际政治的核心概念。在影响与相互影响的国际政治 体系中, 政治影响力在各行为主体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同时, 政治影响力的追求受到政治资源、 国际道义、国际关系模式等因素的制约, 每一个行为主体只有合理而有效地追求和运用政治影响 力, 才能保持国际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陈志敏 《国际观察》2006,10(5):1-10
就其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以及其对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和重要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而言,欧盟至今尚未成为一个完全的战略行为主体.本文以中欧关于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谈判为例,探讨欧盟作为国际战略行为主体的属性及其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欧盟许诺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后,中方提升了对欧盟的期待,但是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方面的犹疑不决使得中欧关系产生了一个"现实--期望差距".  相似文献   

3.
当代移民的本土性与全球化--跨国主义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透过移民概念的理解,运用跨国主义理论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移民的"行为-关系"特征、变迁,以及有关本土性与全球化互动之于当代移民及其民族国家的意义.文章认为,当代移民在不断的跨国实践中形成了多元认同和全球意识,其民族性和本土性在与外部社会文化的交汇中得到了内容上的更新与扩充.与此同时,海外移民及移民社会在民族主义思想的促动下积极参与祖(籍)国的政治改革进程和经济建设,构成了一种跨国的社会力量.在这一进程中,民族国家,无论是移民接受国还是输出国,都采取了更加宽容和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趋频繁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跨国栖居的成员互为两国最大的外来居住人口。随着两国民众之间交流接触的加深,两国的民间关系并非如料想的那样平稳顺畅,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本文以建交以来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视点,探讨两国跨国栖居人口之于民间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是涉及到国家层面战略设计和资源效率的重大问题。在现实主 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下,公共外交从提出至今多被当作国家追求权力和安全过程中一种直接 或间接的工具。后兴起的建构主义视角给公共外交以全新的概念。新公共外交将国家身份作为界 定国家利益的前提,强调国际社会中的观念互动和共识达成。借鉴多轨外交理论体系,新公共外交 形成了多元行为主体间独特的精神统摄和联动关系。在“实现世界和谐”的核心主张下,新公共外 交超越意识形态冲突而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越南相毗邻,两国边境线全长2449公里.其中广西段105公里,云南段1399公里.在这条漫长的边境线上,中越边民自古以来在长期的生产劳作、生活互动中,基于地缘、血缘、族缘等方面的相似性,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荣关系,中越边民之间的友谊世代相传,跨国婚姻源远流长.跨国婚姻作为跨国民族族群互动的一种方式,不仅反映着国境线两侧同源民族交往的亲疏关系,而且也是一张凸显国家关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7.
中俄毗邻地区跨国犯罪问题及中俄警务司法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山水相连。随着两国各领域关系的发展,经贸合作和人员相互往来愈来愈密切,跨国犯罪问题也严重困扰两国的警察和司法部门,尤其是在两国毗邻地区,跨国犯罪问题更显突出。近年来,中俄毗邻地区开展了跨国警务司法合作,预防和打击跨国犯罪,通过联合侦查、协助办案、共同办案、相互配合调查取证、越境追捕、快速遣返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跨国犯罪,维护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8.
石岩 《亚非纵横》2015,(2):111-120,124,128
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美直接投资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干预,以服务于其战略目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政策目标。中美都是拥有独立对外战略和海外利益的大国,而中国正处于国内深化改革、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外资政策调整时期,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必须对跨国直接投资进行合理干预,以辅助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政策设计和论证中,应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稳定、监管与开放,以及战略意义与商业利益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海归作为案例,用跨国主义的框架来研究国际移民的跨国联系。从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特殊的国际移民,海归和留学的国家有着各种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跨国联系。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2006年组织的对日本回国留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留日海归与日本存在多方面经济与文化的跨国联系。这些联系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在对方国家的时间、年龄、回国年份和职称等个人因素,从而支持了线性跨国主义和资源依赖型跨国主义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吴前进 《国际观察》2004,22(3):55-58
在西方学术界有关当代移民问题的研究中 ,跨国主义 (Trans -nationalism)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就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主义在移民问题研究方面的运用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对跨国犯罪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 不同类型的跨国 犯罪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同的危害。在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犯罪的滋生和蔓延日益突出, 因而对跨 国犯罪类型的研究也日显重要。但是, 对不同的类型的跨国犯罪应该作不同的分析, 这样才能有针 对性地打击跨国犯罪, 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易货贸易日益萎缩、正规化的现汇贸易 (信用证方式 )举步维艰之际 ,中国公司在困境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贸易形式跨国直销。以跨国直销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民间贸易额与官方贸易额几乎持平 ,但跨国直销这种贸易形式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依据近几年在莫斯科经商的实践 ,对跨国直销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做一具体描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集中探讨多种族、跨国界的权力关系,旨在揭示华人移民本土化与跨国化的一些历史含义.本文分三部分一、东南亚地方背景华人移民、槟城和吉打;二、华人移民与殖民主义地区政治英国领事馆的个案;三、华人跨国商业与殖民主义法制困境吉打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非洲储量丰富且具有多种优势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引起了当今世界的广泛关注,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石油争夺中的新焦点。作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活跃行为体的跨国石油公司更是在非洲展开了激烈的能源角逐,在其具体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是各自母国在非洲的能源战略博弈。美欧日等大国及其跨国石油公司凭借其传统优势,在非洲能源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应继续加强与非洲的全方位合作,在共同维护非洲稳定和安全、促进非洲发展的前题下,改革和创新中国跨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欧洲议会党团和欧洲跨国政党联盟是欧盟跨国政党网络的构成部分, 并在制度化程 度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欧洲跨国政党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被一些人认为是未来欧洲向“政党之欧 洲”发展的证据。实际上, 欧盟跨国政党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国内政党的些微因素, 但并不 能因此与国内政党作简单类比。它们是在欧盟特殊的框架下政党跨国合作的特殊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女性跨国流动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全球跨国人口迁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路径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的女性跨国流动也表现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3个历史阶段性特征,即70—80年代的以女佣为主体的劳动力输出、1990—2000年的以跨国婚姻为主体的移民形态和2000年以来的以跨国色情业为主体的移民形态。东南亚地区女性的上述跨国流动特征对70年代以来的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也产生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崛起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各界日益关注华人企业的治理模式与运营策略。重新审慎地评估族群性和文化在新加坡华人企业的跨国治理模式、行为与网络中的作用,旨在超越主要源自西方经验的商业和创业的主导范式,进而推进现有的国际企业与管理研究。虽然,族群性和文化仍然是塑造华人跨国企业的重要因素,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东南亚华人企业在与中国市场的跨国互动中采用了新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策略。在作出评估时不应通过东西方二元对立视角来看待华人的企业治理、管理与策略,使其要么向西方的商业模式靠拢,要么与之背道而驰;要强调共同的华人族群性和文化是支持新加坡华商不断采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跨国战略的根本,也是推动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构建与中国之间跨国网络的重要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8.
刘莹 《南洋问题研究》2009,(1):66-73,80
浙南跨国移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移民潮的兴衰变迁在中国华侨华人史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本文侧重于梳理历史上及当代浙南跨国移民潮的历史变迁,分析各阶段移民潮的成因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浙南新移民潮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中国华侨华人史研究、区域史研究以及当代侨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中俄毗邻地区传统安全威胁消除,而“三股恶势力”、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人口危机、能源和食品匮乏以及生态破坏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亟待两国合作解决。相互一致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内容趋同的新型安全观是中俄安全合作的基础。建立中俄非传统安全风险和危机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进而构筑东北亚次区域集体安全机制,是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跨国主义的理论框架出发,对北美一代半新移民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跨国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这一群体是跨国主义的典型践行者,本文提出应密切关注北美一代半新移民在移入国的活动,并为其回归祖国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