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9月25日零时起,全国旅客火车票退票标准开始执行新规,退票费由原来每张车票面额的20%下调为5%,退票费最低为2元,其他手续不变。但退票费标准降低也使票贩子倒票的成本更低。有一教授称这可能会加剧票贩子的倒票行为。降低退票费会不会加剧票贩子的倒票行为?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但这并不等于就不降退票费。按照此教授  相似文献   

2.
票贩子手中的车票从何而来?他们使用何种倒票手段?票贩子们为何非要干这一行?而倒票这种不法行为因何屡打不绝?在全国铁路春运即将来临、火车票将再次成为“灼手之物”之际,本刊以第一手的详实资料,独家揭秘倒票活动的整个“操作流程”和票贩子生存、繁衍的内幕,向读者详细讲述“倒票”活动背后的那些深层次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倒票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极易让人把矛头对准铁路公安机关,指责铁警打击不力。说句良心话,铁警们每时每刻都在同票贩子面对面交锋。笔者在多天的采访中,也对铁警们打击票贩子的手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基于保密原因,只能作一概述。从源头上切断票源作为涉入倒票行列“第三代传人”的高峰说:“很多早期干这行的人,都已经住上了花园别墅,开上了名牌汽车,身边还养着一大群‘妻妾’。第二批干这行的哥们儿也已经挣够了,他们用倒票赚来的钱办公司、开餐饮娱乐。而现如今,干我们这一行的风险性增大了。”这就是说,票贩子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4.
当许多旅客为春运高峰买不到火车票而犯愁窝火时,曾向票贩子批发过火车票、现任沈阳一家私营拍卖行董事长的李先生大曝黑幕:票贩子分五等,一等票贩子年收入可达300多万元。旅客这段时间在窗口买不到票是正常的。而且贩票队伍已经形成了购票、倒手、拉客、成交一条龙的“完整运作体系”。以沈阳市为例,一等票贩子一个人每年能从铁路部门拿到几万至几十万张车票,而大票贩子为了长期倒票,经常给车站及铁路的关系人送钱送物,这样一方面可以长期拿票,同时也能逃脱查处。一个人一年挣得300万元,作为诚实劳动合法所得令人羡慕,可谓成功人士;若是黑…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1日,乌鲁木齐铁路局冬运开始,客流高峰随之而来。12月12日,由乌鲁木齐发往郑州、重庆、南京、兰州等大城市的各次列车,三天内的车票几乎全线"无票",许多急着出行的乘客一筹莫展,而票贩子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票贩子把"倒票"地点从火车站售票厅转移到了一些偏僻的市场、小巷,从而具有了更强的隐蔽性。票贩子藏匿何处?是怎样牟取暴利的?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
静观票贩子     
北京站在西客站未分流之前 ,高峰期日客流量达到了20万人次。铁路运能和运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买火车票难的客观现状 ,遇高峰期更为突出。于是 ,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套购紧线火车票 ,高价卖给急于出行的旅客。最初 ,倒票人以北京人为主 ,一张票只加3、5元钱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 ,“倒票市场”逐渐让外地人占领 ,票价加到了十几元、几十元 ,价格成倍上翻 ,出现火车票难买、票贩子控制市场、票更加难买的恶性循环。群众怨声载道 ,新闻媒介不断曝光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 ,票贩子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虽经加…  相似文献   

7.
时近岁末,年关将至,一年一度 的春运又要开始了,最抢眼的一个字 就是“票”。历年春运期间,有三类 人最忙乱:一是票贩子,二是急于搞 票回家的人,三是打击倒票的铁路警 察。今年也不例外。日前,全国铁路 公安机关启动全面开展旅客客票来源 调查活动。全国各地数万名铁路民警  相似文献   

8.
火车票退票费已经存在15个年头了,1997年开征,2006年开始按每张车票面值的20%收取。早在退票费规定出台之初,很多旅客就对高额的退票费产生质疑。而在这15年中,民众与铁道部关于退票费的艰苦博弈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9.
在前一段时间里,曾有过这样的建议呼声:“实行凭身份证记名制购票,可以杜绝‘票贩子’。”这种方法真的能奏效吗?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此问题与票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听一听票贩子对此是怎么说的。“这种方法根本挡不了我们的道儿,只要在已经加价的基础上,再加30元至50元钱就能迈过这个‘坎儿’了。”票贩如此说。笔者问:“为什么这样讲?有把握吗?”票贩回答:“我可以花30元至50元钱去买个假身份证,然后连票带证一起卖给旅客。”倒票活动之所以屡禁不绝,关键还是供求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铁路运能有了提高,使乘车难的状况在一…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应该做一篇打击“票贩子”的文章我曾随父母多次出行,对“票贩子”十分反感,可又无可奈何;我也曾为媒介中报道的打击“票贩子”的消息欢欣鼓舞,可我又为屡禁不止的“票贩子”的生命力深感惊讶!希望贵刊专门做一篇打击“票贩子”的文章,更深层次地剖析其产生的环境、滋生的土壤,屡禁不绝、屡打还旺的根源。贵刊第二期《打私:中国强势出击彻中时弊,有益人生;《高楼遇火,如何求生?》知识性强,对我们学生很重要,还有《当心“迷魂药”》都是很好的文章。我还有一个建议,评刊表中增添一条“您认为本期最差的文章”如何?(从本期始…  相似文献   

11.
倒卖火车票曾是北京火车站的一大顽症,一项退票需交车票价格50%手续费的规定把票贩子一下子逼到了绝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近几年来,打击票贩子的工作始终未停止过,但票贩子始终未被消灭。他们的生命力似乎很强,形势一紧就收敛一下,形势稍有放松就又猖獗起  相似文献   

12.
不买 行吗?     
过年过节到老家,免不了要跟火车打交道。但一直以来,我对票贩子敬而远之。如果问我.会不会从票贩子手里买票.答案很干脆:不买。  相似文献   

13.
有票贩子十分得意地算了一笔账:近几年春运高潮时,全国铁路每天发送旅客总量约为350万-400万人,每天“跑”到票贩子手里的火车票不少于100万张。如果按照一张火车票加价100元到200元不等计算, 每天票贩子们就从倒卖火车票中获利不下1个亿。若按照每年春运40天计算,流进了票贩子腰包的钱达到三四十亿元之多。而其中头等票贩子平均可以净赚3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遏制“黄牛”倒票,各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回家的脚步;没有什么理由,能令思乡的心不再飞翔。年关岁尾,冬去春来,又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学生潮、民工潮……回家热浪潮涌京城。伴随着春节的临近,繁忙紧张的春运如期而至。1月25日,记者来到北京火车站。放眼望去,车站广场人潮如涌,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思乡情怀。北京火车站公安段副段长张立文告诉记者,今年客运高峰来得早,北京站提前半个月就进入了临战状态,采访中记者看到,由于北京铁路公安部门的积极努力,北京火车站秩序井然。“票贩子的末日就要到了。”谈起打击倒票现象,张副段长的语气异常坚定。S春运“…  相似文献   

16.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08,(13):41-43
一桩案情简单的倒票案件,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即发现涉嫌倒票者另有其人,随后警方将其缉拿归案。然而,从检察机关对无辜公民提起公诉,到随后法院受理,司法程序一路绿灯,以至于出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在押,无辜公民仍然过堂受审,被关押263天后才无罪释放的司法闹剧。一位法学专家认为,当前的错案纠正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应当建立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7.
畸形食物链     
<正> 据说,广州火车站在全国火车站中是最乱的一个。广州火车站的一大乱是票贩子多如牛毛。广东电视台披露火车站炒票猖獗内幕,原来是铁路公安把票贩子当作了“活银行”。票贩子告诉记者,“他就是要收你保护费”,票贩子每个月都要“交税”,“交给当班民警,200元一个,谁都要给,便衣另外也是200元,全部收到自己的兜里来”。收了“保护费”,就随便票贩子“敲顾客多少钱”。铁路公安方面断然否认警匪勾结。而广州市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春运要来了。由 于短期内运量远远大于运力,火车票就成了紧 俏物品。于是有一类人就活跃了起来,那就是 票贩子。正规售票窗口没有票,他们手里的票 却一把一把的,要哪儿的有哪儿的。铁路警方 为此煞费苦心,持续不断地打击,但票贩子还 是持续不绝。 为确保2006年春运期间旅客的合法权 益,铁道部公安局日前启动了代号为“蓝盾行 动”的专项行动,集中打击票贩子。为实施精确 打击,他们还不间断地开展旅客车票来源调 查。这里我们就小范围地开展一个调查,同时 也请大家支支招儿,谈谈怎么根治这一治安顽 症。  相似文献   

19.
傩送 《创造》2009,(1):53-53
一再被铁道部认为“不可行”的火车票实名制,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大国印度已经实行上百年了,不仅从未因此出现我们的铁道部所说的“严重堵塞”、“拥挤”、“踩踏”事件,而且几乎看不见票贩子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08,(14):8-9
新闻事件:5月22日,铁道部发函回复了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的《请求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权益的建议申请书》,然而信中并未对取消退票费的建议作出明确回应。董正伟于6月16日向铁道部提起了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