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创新.中国主张的和谐世界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及其在我国对外关系实践中的应用为我国发展新时期对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推动我国外交战略理论实现了重要的发展.和谐世界视角下我国外交战略的理论创新既有思想观念上的重要发展,也有处理对外关系基本原则和解决国际问题实现路径的发展与拓展,奠定了全面推进我国外交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亚国家独立以来,受国际与地区形势发展的影响,其地缘政治呈现出“边缘地带”“中间地带”特点,在某一时期某一种特点更为突出。2021~2022年,在阿富汗变局、乌克兰危机等重大事件背景下,中亚地缘政治地位凸显,同时地区各国也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中亚稳定受到一定影响。在新形势下,中亚国家尝试塑造新的地缘政治角色,通过“通道外交”“纵横外交”推动该地区成为中南亚、中西亚的“枢纽地带”,希望以此减少地缘政治对抗加剧带来的外部风险,走出一条新的跨区域合作发展道路。本文尝试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中亚三种不同的地缘政治形态与中亚政治稳定和安全风险的关联。研究发现,地缘政治作为外部因素,与政权交接、社会矛盾和安全威胁等中亚的内部问题,都对中亚国家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内外因素相互牵连;当中亚地区处于“边缘地带”时相对稳定,处于“中间地带”时挑战增多,成为“枢纽地带”有难度、有风险,对中亚稳定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战略布局需扬长补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中国对外战略布局可以用“积极进取”一词来表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战略布局的思想经历了“一条线”和“一边倒”、“三个世界划分”、“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几个发展阶段;中国外交政策也经历了几次大调整,包括中苏结盟及关系破裂、与亚非拉国家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等等.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道路的选择上,走出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日本式道路”。这种“日本式道路”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教授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模型”,它使日本成为投资大国,这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可以得到证明。本文在分析了“日本式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即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发达国家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丛鹏 《国际观察》2003,(1):28-31,36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两极体制消失,多极化日趋发展。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的主张逐渐成为俄罗斯的主流学术观点。俄罗斯政府鉴于国际局势已发生变化的客观事实,在世界多极化的学术观点基础上,确立了其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对外政策。俄罗斯将促进世界多极化作为自己的对外政策,不仅对其在国际上捍卫本国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当代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砖四国”的出现,是新时期多个发展中大国同时兴起的反映,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它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历史性的变化。“金砖四国”的战略大方向基本一致,就是争取一个有利于大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求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金砖四国”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其坚持这些重要原则,并主张合作与对话的透明、开放和非排他性。“金砖四国”将逐步向“泛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明确提出“经济安全”是其对外政策的头号支柱,并称对外贸易是“国家安全首要因素”。在美国历任总统中,象克林顿这样把对外贸易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还是少见的。其根本原因和深刻背景是: (一)战后的西方经济发展史证明,一国贸易的盈亏及其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70年代以前,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它的对外贸易最高时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都有顺差。70年代初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0年代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墨西哥把握机遇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于 1992年与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1994年协定正式生效。以此为契机 ,墨西哥与欧共体、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构造了一张多边贸易网。 90年代墨西哥的对外经济关系表现为以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外经济关系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 80年代中后期 ,墨西哥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经济改革围绕着“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全面推进。 90年代 ,经济…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间地带"理论,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中间地带"国家。阿基诺三世上台以来,菲律宾改变了阿罗约时期菲律宾在中美之间的大国平衡外交,开始全面倒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态度强硬,使得自己处于大国争斗的漩涡之中。一般而言,"中间地带"国家要想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利益,必须尽力在大国间保持中立,但是菲律宾没有作出这样的战略选择,而是完全投靠一个大国。这样的战略选择看似愚蠢、短视,却也有其内在的逻辑,恰恰反映了某些"中间地带"国家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以后,拉美各国相继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并以拉美经委会的学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国家干预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干预政策在拉美的出现、发展及其作用,都是以经济发展,特别是以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为前提的。因而,在拉美地区,国家干预政策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其形式、内容及目标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可以划分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大致相符的5个发展阶段,即30年代至5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1973年为第三阶段;1973~1982年为第四阶段;1982年以后为第五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理论经历了从“西化”到“本土化”再到分化与综合的演进历程。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经历了“单线”论到“一元多线”论的转变。现代化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包括 :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 ,现代化因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等等。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实质性问题是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问题。把拉美现代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侧面结合起来 ,其发展战略可分为 :工业化战略、经济增长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大国”战略是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确立、推行的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其战略目标主要有三,提出了形成以“美日欧”三级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以重点推行“大国外交”和欧亚大陆外交。推行政治改革、向军事大国迈进、巩固经济大国地位、向世界推行“文化输出”战略等为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手段。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并非易事,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跨入90年代,拉丁美洲各国面对变化了的国际战略格局,将以崭新的姿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刚刚结束的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紧张局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形势的主流;国际政治、经济由两极化走向多极化;欧洲形势的急剧变化尤其引人  相似文献   

14.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 ,中国同西亚、非洲的经济合作出现明显发展的趋势 ,其主要特征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 ,承包劳务业绩喜人 ,对外援助投资均有新进展。目前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格局正在形成。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 ,纷纷走出国门 ,寻求合作 ,一股大力开拓西亚、非洲市场的热潮正在兴起。在新形势下 ,中国同西亚、非洲的经贸合作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冷战结束后,均势演变愈来愈依赖于多极化而存在,均势的作用也由于冷战后历史条件的变迁,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处于新的演变过程中。“三角”关系作为均势的典型被当作大国的战略加以运用。面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均势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伪满“建国精神的设计者”橘朴的“王道政治”理念中,“农民自治”是其核心内容,是其设计的“满洲国”作为“东洋”农业国家发展的独特道路。橘朴的“满洲国”“农民自治”论的产生,源于其对资本主义前途失望而产生的对第三条道路的追寻理想,是站在对中国社会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糅合日本国内“大亚细亚主义”、农本法西斯主义等思想的产物。其理论中虽然包含一定的理想主义,但主要牵绊着日本侵略者利益的算计,同时缺乏精准的设计和明晰的实现路径,因此,不仅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且最终成为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正在发展。冷战结束后,亚欧大陆逐渐形成3条主要战略纽带。第一条战略纽带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条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三条是俄欧战略伙伴关系。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亚欧大陆上的多个主要力量中心进行了战略协调。近年来,亚欧对话不断深入,相互了解不断加强。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有力推动下,亚欧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促进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世界事务中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洲国家与欧盟、俄罗斯在国际事务方面的许多理念相似或相近。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的发展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并将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其进程仍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这一趋势促使新一轮陆权与海权的互动,开始国际关系中“亚欧认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倡议是中国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核心对外发展倡议之一.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拥有世界最大海域面积的大国,是“海丝”倡议的对象国与建设国,中国欢迎澳参与“海丝”倡议建设.为促进国家发展战略转型,澳提出并积极推进“北部大开发”和“国家基建计划”.因此,澳国家发展战略与“海丝”倡议的对接有了历史机遇和战略条件.中澳在政治、经贸、金融及民间往来等领域合作的拓展与深化,使澳与“海丝”倡议对接具有现实基础并进入实际操作.但是,澳中发展战略的对接面临若干问题和挑战,中国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应对中澳关系的起伏,以吸引澳为“海丝”倡议贡献正能量.随着“海丝”倡议相关政策的落地及中国实力的增强,澳发展战略与“海丝”倡议的对接必将逐渐推进、深化.  相似文献   

19.
自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之内的中美关系经历了1972—1989年、1989—2017年以及2017年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制衡、塑造与争胜先后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逻辑核心。在第一阶段,美国对华的国家安全战略逻辑是“借重以制衡”,即借助中国来平衡苏联,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被美国视为“友好的非盟国”。在持续时间最长的第二阶段,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逻辑是通过“接触以塑造”,希望塑造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以及对外行为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一度被美国视为潜在的战略伙伴。在2017年以来的第三阶段,美国试图通过“竞争以制胜”,防止中国的发展超越美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内的中国以及中美关系全面转向消极。50年来,中美关系经历过两次转向和重构,目前第二次转向和重构仍在进行中。过去50年,中美关系总是关系到美国全局性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涉华部分超越党派之争,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很多议题和提法都长期存在,或者早有伏笔。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中美关系的合作面和竞争面都有明显增长,但竞争面的比重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盟扩大至25 国, 今后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与欧盟鉴于经济 政治战略上的相互需要, 求大同存小异, 从“ 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 到“ 成熟的伙伴关系” , 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 政 治经济对话机制日趋完善。进入21 世纪后,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今后最重要的是 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 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 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舍弃枝节, 抓住主流, 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