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制度供给,是以深化体制改革来强化发展动能,是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只有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才可能实施就业系统的顶层设计。以马克思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一个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增加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和增加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是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因在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推进改革,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以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路径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资源配置活力,动力是以改革为引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最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供求结构高效对接、生产力得到解放发展、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只有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应用于高校思政工作,从"供需"平衡出发,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通,高校思政教育也必须要为青年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产品",以迎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李志强 《前进》2017,(8):30-31
<正>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要构建完善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高创新供给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坚持标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培养一批标准化人才,并将其纳入示范区人才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实施"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深化标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抓住机遇创造需求,根据需求创新供给,围绕供给创优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支撑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快推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一、标准化助力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词     
《今日海南》2016,(1):5-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消除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就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这两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指向需求理论的不断完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研究是从需求侧管理的角度,以国家宏观调控需求总量为目标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相较于凯恩斯主义侧重于需求一侧的理论研究,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程,侧重于供给一侧的制度创新,着眼于供给结构和总量的调整过程。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单纯依赖于供给一侧的作用手段,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要配合需求一侧的理论创新,从而更好推动供给一侧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资源,但在人才供给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断层,高尖端核心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以及领军型人才供给不足,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现象。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要从机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来应对创新型人才不足的困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存在着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要求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规范政府的权力,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使农业供给能够及时地、灵活地反映市场的需求。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放在创新和制度供给上。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支持。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体制近年来成长迅速,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与社会需求有一个动态渐进的和谐过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需求主体的吸纳意愿、供给主体的从业发展意愿等角度分析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及社会适应性问题,并从社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等角度,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不和谐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够与社会需求和谐发展的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与结构转型因素相交织,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就业问题逐渐暴露,导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供给结构与需求升级之间的矛盾,传统行业工作加速流失与劳动力再配置进程缓慢之间的矛盾,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与技术人才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与提高就业质量,要充分用好用足现有就业政策,积极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大数据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