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身教育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明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不断强化修身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随着《教学大旨》等教育法令的颁布实行,国家主义思想、尊皇思想、忠君爱国思想不断渗入到修身教育中,尤其是天皇被神话以及明治宪法对天皇"神圣性"的保障,使得修身教育完全变成了"尊皇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由于战后日本没有一个清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国际环境,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完全打碎,使得其在历史教育中,基本延续和秉持了"天皇神圣"、"尊皇爱国"的思想,从而不断出现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略战争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靖国神社问题已经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 就是日本政 府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的侵略历史。这既关系到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的问题, 同时也关系到日本这个国家的今后走向。日本政界要员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也与日本九十 年代以来的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同时参拜之举也是政客为迎合国内政治气候的一种政治手腕。进入新 世纪, 中日两国只有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把历史问题与双方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看, 坚持“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的原则, 才能够保证中日关系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大员们在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为当年军国主义祭起招魂幡的同时,又对日本的青少年进行颠倒黑白的所谓“历史”教育,企图为过去的罪恶战争粉饰,使之成为“正义“之举。大光明  相似文献   

4.
大事综览     
2001年8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亚洲各国反应强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中韩强烈反对和执政党内部担忧增大的压力下,避开8月15日这个敏感日子,提前参拜“靖国神社”,并有意模糊参拜方式,用“一鞠躬”的非神道形式进行了参拜,但此举却不能改变其挑衅正义的实质。靖国神社是日本近代史上对外侵略扩张的象征,神社里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246万多战死者的牌位,1978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也被移到这里。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蒙骗的青年在上战场前都要到这里参拜。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也高度重视神社,不仅由国家资助,而且还将之置于陆军省和海军省的管辖之下。战后,日本废除了神道制度,靖国神社变成宗教法人,但日政界一直有人要求由国家“护持”和政府首脑公开参拜。1985年中曾根康弘、1996年桥本龙太郎曾参拜过靖国神社并引发亚洲  相似文献   

5.
近来,日本国内右倾势力又重新抬头并引发了一系列事件,8月15日前后,日本首相桥本和一批内阁大臣先后到“靖国神社”参拜。8月18日和9月9日,日本右翼团体到我钓鱼岛上猖狂活动。 这些事件绝非偶然,它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极力向国民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妄图重温军国主义旧  相似文献   

6.
小泉内阁的政策取向与中日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泉内阁对内对外政策取向,重视日美同盟关系,意欲修改和平宪法,要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等言行主张,无疑给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发展,尤其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前景增添了新的不安和不确定性因素。中国面对的是一个要做 “正常国家”却又不愿承认和清算侵略历史的日本,一个经济上强大、政治作用也不断扩大的日本。要在警惕和阻止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和军国主义化倾向的同时,发展同日本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6年7月29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在此前后内阁阁僚也有多人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此举遭到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舆论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引起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 靖国神社前身是“东京招魂社”,1869年为追悼明治维新前后内战中阵亡的将士而建。随着明治时代日本国家神道的建立和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且地位日渐上升,成为日本核心神社之一。据统计,靖国神社中祭祀的“神灵”有246万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是死于对外侵略战争的。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日两国冲突与纷争的历史问题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关系恶化是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在对外关系层面上的突出表现。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显示"历史问题"成为中日两国冲突和纷争的核心问题之一。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历史不加反省的"肯定"和翻案,演化为在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下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政治右倾化行为,其错误的历史观大有破坏中日关系、毒化日本社会及外交政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科 《东北亚论坛》2006,15(2):33-37
2005年中日、韩日双边关系中围绕领土、领海主权、新编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参拜以及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展开了全面较量与冲突,中日、韩日关系进入了“冰冻期”。中日、韩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日本政府的表现和态度,现在“球”在日本一方,就看其如何发“球”。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1月 1 4日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突然参拜靖国神社 ,引起中、韩等国及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小泉是 1 985年中曾根康弘后第二位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 ,并连续三年参拜 ,其中既有其个人政治需要及历史观方面的因素 ,也反映了近年来日本政治生态方面的一些变化。首先是“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的延续。 2 0世纪80年代 ,在日本经济实力大增、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背景下 ,中曾根任首相期间 (1 982 -1 987年 )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 ,核心是使日本摆脱战败国阴影 ,成为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政治 (包括军事)大国。以该口号为…  相似文献   

11.
近来,日本因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越走越远,引起了亚洲主要邻国的不安。很多国家明确表示,若日本领导人不改变历史认识上的错误做法,就不可能获得亚洲国家的信任,亚洲国家更不可能支持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然,历史认识问题已制约了日本的现实利益。客观地说,迄今日本确实对其侵略历史做过多次反省和道歉。但“道歉”还是每每成为日本与亚洲邻国处理关系时无法回避的话题,尽管这一话题往  相似文献   

12.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安倍谈话”以含蓄微妙的陈词反思了战争罪行并提及致歉、沉痛哀悼、殖民、侵略等字眼.然而,时隔一年,日本一些阁员不顾中韩等受害国反对再次参拜供奉身负血债的二战甲级战犯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象征——靖国神社.可见,安倍2016年看似诚恳的演说并未发挥国家道歉应有的消除历史怨恨、促进民族和解作用,反倒招致诸多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日本应清晰明确交代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划清界限,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遮遮掩掩.①韩国对安倍谈话尤为不满,称其虽包含“道歉”措辞,但表述采用“过去式”,缺乏诚意,令人大失所望.②“安倍谈话”不仅使他的右翼支持者、政治反对派、中国、韩国难以接受,也让怀有疑虑的美国无法从中释怀.③与日本战后一贯的文过饰非姿态相比,同样作为二战策源地和战败国的德国则以诚恳的国家道歉赢得了受害方的谅解与世人的普遍尊重,同周边国家迅速和解,成为促进一体化、带动欧洲全面发展和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有必要以日德道歉为题,就国家道歉内涵、方式、标准和动因加以考证,进而探索日本是否业已完成国家道歉,国家道歉之于民族和解、国家繁荣的力量何在.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一批为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高唱赞歌、涂脂打气;为日本国民战争狂热鼓噪喧嚣、推波助澜;为天皇笔战、为天皇献身的法西斯作家——“笔部队”。他们包括长期在军队服役并直接参与作战的“军人作家”;受日本内阁情报派遣到侵华前线体验战争的“从军作家”及受报社、杂志社派遣或自愿赶赴前线的“民兵”。“笔部队”的这些作家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扭曲的“大亚洲主义”和狭隘的“文学报国”思想支配下,本着“吾为君书,吾为君亡”的精神,心甘情愿地投身于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4.
近半年的情况表明,冷却的中日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迹象,主要表现在:中日首脑会晤,打破了中日关系“坚冰”;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国民在不断增加;中日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改善中日关系成为日本舆论主流。这些有利因素将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在任首相中曾根康弘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1986年,文部相藤尾正行在《文艺春秋》杂志上指责批判日本教科书事件的亚洲国家,说朝鲜对日本吞并朝鲜“负有责任”,日军在南京进行的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并否认日本有战犯。  相似文献   

16.
靖国神社,从外观上看,是一处鸽群低翔、白沙铺地、蓝瓦粉墙、绿树婆莎的场所。但就在这看似祥和、圣洁的场所,却供奉着血债累累的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因此,这一场所理所当然地激起日本和平进步人士与亚洲各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强烈反感。今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参拜了靖国神社。联系到日本政府放行否认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允许李登辉访日等行径,人们不仅对日本政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产生了忧虑。  相似文献   

17.
《亚非纵横》2005,(3):1-10
在全世界人民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一些与之不和谐的声音却甚嚣尘上:为这场战争的挑起国和那些灭绝人寰的战犯鸣冤叫屈、歌功颂德。近年来,很多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就有关“二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研究推出一系列论著,他们从这场战争对人类所犯的滔天罪行、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靖国神社问题、战争受害者心理考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用铁的事实驳斥这些言论。本刊选择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神道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和秉持的原始宗教信仰,它以崇拜自然神和神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对自然界万物都赋予一定的“神格”而顶礼膜拜。它在文化背景、民众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等深层次上,对日本国家外交政策的理念和思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向,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为理论框架和思想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思潮对日本的政治外交选择和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基本上是保守右倾的。  相似文献   

19.
据美联社东京9月30日电,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为首的自由民主党要求内阁大臣参拜供奉日本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 自民党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为10月20日的议会选举而作准备的自民党竞选纲领要求日本首相及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左翼文学发展逐渐弱化,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半途而废。同时,日本战后的所谓左翼进步文学在对待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问题上也存在着暧昧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日本共产党及其左翼作家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不能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