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21,(24)
正随着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成为关注热点。我国经济复苏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中小微企业复苏的波动还较大,经济复苏的压力也有所增加,消费可能面临来自疫情相关不确定性的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相似文献   

2.
外经贸事业健康稳步发展胡兆庆今上半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指引下,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健康稳步的发展。一、对外贸易上半年我国进出日总额为1272.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出口640...  相似文献   

3.
刘元玲 《时事报告》2012,(11):60-62
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好坏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下,美国经济的走向,时刻拨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总体温和复苏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步入衰退或增长放缓期,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势头都在减弱。美国经济可称得上发达经济体中的唯一亮点。美国经济近期出现复苏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态势,第一季度美国GDP经通货膨胀调整后折合增长2.2%,第二季度为1.7%,高于之前估计的1.5%。  相似文献   

4.
丁颐 《群众》2013,(9):I0035-I0038
就2013年上半年整体来看,制约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复苏力度不如预期强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依旧处于较为平稳的低速增长阶段。下半年受渐趋明显的内生增长动力积极作用影响,产业走势可能会略好于上半年,但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加突出,产业新增长点仍待培育。  相似文献   

5.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步入稳定复苏的通道,并开始接近常态化.北京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4%,位居全国第三,高于全国和上海0.7个百分点,实现两年平均增长4.8%,说明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这是全市在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取得的亮眼成绩,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特别是美欧经济稳步复苏的带动下,台湾经济出现近几年罕见的向好态势。上半年台湾当局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及核电政策等等,都因朝野恶斗而裹足不前。在此背景下,难以期待台湾经济增长动力有本质提升。今年全年台湾经济增长虽有望"保3",但岛内民众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房价高涨的不满,青年世代对就业难、薪资低的不满,依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1)
<正>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已经在低迷动荡的基本格局下走过了6个年头,前景依旧不很乐观。继2013年在困难中缓慢走向复苏之后,2014年的世界经济又将是一个中低速增长之年,复苏动能并不强劲,但具体表现和基本走势会略好于2013年。总体复苏态势相对温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世界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危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快的复苏,有的还是强劲的复苏,但自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未能呈现像样的复苏,经济增长相当  相似文献   

8.
徐康宁 《群众》2020,(1):29-3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完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任务的结局之年。对于世界经济,如何从低迷的增长和频繁的贸易纠纷中走出,2020年也是一个关键之年。世界经济将从困局走向温和增长2019年是世界经济沿着“平庸式增长”轨迹蹒跚慢行的一年。由于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反复交织,加上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纠纷不断,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全球贸易增长严重乏力,整个世界经济从2019年上半年就显现出增长疲乏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安立 《群众》2013,(7):I0035-I0036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城镇化在现代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其可大幅度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根据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每实现一个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在10万元以上。而目前城镇化率仅为52.6%,我国城镇化率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由此所产生的投资额将是巨大的,若以4亿农村人口进城来算的话则需要40万亿人民币投资,城镇化率达到83%左右。作为工业基础的钢铁行业,将受益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下游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业有望逐渐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政务了望     
国家计委预计上半年GDP增长率将达7.8%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8%左右,全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7.5%左右。上半年实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预计全年可完成计划目标,但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1999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本文就1999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3.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14日,朱铬基总理在全国政协举办的“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整个经济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个重要判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确实发生了明显好转,主要标志是第一,经济增长加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与去年年末相比提高了I]个百分点,呈加快增长的态势。这表明,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7年下滑的局面,可望得到扭转,我国经济开始走出谷底。第H‘效益明显提高。从微观层面看,…  相似文献   

15.
朱苏 《前沿》2004,(12):101-103
文章从"重构发展、富裕和经济增长的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使经济主体在‘耦合'中从自我走向协同"两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康宁 《群众》2014,(1):23-25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已经在低迷动荡的基本格局下走过了6个年头,前景依旧不很乐观。继2013年在困难中缓慢走向复苏之后,2014年的世界经济又将是一个中低速增长之年,复苏动能并不强劲,但具体表现和基本走势会略好干2013年。总体复苏念势夺Il对温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世界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危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实现了较...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窗     
《思想工作》2004,(3):22-23
世界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004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张亚雄先生分析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出口增速将有所减缓摇首先,2002年和2003年我国出口均实现了超常增长,使出口进一步增长的基数较高,特别是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难以继续提高。其次,美元的走势将决定我国外贸出口的贸易条件。从经济实力上来说,美国强于欧元区和日本,美元缺乏继续下跌的经济基础,从而对我国外贸增长产生一定影响。第三,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始终排在第一位。2003年上半年,美国针对我纺织品…  相似文献   

18.
0.5%增长的信息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不断传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走向复苏的声音中,许多国家都已有正增长,甚至升幅不差,人们不免关注香港经济动向,特别是今年第一季香港继续是负增长(-34%),自更引人焦虑。到底第二季香港经济表现如何呢?8月27日,港府公布《1999年半年经济报告》说,今年第二:季度是0.5%的实质增长。别看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增长,但只要想一想香港在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和衰退之后,今天终于反负为正,这当中含有多大的意义!香港舆论普遍认为,香港经济的最困难时期当已过去,开始从谷底翻升,复苏初露曙…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就业结构呈积极变化本刊讯今年上半年,随着城镇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劳动法》的全面实行以及城镇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镇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在最近的一份调查资料中概括了就业结构的新特点。──在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  相似文献   

20.
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仍将有700万人左右,农村转移劳动力约500万人,还有大量的城镇困难人员需要就业,再加上我国经济增速正从过去二三十年的近10%降为未来的7%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就业靠什么拉动呢?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最常用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