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试图探讨以下5个与拉美现代化进程有关的问题。(1)评价各种理论对拉美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是异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缺乏一种公认的评判标准,不同理论对拉美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有些理论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同一种理论在不同的国家产生的影响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对理论的正确性的评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2)外部环境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双重的。此外,能否正确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拉美国家采取的政策有关。(3)不能忽视文化因素对拉美现代化的影响,尽管这一影响大大小于经济政策的影响。(4)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又是一个伪命题。当然,我们抛弃以人均收入为基础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无视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种种挑战。(5)拉美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主要包括:必须确保政局稳定,减少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成本,正确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提升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重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着欠发达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落后与封闭状态被打破,各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在消失;第三世界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存在着“内部障碍”,西方发达国家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但是拉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带来理论家们所预想的发展,相反,随之而产生的是许多社会问题,现代化进程虽然导致拉美传统结构的破裂,但在拉美国家也没有出现许多理论家们所预想的现代社会,而是社会的混乱和保守的极权统治。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亚洲停滞论",还是所谓日本"特殊论",实际上是以欧美现代社会为基准加以展开的,其理论系谱从属于西方,难以洞悉东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鉴此,我们应注意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由激进的"压缩式发展"向"内发式发展"转变的共同历程,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发展主义"的制约,将东亚的社会发展理论植根于本土,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特殊"与"一般"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理论经历了从“西化”到“本土化”再到分化与综合的演进历程。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经历了“单线”论到“一元多线”论的转变。现代化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包括 :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 ,现代化因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等等。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实质性问题是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问题。把拉美现代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侧面结合起来 ,其发展战略可分为 :工业化战略、经济增长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发展,现代化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中国学术界对拉美国家的现代化研究也逐渐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化、拓宽,整体性研究和案例研究均衡发展,现代化主题成为中国拉美学术界近20年来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涌现一批高质量的专著和学术论文。我国学术界对拉美现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拉美现代化理论研究、现代化的起始和启动、工业化的动力及进程、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比较,以及与现代化进程相关的社会转型、政治制度变革、民众主义和矛盾冲突等。  相似文献   

6.
王衡 《亚非纵横》2015,(2):39-53,122,126
与"社会中心主义"理论视角下"印度现代化进程缺乏领导力量"的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在"主权塑造"和"国家建设"两个现代化阶段,国大党始终是主导印度国家制度变迁的组织力量。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现代化进程符合"政党中心主义"的特点,其经验启示:在后发国家革命型政党主导国家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社会基础广泛的人民性政党才能主导国家制度变迁;政党需要在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不断进行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7.
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启始于19世纪下半叶,鼎盛于战后,至今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应该在概括总结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文明结构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差”、现代化推进力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关系等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文明结构比较分析研究是我们理解中日现代化不同命运的重要视角,但我们在比较研究中日文明结构差异时,要注意分析日本社会结构的“自性”,而不能仅仅研究其“类西方性”。在研究时段选择的问题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19世纪下半叶,而应注意进行“长时段”研究。  相似文献   

8.
30多年来,在危地马拉社会发展研究中,现代化论、依附论、内部殖民地论和生产方式结合论曾先后占据主导地位。理论的替代反映了研究的深化,并展示了危地马拉发展研究的基本脉络。五六十年代,影响危地马拉发展研究的主导理论是当时风靡西方的现代化论。现代化论是古典进化论与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现代化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发生转变带来的平稳、有序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转变既可源于社会内部,也可在外力影响下发生。原始的或传统的社会能够而且必然在同现代社会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然而,当一些学者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危地马拉发展研究时,却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的宗教地域特征和伊斯兰教固有的强烈涉世性决定了中东国家现代化之路有别于其他国家,并围绕伊斯兰教而显露分野.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显现出下列基本特点:(1)中东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其类型属于外源后发型;(2)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色,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和"超政府力量"对各国现代化进程起主导作用;(3)在现代化进程中,中东各国的政治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未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4)中东是多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冲突的进发区,各国都缺乏现代化必需的稳定的内外环境,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5)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如何更深入地协调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社会转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现代化本身还可能成为社会转型的动力或者目的,当社会中的现代化因素遇到了制度因素所无法克服的阻力时,社会转型就成为了突破这种阻力的力量或过程。本文把俄罗斯的转型放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考察,在现代化理论背景下对苏联解体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把俄罗斯的转型方向定位为后工业化,并分析了后工业化和饿罗斯经济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拉美国家与美国同处于西半球 ,都曾经历过被沦为殖民地的历史 ,独立后又都处于欧洲中心之外的外围地位。缘何美国能在第二波现代化大潮中迅速从一个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 ,从二元国家发展成超过英国的工业化强国 ,而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却迟迟启而不动 ,直至 2 0世纪 30年代后 ,在第三波现代化大潮中 ,一些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才开始起步。拉美国家与美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产生裂变的原因在于 :政治局势不同 ,土地占有制和所有制不同 ,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农民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不同 ,大量吸收外国移民所起的作用不同 ,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目的和作用不同 ,拉美以出口为主的庄园和种植园与美国南方种植园的作用不同。回溯并总结近代西半球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产生裂变的原因 ,对于正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拉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理论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司法改革促进法治是当今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法治为政治的有序运转提供保障,拉美国家正在通过司法改革推进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法治与政治互动反映出各国政治发展不同阶段的两种情况:司法政治化和政治司法化。在暴力和独裁逐渐远离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中,法治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法治与政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战后中东社会思潮的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的形成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物质和历史条件,同时与社会发展呈互动关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思潮又是反映社会动向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社会思潮依次经历了大致3个不同时期的潮起潮落变化,折射出中东国家在社会变革、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承受着世俗与宗教、进步与落后、保守与开放、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撞击的阵痛,逐渐由“理想化”走向“理性化”的波浪式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东伊斯兰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埃及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成为西亚北非地区最早着手现代化的国家,亦是该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埃及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埃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轨迹,总结其现代化进程所面临诸多挫折困难的原因、教训和启示,有利于我们认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多元化和公民化等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为中东地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方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的提出传统在晋江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的比较社会研究,提出了儒教伦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假说,在国际学术界盛行于一时~[1]。但是,今天恰好是在深受儒教伦理影响的东亚地区出现新的现代化浪潮。因此,有关非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除了经济取向之外,又增加了文化取向。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来看,迄今为止,出现过三次高潮,前两次都属于基督教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二战后出现的第三次浪潮是世界性的扩散,中心区移到了与基督教文明很少联系的东亚。这表明了现代…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究竟什么是信息化,各国有不同的界定.我国对信息化的界定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人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面转变的历史过程,不等于工业化。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殖民统治时期,部分封建国家的“防御型现代化改革”也可以视为该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和明确的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只是这些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划分不同阶段的标志,而不是现代化的起点。因此,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缅甸也有一个缓慢但是比较完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评奥唐奈的新权威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阿根廷著名政治学家吉列尔莫·奥唐奈(Guillermo O′donnell)于70年代初创立的新权威主义理论是战后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结果。这一理论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一种政治主张,而是拉美进步学者运用辩证法关于一般和特殊的基本原理,研究依附性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变化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在具体地分析了特定时间和地点出现的特殊现象过程中、在批判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  相似文献   

19.
蒋真 《西亚非洲》2012,(2):112-127
自伊斯兰教什叶派成为伊朗官方宗教以来,在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参与、退出,再到主导的过程,从而使伊朗政治进程总是在宗教和政治两大因素间徘徊。从巴列维王朝的世俗化改革到霍梅尼神权政治理论的实践,宗教和政治两大因素在伊朗国家发展道路抉择中的竞争性,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现代社会对宗教地位的定位问题。如何实现宗教与政治间的平衡,始终是伊朗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的民间社会组织正逐步发展起来,并日益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现实反映。加强对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动人权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