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 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 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 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 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 对美国总统选举 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 有助于预 见美国总统选举, 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选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初选和大选两部分。初选旨在选出两党各自的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总统初选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凝聚本党人气、形成本党纲领、调动选民热情,以及锻炼总统参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美国的总统初选从1月3日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开始后,历经2月5日“超级星期二”,已经有过半数的州产生选举结果。从目前形势来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呼之欲出,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早将在3月上旬产生。  相似文献   

3.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4.
“保守革命”与“自由放任”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大选是1992年以来民主党首次同时拿下府会的一次大选,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内政治地图,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此次民主党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保守主义思潮式微、自由主义思潮复兴是影响这次大选结果的战略因素,此次民主党获胜正是得益于美国社会政治思潮的这种战略交替。奥巴马高票当选和民主党扩大国会优势,标志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保守革命"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自由放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终结。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美国开始从"中右"国家向"中左"国家转变。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竞选形势吕其昌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以及第三党在8月分别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和总统、副总统候选人。之后,总统候选人之间又进行了两场电视辩论。目前总统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1月5日,美国将选出跨世纪的第43届总统。民主...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04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从而保住了白宫宝座,扩大了在国会两院的席次优势,还在州长选举中获得了一定进展。共和党的选举胜利反映了美国社会安全关注至上和主流思潮保守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11月3日美国举行第52届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以370张选举人票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168张选举人票的压倒多数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同时举行的第103届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仍以较大多数优势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在100席的参议院中,民主党由57席增为58席,共和党则从43席减为42席;在435席的众议院中,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正紧锣密鼓、激烈争夺下届白宫宝座。可以说,这是一场两党及其候选人之间谁能赢得选民广泛支持、谁能左右美国人心理、谁能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谁能掌握新的竞选技巧的角逐。从中可以看到,美国总统选举不仅仅取决于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如何,其他许多因素都会对选举的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观点认为,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总是与当时的政治思潮、政党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联系在一起.作为延续了200多年的自由民主选举制度,美国总统选举具有非常严密的政治规范,政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交易和斗争必须得到广大选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思潮控制美国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1980年保守派里根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同时大批有名望的自由派议员纷纷落选,标志了自由主义思潮的明显衰退。几年来,自由派为适应新的形势正总结教训,调整政策,但尚提不出能胜过保守派的、对垄断资产阶级有吸引力的系统纲领。因此,尽管自由派在努力重整旗鼓,但一时还难以重新取得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料信息》2000,(8):F003-F003
2日 墨西哥总统选举结果揭晓,由国家行动党和绿党组成的“变革联盟”总统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获胜,从而结束了墨西哥革命制度党长达71年的执政史。  相似文献   

12.
在1988年11月8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中的40个州取得胜利,以426张选举人票对112票压倒多数,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布什以现职副总统赢得总统职位,打破了150多年来现职副总统竞选总统从未成功的惯例,也突破了战后以来一个党执政8年后必由另一个党取代的常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会在经历了7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之后,保守主义再度占据优势。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标志着保守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美国社会的两大基本思想,早在美国开国之时便已存在。美国历史上的两位名人为后来形成的保守与自由两大派别设立了分界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代表了19世纪非管制的工业发展的思想,力主发展当时尚未成熟的工业,强调竞争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1日,墨西哥举行六年一度的大选,在野的老牌革命制度党总统候选人恩里克·培尼亚·涅托(Enrique Pea Nieto)以38%的得票率击败了左翼的民主革命党候选人洛佩斯·奥夫拉多尔(31%)、执政党国家行动党候选人何塞菲娜·莫塔(25%)。根据墨西哥简单多数获胜的选举制度,得票最多的候选人为获胜者,培尼·涅托当选墨西哥新一任总统。  相似文献   

15.
大事综览     
2002年1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美国举行中期选举。5日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产生了第108届国会。共和党在众院赢得228席,增加5席,巩固了在众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参院选举中,共和党获得51席,增加2席,而民主党只获得47席,从而使共和党在参院中由少数党成为多数党。此外,在参与改选的36个州长职位中,共和党也在26个州获胜。这是自1934年罗斯福总统之后,新总统首次在中期竞选不仅没有丢掉席位,而且赢得了参、众两院,这必将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共和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原因,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迪克·格普哈特6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认为,“9·11”事件是这次选举获胜的重要因素,这一事件使得美国民众愿意支持总统。美国人民直到现在仍未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相反,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对国家安全和反恐斗争投入了所有注意力,对总统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10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前进行总统选举。1月11日选举结果揭晓,据哈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巴利耶娃宣布,纳扎尔巴耶夫以81.71%的绝对优势票数获胜。从而,纳成为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第一位在有多个候选人的情况下通过公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总统。按照1998年10月8日哈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改条款,纳的本届总统任期将延长到2005年初。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现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将于1989年1月任满离职。里根是60年代以来美国唯一任满两届任期的总统,也是一位比较全面进行保守主义政治变革的总统。七年来他所执行的被称为“里根革命”的保守主义政策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1988年总统大选的展开,美国朝野都在议论里根离任后美国政局将会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一些人认为里根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思潮已经重新抬头,随着里根离任,里根政府的一切影响都将消失,就是说保守主义将被自由主义取代;另一些人则认为里根时代不会结束,里根执行的所谓“里根革命”的基本政策,不管哪一个党的政府上台都将继续下去。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所偏颇。从里根当选总统的历史背景和里根执政以来美国政局的发展以及内外形势来看。  相似文献   

18.
王罄  茅锋 《东南亚纵横》2004,(10):11-13
2004年10月4日 ,印度尼西亚全国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 ,在印尼首次总统直选第二轮投票中 ,民主党候选人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以较大优势击败现任总统梅加瓦蒂 ,成为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的第六任总统。根据印尼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 ,在第二轮选举投票中 ,苏西洛的得票率约为60.63 % ,而现任总统梅加瓦蒂的得票率仅为39.37%。10月20日和21日 ,苏西洛及其新政府宣誓就职。一、苏西洛获胜的主要原因苏西洛在政党林立的印尼政坛异军突起 ,首先得益于民众思变的主流心理。梅加瓦蒂作为印尼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执政3年来初步稳定了瓦希…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美国中期选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 《国际观察》2003,(2):14-19
去年年末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其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共和党打了漂亮一仗,不仅重新掌握了参议院,而且也增强了其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文章对这次美国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之所以获胜的原因作了分析,而且就这一结果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议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7日,委内瑞拉举行总统选举。根据委内瑞拉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在已经统计出的选票中,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得票率为54.42%,反对派候选人恩里克·卡普里莱斯(Enrique Capriles)得票率是44.97%。根据委内瑞拉简单多数获胜的选举制度,得票数最多的候选人即为获胜者,查韦斯得以三度连任。查韦斯将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就职,任期六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