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将于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此举意味着英国政坛“布莱尔时代的终结”。英国政局今夏也将失去往年的平静气息,进入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10年前的5月2日,43岁的布莱尔领导工党以压倒优势赢得大选胜利,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并且在唐宁街10号一住就是10年,连续3次赢得大选。这10年中,英  相似文献   

2.
属于布莱尔个人的时代并未结束,他的新头衔是:中东问题特使英国现任首相布莱尔于6月27日正式辞职,继任者是现工党主席布朗。执政十年,布莱尔苦苦上下求索“第三条道路”,结果遭遇内部逼宫,黯然提前离场,令世人诧异。  相似文献   

3.
由于个人威信受到重创,即使布莱尔不“下课”,他也难有作为9月7日,英国朝野上下翘首以盼,期待首相布莱尔作出一项明确决断:宣布他辞去工党党魁和首相职务的明确日期,以尽早结束英国政坛目前的混乱局面。然而等来的却是:布莱尔重申他会在一年内辞职,仅称今年9月召开的工党年会将是他以(?)魁身份参加的最后一次年会,但仍  相似文献   

4.
英国大选业已结束,赢得历史性第三任期的工党领袖布莱尔已完成组阁。但如今的布莱尔已非8年前那个志得意满的年轻首相,至少对于一个在议会的多数席位已由161席降至67席的执政党领袖来说,外部环境已大不相同。首先,大选胜利并未给布莱尔带来太多喜悦。大选刚刚结束,布莱尔的后院就已着火,工党内部不少党员认为他应该为工党议席的减少负主要责任,要求他下台的呼声不断。布莱尔内阁中一些资深成员向其施压,要求他在18个月内下台。一些部长级内阁成员警告布莱尔,由于伊拉克战争后人们已对他失去信任,他不可能继续当三四年首相。  相似文献   

5.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夫人切丽·布莱尔,花钱真是“抠门儿”,据报道,她热衷于从网上购买二手的便宜货。一次她以九十九便士的低廉价格给儿子买到一只小闹钟,当卖者得知对方是首相夫人后,惊讶得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6.
严锋 《瞭望》2003,(25)
美国总统布什6月18日为其他受指责的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辩护,声称英国舆论有关布莱尔夸大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的指控“根本不是事实”。此前,6月17日,英国议会下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决定展开正式调查,以确认布莱尔首相在这个问题上是否蓄意误导议会和国民。布什自己目前也正受这一问题的困扰。美国参众两院的有关委员会均已宣布计划,准备对有关问题分别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7.
英 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发表新年致词 ,对英国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表示充满信心和希望。他说 ,“有人可能会预言随着我们帝国的消失 ,英国将逐渐淡出 ,被美国、俄罗斯或中国这些大国所压倒。但是 ,在我们进入下个世纪时 ,我认为我们有一切理由对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对英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充满信心 ,相信英国可以成为21世纪的典范”。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布莱尔首相对21世纪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抱有如此的信心和希望呢?这恐怕同英国近年来的经济情况及其在国际事务中“不俗”的表现不无关系。近年来英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目前处于胶着状态,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治前程也欠明朗。不少英国人开玩笑说,美国总统布什这么热衷于跑到别的国家变更政权,没准儿萨达姆还没倒,布什先把布莱尔给弄倒了。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英雄名为阿喀琉斯,他除脚踵外,全身刀枪不入,然而就是脚踵这一致命弱点,最后要了他的命。人们说,伊拉克战争,正成为布莱尔政治生涯的“阿喀琉斯之踵”。  相似文献   

9.
英国首相布莱尔9月20日飞赴柏林,与德国总理施罗德、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了两年来首次英德法三国首脑会晤,着重就伊拉克问题及欧盟内部事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来,有关英国将与美国一起参加打击伊拉克军事行动的报道充斥着英国各大媒体。7月27日,《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军方已在进行与美军联合作战的准备工作,英国最大的战舰和数千名英美海军陆战队士兵将参加。与此同时,英国军方人士也不断透露军方的最新动向,甚至有报道指出,英国首相布莱尔已下令军方就协助美军进攻伊拉克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布莱尔和英国工党政府在科索沃危机中扮演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角色:对南联盟采取异常强硬的态度,是美国最积极忠实的伙伴,甚至在某些方面扮演着“推动者”有‘滞头人”的角色。在推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策划军事干预科索沃危机的过程中,布莱尔不仅幕前十分卖力,而且还通过幕后操纵,争取法德以及其他持怀疑态度的欧洲领导人站到自己一边来。英国在争取派遣和使用地面部队方面表现得最为积极和坚决,在反对停止轰炸和空袭方面则最为顽固不化。布莱尔和英国工党政府何以表现得如此“积极”和“强硬”呢?所谓“道义”和人权原则是布莱尔外…  相似文献   

12.
五年一次的英国大选目前已进入紧锣密鼓、短兵相接的阶段。首相梅杰和工党领袖布莱尔近来频繁接受电台和报界采访,宣传各自的竞选主张,他们还在全国各地巡回开展竞选  相似文献   

13.
布菜尔领导的工党执政已近4 年。根据宪法,本届政府的 任期将于2002年5月结束,但英国舆论普遍认为,为争取连任,布莱尔很有可能在今年5月提前举行大选,并把工作重点放在赢得大选上。 在对外政策方面,工党提出在其再次执政期间,英国将积极介入国际和欧洲事务并发挥“领导作用”。 ──与欧盟关系:近几十年来,欧洲出现了大联合趋势。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到欧洲联盟,再到如今的欧洲单一货币体系,欧洲正逐步向一体化方向迈进。长期与欧盟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英国自然不甘心被排斥在一体化进程之外,布莱尔于去年10月提出了他的…  相似文献   

14.
他埋头工作、精心理财,使英国经济在欧洲国家中“独领风骚”5月17日,财政大臣布朗正式接受英国工党领袖职务提名,也是惟一的竞争者。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本届工党政府的任期要到2009年5月届满,因此,布朗当选工党领袖后将自动成为首相,并于6月27日布莱尔辞去首相职务之时出任英国新首相,完成工党剩余不到两年的任期。  相似文献   

15.
英国:合力传播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越重视传统价值观的作用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时说过,“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多信仰的国家,英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视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多年来,英国政府、学校和社区民间组织在树立和落实“英国核心价值观”方面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3,(48)
事件美国总统布什21日正式结束了对英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布什此行是20多年来美国总统首次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访英期间,布什与布莱尔重点就伊拉克局势、打击恐怖主义和谋求国际支持等问题进行了磋商。日本防卫厅22日首次制订并公布了日本自卫队“部队行动基准”,以便对派遣到伊拉克执行任务的自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主要反对党保守党11月6日选出前内政大臣迈克尔·霍华德为该党新的领导人,以结束数年内讧,共同对抗布莱尔领导的工党。 62岁的霍华德是从罗马尼亚移民英国的犹太人后裔,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为职业律师。1982年,霍华德成为英国王室法律顾问中的一员。这是英国出庭律师中的最高级别。他曾经在撒切尔夫人手下任就业大臣,在梅杰执政时期出任过环境大臣和内政大臣。  相似文献   

18.
开创中英关系的新时期施鲁佳今年,中英之间会有一系列官员互访活动,来往之热络,会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国务院总理朱基即将去伦敦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此前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朱基担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今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将访问中国,这将是6年来英国...  相似文献   

19.
刘绍楹 《民主》2007,(12):40-40
布莱尔,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英国前首相吗?没错。11月6日下午5时,这位卸任不久的大人物来到东莞市松山湖顶级别墅区"锦绣山河",应某开发商之邀出席商业活动,以他那极具亲和力的微笑作秀、演讲,前后不到两个半小时,就把50万美元装入自家腰包(《广州日报》11月7日、8日)。对此,连远在英国的《金融时报》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其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最早提出,当时为了鼓励和提升英国经济中人的原创力和贡献度,英国首相布莱尔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运用,用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