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敏 《发展论坛》2001,(8):60-61
全球化加快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它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全球化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必须正确面对它,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认真研究这些趋势,对于我们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科技革命的国际化。   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霞 《求实》2009,(Z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协调好其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不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环境损害纠纷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受害人的弱势地位、经济至上主义泛滥、污染  相似文献   

3.
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谈谈我国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谦 《求是》2001,(23)
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克服通货膨胀、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及战胜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同时,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然而,我国出现的过剩经济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经济,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生产过剩,是在大量高科技产品核心部件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的条件下出现的经济过剩,反映出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乏力。例如,我国的钢产量自1996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高附加值钢材目前大约仅占钢材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中。世界新工业革命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总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本质是通过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促使经济发展的诸动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和有效运行方式。只有深度参与新工业革命,依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新旧动能根本转换,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开放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无论从世界大潮流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看,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是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跨世纪中国面临的对内对外经济形势分析基础之上的。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加强,国家之间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制约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日见强化,这种情况下,唯有开放才能兴国,唯有开放才能发展经济。首先,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不开放或不提高对外开…  相似文献   

6.
衣明鑫 《奋斗》2009,(2):57-5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成为吸纳劳动力,排解就业压力的主要经济成分。如何处理好非公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仍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春花 《实事求是》2013,(2):101-103
国家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全国总体经济的好转和大幅增加,但同时也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拉大,新疆也在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同样造成了南北疆经济差距的拉大。根据特区建设理论及沿边开发大趋势和缩小区域之间差距的需要,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是必然选择,在特区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口援助与增强喀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着产业技术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使原有的经济结构及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种巨大的冲击力,我国要加速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本的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点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一、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近些年来,出现了世界科技加速发展、国际经济加速重组的趋势,这种国际环境使我国在加入WTO后必须加快发展经济,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出发,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使我国企业能适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考察了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最后得出启示:经济与道德是内在统一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加强经济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只有二者和谐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具有持久动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是一种更经济、成本更低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能够从全社会范围内消灭贫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客观地要求必须关注目前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相对贫困问题。一、城市扶贫: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经济生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困现象。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下,贫困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贫…  相似文献   

11.
李璨 《学习月刊》2014,(10):121-122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囚徒困境"滋生的背景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就具有区域性经济系统的一般属性。改革以来,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关系上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的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处理城镇关系、区域关系、经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方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据此完善体制、制度和落实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的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对所有制关系改革、公有制关系合理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在“深层次”上深化改革,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便在这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以生产力为标准还是以所有制为标准 研究所有制关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所有制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的问题。 就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来说,所有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巩固某一种所有制关系而去发展经济,相反,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去调整、改革和合理化所有制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扩大内需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喜平 《探索》2000,(1):87-89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要尽可能在不牺牲或少牺牲效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经济过剩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从开拓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克服资本短缺及容易做到卡尔多改善等几个方面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要选择既有利于扩大内需、走出过剩,又能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组合,在扩大内需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从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上着手。  相似文献   

15.
未来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握好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上的准确定位。在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根本目标与各项具体目标的关系。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是一个从初步的区域经济思想、实施政策到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不断调整、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其一是思想。理论层面,其二是政策措施层面。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发展战略理论”只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谋划。而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在政策措施层面,既有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更多的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我总结和创新。本文将试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在政策措施上的调整进行阐述。 一、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的 区域经济思想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为要高度重视国内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和谐创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 ,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 ,也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提升 ;另一方面 ,目前存在的多种社会不和谐因素既是经济发展不充分带来的 ,也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因此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只有保持经济和谐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源于和谐创业 ,创业是经济发展之根本 ,没有创业就没有发展 ,没有和谐创业就没有经济和谐发展。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重要的是要形成全社…  相似文献   

18.
习仲勋在主政西北地区时期,面对土地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左"化倾向、民族宗教矛盾尖锐、反革命势力破坏活动依然猖獗等经济发展困境,积极开展经济统战工作,运用统一战线优势推动土地改革、科学调整公私关系等,从而凝聚了西北各界的社会力量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民族平等团结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与党外人士合作是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科学举措,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在民族地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21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国作为目前第十大贸易国,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带来的机遇第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1、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  相似文献   

20.
曹芳  邓集文 《求实》2014,(4):72-75
公平正义是经济民主和政治公平共同的价值追求。经济民主通过对主导性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控,实现权益平等,使人民大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为政治公平提供根本保障。在当今中国,只有以公平的政治安排才能推进经济民主的发展,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经济民主建设应重点放在推进公平执政和公平施政的制度构建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