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笔者以房地产领域为例,对5.12汶川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不可抗力”事件及其风险回避作了详细阐述,并对震后重建中的律师业务契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震作为不可抗力免除民事责任的原因力规则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不可抗力,地震是导致被告部分或者完全免责的法定事由.由于在地震中,造成违约或者侵害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需要对各种责任原因特别是侵权责任原因的原因力进行具体的分析,以确定被告最终的责任范围.在合同责任中,根据地震的原因力的大小的不同,可能产生债务人完全免责、部分免责或者推迟履行的法律效果,也可能产生解除和变更合同的法律效果.在侵权责任中,地震的原因力、当事人过错和其行为原因力,对于减轻或者免除被告损害赔偿责任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无过错之竞技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参与竞技体育活动中而遭受人身伤害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分配,应以促进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价值取向.司法实践中判定加害人承担公平责任没有法理依据.综现各国侵权法领域,或因体育运动成立业务正当行为,或援引"风险自负"原则,使加害人免责或减责.非因竞技体育活动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所导致的竞技体育伤害,应当援引"风险自负"的原则由受害人自行承担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4.
韩艳 《法治研究》2014,(6):96-102
证明责任分配本质上是法官适用法律问题,只有深刻理解实体法的价值本质,悉心分析实体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并仔细辨析法律事实在实体法中的效果,才能探究出每一具体案件中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样本,通过对法律规范的深层分析,指明一个法律规范抑或几个法律规范之间所指向的内在的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则,为法官在证明责任分配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范提供一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劲 《法学杂志》2004,25(6):44-46
环境侵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实行的是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应当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并且有限度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让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无比悲痛与震惊。受地震的影响,震中及周边地区的不动产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北川县城的不动产毁损率达100%,江油、都江堰等受灾地区的不动产毁损率达60%-90%左右,成都、绵阳等周边地区大量不动产需加固、修复,因此在灾后重  相似文献   

7.
由于医院过失发生医院感染致人损害,依大陆法系的合同法理论,医院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者合同违约责任;依英美法系的侵权法理论,医院应承担侵权责任;在我国法上,受害人可选择合同责任也可选择侵权责任为请求权基础,通常选择侵权责任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高可  张悦 《法制与社会》2013,(24):119-120
环境污染侵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过程中也就不能照搬一般的分配原则。原告应承担对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已经对两者之间存在一般的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被告应对因果关系以及免责事由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9.
张铣 《广东法学》2008,(6):58-62
不可抗力是民法的传统问题,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对不可抗力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然则条文比较简略,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结合此次地震对现行不可抗力制度进行检讨,以对现行立法暴露出的问题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污染类型,其危害是巨大的。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但至今没有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针对此现状,本文认为急需对土壤污染的民事责任进行规制,以遏制愈演愈烈的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11.
依照《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及《企业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的规定,金融机构并非法律法规明文确定的验资机构,但其出具的资金证明多数情况下是会计师事务或者审计师事务所用作验资的依据,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出具的资金证明还会被直接实际用于企业设  相似文献   

12.
13.
(2 )在判断某一后续损害是否与第一次损害之间具有危险性关连 ,虽有上述的限制 ,但是仍有模糊之处 :例如B被A驾车撞倒 ,头部受伤 ,B不能忍受长期头痛和失眠而自杀。该自杀之后续损害是否与A之加害行为有危险关联性 ,依危险关联排除理论 ,B之自杀由B之危险行为造成 ,因而不具有关连性。但在本例中 ,B之自杀却正是由于头部受到伤害而造成的。  三、一个富有魅力的假说 ?法国学者Ripert称 :法学将拒绝投入因果关系之研究 ,因为已经有甚多杰出学说作此研究 ,依然不能提出解决问题之一般方法。因果关系可能是一个不解之问题。① 由此使人不…  相似文献   

14.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性质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假陈述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历来成为各国证券法规制的重点。我国2005年修改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了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但未明确责任的性质。本文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性质三种学说的评析入手,结合案例分析了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认定虚假披露民事责任的关键因素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包括交易方面的因果关系和损失方面的因果关系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相互承接,共同形成认定虚假披露民事责任的一个链条。我国新出台的有关虚假披露民事责任的立法目前还是粗线条的规定,因此在认定其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司法实践中也应考虑这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论过错是民事责任之唯一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过错实际上吸收了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从实质上说,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只有一项,即行为人过错。民事行为的归责原则本质上只有一条:过错责任原则,既适用侵权,也适用违约。任何无过错违法、无过错侵权、无过错发生责任的规定,都违背民法的基本逻辑和法理。  相似文献   

17.
张忠野 《法学》2004,(4):103-108
当债务人、债务人的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时 ,债务人的虚假验资人对债权人承担虚假验资民事责任。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构成以虚假验资行为、债务人或其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验资人过错、虚假验资行为与债权人信赖利益损失有因果关系为要件。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以虚假验资额为限 ,并应酌情考虑债权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最高法院关于虚假验资民事责任曾先后出台五个司法解释 ,其中法 (2 0 0 2 ) 2 1号通知 ① (以下简称 2 1号通知 )将金融验资机构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  相似文献   

18.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09,(18):52-52
编辑同志:前不久的一天早上,大雾弥漫省城,我骑车送孩子上学途中,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挂倒,所幸孩子安然无恙,可我跌伤了,造成4000多元的损失。我向肇事司机索赔,司机却称事故的发生系大雾所致,属不可抗力,他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请问,大雾属于不可抗力吗?读者谢蔓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众说纷纭。但是,学界一直尚未有从证明责任基本理论角度专门探讨该问题的文章。笔者试从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案件中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据此对我国相关立法规定提出了质疑和合理化建议,深入探求了因果关系推定时的证明责任归属,主张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以及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对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应当由加害人承担。  相似文献   

2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下简称"刑附民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因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受害人提起的民事赔偿请求,由同一刑事审判组织进行审理,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一并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诉讼活动。因此,刑附民诉讼的裁判不同于单纯的刑事诉讼,除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