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在翻译实践中, 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义的确定、语篇的衔接以及语体的运用都离不开语境, 因此, 语境是构建正确翻译的基础。译者 理解原文时必须从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的角度考虑, 反复琢磨, 排除歧义, 做到准确地理解原文, 译 文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  相似文献   

2.
在目标语阅读过程中, 利用语境提示信息推测生词的意义要求阅读者具备足够的语 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文章的语篇特征对于阅读者能否正确推测出词的意义存在着影响, 阅读目 的决定词汇应对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应该利用语境推测词义有其不合理之处, 应 该对于字典的使用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语域是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为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功能变体,它是语场、语旨和语式三项参数的综合体现。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对语域三项参数的认识和把握,是译者确定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语场要求突显其主题信息或特色信息;语旨决定着语境信息的增加和非关联信息的删除;语式影响到修辞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 从词汇、段落到篇章, 无论哪个层次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受到语境的制约。教师 运用语境语言学理论, 处理好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关系, 对教学内容进行语境分析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 信息文本, 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语篇作为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 这也是该理 论区别于其他语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 对汉语公证书进行语 篇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公证书英译的语篇功能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槟城州当下华人青少年在语言态度上,从个体感性出发对华语较具认同感,并认同本籍贯方言较亲切及需要掌握,但方言传承意识不强;从个体及社会价值出发,相较国语更认同英语的作用。就其语码转换的社会表现分析,语言态度影响语码转换中主体语、嵌入语的选择;交谈对象因不同辈分特有的语言习惯、语言能力等背景,也影响到研究对象的语码转换特点;交谈场所的规格、正式度,及场所功能、交谈对象族裔,联合构成研究对象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语言/方言的地位背景影响语码转换;交谈话题正式程度影响语码转换。社会应正视研究对象当下普遍的语码转换习惯,并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8.
黄奇 《东南亚》2009,(2):81-83
由于地缘文化的关系,作为越南民族通用语言的越南语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固然受到了来自中华古文明、古印度文明、东南亚文化等诸多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其语言自身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论述越南语中的叠音词现象入手,分析越南语的一些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是语法域之间的跨范畴化映射, 通过这种映射扩大了语言系统的语义潜 势。语法隐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语义现象, 因为语言形式上的选择是有意义的选择。系统功能语 言学认为人类借助语义系统来识解经验是一种主观的过程。在言语实践中, 发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必然通过语篇中的各种词汇语法手段体现出来。语言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性手段, 并在各个层面上 表现出来。Martin等人提出了以词汇为中心的“评价系统”。作为识解经验和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 资源的语法隐喻, 也是体现评价的一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出现在近代中日关系中的协和语,是一种伴随着殖民入侵而出现的语言现象,在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跨度中,一方面极具生命力,是日本人与中国人民间语言交流的一种文化现实;另一方面,又是语言规律之外的一个怪胎,呈现出日本语与中国语混淆使用的基本面目,从未有过登堂入室的体面经历。本文从协和语概念的界定、协和语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作为殖民语言的本质特征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协和语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口译活动的基础, 思维的差异势必会影响汉英之间的语言转换 。在口译过程 中, 思维的差异对口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汉语思维不区分主体和客体, 将理性融于主观感 受, 不注重符合逻辑的形式表达, 但是擅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 句子标准也较宽松, 造 成的结果是忽视形式, 不注重逻辑, 因而汉语缺乏英语的形式机制; 英语是直线思维, 重形式, 注重 逻辑, 其句式结构严谨, 极其重视语法形式 。在汉英口译教学中, 要使学生清楚汉英思维上的差异, 有意识地对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 作为汉英口译教师, 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 注意汉 语和英语思维之间的异同, 帮助学生克服汉英口译过程中思维差异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的变化因素是表达 、接受角色的互换与互动, 话链的快速控制与推动, 言语 环境的不断变换和非语言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等。它们使得口语交际活动复杂起来 。 为了更好地适 应上述各种变化关系, 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需有综合性的对应策略, 即交际者不仅需有良好的言 语修养与传受技巧, 还要有诚信友善的道德修养、 较高的情感智力 、传受过程中的心理预测能力以 及体态语言的解读能力 。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进入后格赖斯语用学阶段,由于格赖斯关于“所言”和“所含”的区分存在着缺陷,使这场争论的焦点已转向语义和语用的界面问题。语义最简论认为,句子表达独立于语境的最简命题,同时承认所言中含有语境敏感成分;语境论则认为,句子的话语意义包括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都属于推论意义即含义,必须通过语用过程在语境中加以确定。界面研究的兴起,对于我们认识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使用与认知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内化语言规则体系的过程。只有通过进行各种类型的运用目标语的交际活动,才能促使和加速内化的实现。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积极思维,并在课堂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准交际活动机会,提出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的教学程序:从语篇的交际属性入手,立足于篇章整体,引导学生预习;采取讨论──启发──讲解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总结归纳的处理;操练同综合运用相结合,促进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是公开面对公众的标识语、提示语、指示语、警示语的统称。它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实用性文体,其目的在于把各种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公众,以实现其相应的应用示意功能。翻译公示语是为了用目的语有效地传递源语信息,使公示语译文实现与源语同样的功能和目的。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译文能否准确地传递源语信息、是否会影响对外交流、甚至是否会影响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本文以南宁市公示语英译为例,探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对公示语英译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公示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它为汉民族和中华民族的统一进步、为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劳 ,也对世界文化宝库以及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汉语史的研究 ,了解汉语的今天、昨天和前天 ,通过汉语史的探索 ,寻找和汉语具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背景 ,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并推动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一涉及汉语言学史 ,岂能放过隋代陆法言(562~ ?)的《切韵》。作为一部研究汉语音韵的专著 ,它不但是集六朝学术大成的作品 ,也是第一部兼容古…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和跨越时期,外语人才首当其冲。在东盟语境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进行全新的改革,课程设置需进行调整,这必然影响到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学习,从而影响到学生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双语教学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并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模 式。其中, 学生的语言技能、态度、动机等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子。在《学生关于双语教学的摸底调查 表》数据分析基础上, 提出实施双语教学的四点建议:一是教师在开设课程时要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形 式、考核方法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二是双语教学应该开设在专业课中;三是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双语教 学的态度不一致, 双语教学的开展应确立“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进, 实验班与选修班教学并举”的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双语教学的形式, 避免沦为语言课或全盘用汉语讲解。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斯瓦希里语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有很多民族、部族,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要求精通非洲本土民族或部族语言的难度比较大.而作为历史上的西方殖民地,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官方用语都是前殖民宗主国的语言.非洲有3种语言,其使用范围超越其他民族或部族语言,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它们分别是北非的阿拉伯语、东非的斯瓦希里语和西非的豪萨语.其中,斯瓦希里语是东非大湖地区的通用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国语,"使用人口已接近一亿"①.掌握和使用斯瓦希里语,对于发展中非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越南毗邻而居 ,有陆界和海疆相连。有史以来两国官方和民间都有很密切的交往 ,由于语言不通 ,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一样 ,要通过翻译交流思想 ,这一段历史很有回顾的必要 ,借此巩固、发展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交流。翻译的准确与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与否。翻译一般是甲种语言转换成乙种语言 ,反之 ,乙种语言又转换为甲种语言。但是 ,在公元1世纪前后 ,因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中原一带的人与越南先民的接触有限 ,所以“凡交趾所统 ,虽属郡县 ,而言语各异 ,重译乃通。人如禽兽 ,长幼无别。项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