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暨市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积极实施“春苗计划”,对青少年特殊群体进行帮扶。开展“外来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关注、研究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融入等问题,以志愿服务、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爱心助学、“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活动等工作载体,为外来建设者的子女提供就学、医疗卫生、文化培训等方面的便利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省区、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湖北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目前,这种流动模式对湖北发展的制约正逐步显现。国家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政策关注的重点应当从当前确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转向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必须改革关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彻底改变目前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吸纳、社会拒绝”的地方政策,促使“民工”变成“居民”。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芳  姜微  何广怀  周梦榕 《人权》2002,(3):8-12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来很平等,但对个人来说,际遇可能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每年1忆多的流动人口大军身后是约300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中特殊的群体。近一段时间以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于此的议案和提案不少。那么,目前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如何?各地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本刊特刊出这篇记者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当其冲地迎接着这一浪潮的冲击,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这些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在受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建筑工地的民工就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选择位于近郊区条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六年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名教师(包…  相似文献   

8.
民工这个在二十年前还没有人听过的词语,如今已经出现在了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随着时间的推进,民工潮也随之一浪高过一浪,在社会的注视下,民工的每一次变革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初,民工因其脏、乱、差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后发展到民工子女就学难,直到今年春节前的民工讨薪难。在劳动纠纷领域,欠薪本是一件常事。但之所以发生在民工身上,原因在于“老板”知道如不及时还钱,其所要付出的成本会很小,因为民工根本无力也不知如何对抗,而对于那些勇于打官司的民工,往往也会因证据不足,让自己变得无所适从。于是乎,跳楼、自焚等无奈…  相似文献   

9.
日前,长宁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对全区民工子女入学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外省市民工子女小学的办学条件正逐步改善,有关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区教育局制定了民工子女学校管理试行办法和民工子女学校办学基本要求,明确了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教育局、卫生局、物价局、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第一难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认为,外来民工子女作为新出现的就学群体,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保证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资料,对“流动”与“留守”子女亲子关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总体上看,两类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正常的和良好的,从两类家庭亲子关系的比较来看,“流动子女”亲子关系要比“留守子女”亲子关系和谐.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两类子女亲子关系起作用的多数变量在影响性质和程度上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两类子女亲子关系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多于相异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随迁子女人园状况对其母亲参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约四成学龄前流动儿童没有入园,而随迁子女难以进入幼儿园对流动女性就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限制了流动女性参与和成功就业。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学龄前随迁子女人园状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速览     
北京将取消“包工头”北京市将依据最近出台的《北京市建设工程劳务管理若干规定》,在6月底前取消“包工头”,民工将统一由劳务公司管理,所有民工都要和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多少、何时发放,都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国家确定良种补贴的标准和范围农业部近日宣布,国家今年加大投入力度,将良种补贴作物范围扩大到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四大粮食作物,并确定了良种补贴的有关政策。其中高油大豆、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每亩补贴10元,水稻补贴10元至15元。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1/3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1/3,而且“这一趋势仍…  相似文献   

14.
“东镇民工”系列调查之一起点和流动项飚跟绝大多数已有的研究一样,“民工”在我心目中曾经是一个现象,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为数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一部分要靠流动到城市来解决。城市的聚集经济比农村显然有更大的吸收劳动力的弹性。同时,“民...  相似文献   

15.
尽管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全国持续一年多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中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但仍有一些农民工干了活却得不到报酬。“有的民工生计难以维持”、“工资无法兑现,数百名民工子女辍学”……2005年2月1日,离鸡年春节只有一周的时间,一份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信访情况摘要放在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  相似文献   

16.
生活资讯     
《公民导刊》2005,(5):58-58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9月底前全部签完;民工子女入学享受国家资助;4月25日起养路费可到银行缴纳。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南京,民工如被拖欠了工钱,可以拨打“12351”热线寻求帮助。江苏省总工会2004年前8个月已纠正的507起进城务工人员侵权案件中,与工资相关的占了一半以上,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讨要工资还与老板发生冲突。省总工会主席张艳说,与讨要工资难相比,民工还存在社会保障难、加入工会难、子女入学难、找居住地难等难题。扬州市总工会开通热线的第一个月,就接了149个电话。他们成立了“职工维权律师团”,已有10多位律师轮流值班,帮助民工维权。(邓华宁)江苏开通热线电话帮民工讨工资@邓华宁  相似文献   

18.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4,(2):50-51
民工子女就学有哪些政策,15项涉农收费减免,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将获得财政补贴,留学日本的人请注意:日本提高外国人留学门槛,尾气超标车,尽快改装化油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大》2011,(13):24-24
“农民工子女本就在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经费补助范围内,可当他们离开原籍时,相应的教育经费却没有随之流转。”全国人大代表、翔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玉芬提出了“好政策”落实中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陈芸 《人权》2002,(3):12-1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是,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过去在城里上学却是一件难事。这是一种不平等,是对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一种剥夺。 今天,坚冰终于被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开了,民工的子女可以在城里上学了,武汉市的一些公办学校还取消借读费,向民工子女敞开了大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其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