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的皇权与立法●刘广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高度发达的时代。考察明朝皇权与立法的关系,对认识传统中国立法的特点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朝的皇权与立法问题作一简要的考察和说明。一、立法权的行使明朝的立法权原则上属于皇帝所专有。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2.
“赋税是国家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22页)历代统治阶级都把赋税收入看作国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并运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来保证赋税的收入。因此,税法,就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立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封建国家对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农业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指出隋唐时期的农业立法,尤其是土地立法、赋税立法大大促进了隋唐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封建国家对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农业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指出隋唐时期的农业立法,尤其是土地立法、赋税立法大大促进了隋唐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朝婚姻制度有较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明朝的婚姻立法主要包括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两个方面。婚姻立法明确规定了婚姻缔结前的定婚、婚姻缔结的条件、婚姻缔结的限制和婚姻的解除等;继承制度表现为"兼祧继承"萌芽、奸生子继承权提高以及规定了赘婿继承权。明朝的婚姻制度,在保障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保护女性权利的保护和非婚生子女利益以及夫妻间忠诚义务等方面,对当代婚姻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赋税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一种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赋税制度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就必把这种制度形成法的形式即赋税法律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赋税法律制度变革,它们的变革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赋税制度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概述和分析了中国古代的赋税变革,并揭示了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税改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儒门亚圣的孟子,他的思想至今仍然闪闪发光,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本文以孟子的赋税思想为切入点,试图透过孟子的赋税思想挖掘其背后阶级立场和价值观,并试图去发现孟子赋税思想在我国税制建设中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收入税,特别是个人收入税的起征点一直是人们经常提起的话题。赋税是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税收或称赋税制度的国家之一。赋税在中国古代往往是政治的组成部分,许多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赋税改革。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历史流转我国的赋税制度大约发端于公元前3000多年。在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这是赋税的雏形。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最早开征的赋税。秦朝时期的赋税很沉重,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民命不堪,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相似文献   

9.
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初统治集团在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最具深远影响的"重典治吏"主张.严厉惩治了贪赃枉法的官吏,是明朝立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怡 《法学研究》2004,(5):14-24
以赋税问题作为看待财产权与宪政制度之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财产权在宪政之先的论述 ,提出赋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的财政危机导致对源自民间的赋税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凸现出赋税合法性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向是继续沿着财产权入宪的思路 ,确立“税收法定”的宪政主义的赋税模式。  相似文献   

11.
税收是与国家相伴而生的,国家的存在、发展都离不开财政收入,而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所以税收对国家来说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税收立法,以此规制税收活动。尽管如此,税收犯罪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张洪新 《法制与经济》2010,(9):105-105,107
在我国古代,赋税征收是地方县级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宋代也不例外。宋代县级赋税征收是在县级长官、佐官、各案公吏、各色乡役通力协作下完成的。应役人员各司其职,权责分明。宋代县级政府赋税征收体制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乡司在宋代县级赋税征收过程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文书、账簿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明朝御史给事中广泛参与各个部门的行政活动,纠正错误的行政和民事司法行为,弥补了国家和个人受到的损失。本文中作者摘录了明史中的相关案例,按照立法、司法与调查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御史与给事中在民事行政救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朝救荒立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鸣 《现代法学》2000,22(4):137-139
自然灾害的出现 ,直接造成生产的衰竭、社会的动荡以及统治政权的不稳定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不得不运用各方面的力量 ,与自然灾害抗争 ,明朝在抗灾救荒方面功效显著 ,尤其是救荒立法上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敦煌归义军政权实行据地出税的政策,其地税主要包括地子、官布、税草和税柴。由于归义军实行请田制度,不仅赋税的征收完全以土地为据,就是部分差科的征发,也以土地为据。赋税主要以乡为单位征收,具体则由“某头”负责。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制度既与中原王朝的制度有一致性,也有自己的创造和变通,但在发展趋势上却与中原王朝相一致,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唐后期五代宋初经济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唐国昌 《华中电力》2023,(1):145-159
和买,泛指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的行为。其核心便是“和”,即蕴含着自愿交易、买卖的官民双方地位平等、官府购买民间物品应以货币的形式支付对价等含义。为了规范和买行为和保障和买秩序,元继于宋,确立起了一整套包括均平摊派、时估、法定程序、和买钱货两清的支付原则、税课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和买法律制度体系。然而,和买法律制度在“商品化/赋税化”“和/不和”的博弈中,最终滑向了政府主导、赋税化的境地,而随意的摊派与吏治的败坏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和买法律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缓其由“和”向“不和”的赋税化性质蜕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明代河南地方法律制度包括两大类别:中央制定的国家律例和地方制定的政策法规。国家律例作为全国通行的法律规范是河南地方法律的制度框架和制定依据,河南地方法规则是国家律例在具体区域内的体现和补充。明朝法律制度概况立法概况明代立法成就是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又一高峰时期,具体成就表现如下:第一,承宋元时期立法的驳杂而呈现简约化;第二,行政法制度化;第三,民法平民化;第四,刑法定量加减;第五,司法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字据的破绽     
《江淮法治》2009,(4):38-39
北宋天圣年间,四川仁寿县的江知县上任不久,就受理一桩田地诉讼案。原告张某是个专管征收赋税的小吏,告他的邻居汪某无端赖占他家良田20亩。汪某申辩:“并无此事,这20亩地是我祖父留下来的。去年张某来我家收税,说如把田产划归他名下,可以不交赋税,不服徭役。我正为交不出赋税犯愁,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廉价政府是指由于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成本的合理降低,使得老百姓能够获得优质服务并能承担得起赋税。而这样一种政府的建立必然要求改革其行政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20.
凤凰山汉简是研究西汉赋税的重要资料。与以往对此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赋税额度上不同,本文则从地方财政角度重新审视这批简牍,以口钱为切入点,认为凤凰山汉简所载的口钱条目并不是向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也不是简单意义上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而是与简牍上其它条目一样,是地方财政的一部分,用来供给地方行政长官的公务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