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建峰 《法学评论》2022,(5):101-113
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是解决工业时代劳动领域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二者分别采取私法和公法两种不同技术方法,在功能上存在择一使用、次第结合、平行结合三种关系形态,在结构上通过劳动关系相关勾连。在制度发展过程中,因社会保险的社会和平功能、社会国家思想等原因,出现了社会保险对劳动关系的功能替代趋势,但这种功能替代有其限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应坚持劳动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优先地位。在当下以新业态发展等为特点的劳动世界,二者应不再紧密捆绑,但也不能彻底分离,坚持社会保险应以具有共同社会风险和缴费能力的社会群体为制度设计前提这一要求,则社会保险原则上仍应以劳动关系为前提,同时基于特定理由可以出现有劳动关系没有社会保险或者没有劳动关系却有社会保险的状况,这也即二者关系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2.
季金华 《政法论丛》2006,46(4):24-32
政体演化的理想类型与法的现象历史演进模式密切关联。划分政体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政体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人类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集权政体、分权政体和整合型政体三种理想政体类型。建立在自然经济和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集权政体类型;建立在商品经济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分权政体,而整合政体则表现为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体、古罗马共和政体以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人民代表大会政体。  相似文献   

3.
护理依赖是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医学鉴定常见的委托事项。护理依赖的概念、产生护理依赖的原因及其与之对应的分级护理概念对于法医学鉴定乃至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护理依赖有规定性意见的主要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及《事故损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两者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确定有无护理依赖及其依赖程度,有必要详细了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概念。事实上,护理依赖程度的鉴定本质上就是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Barthel指数评定法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况导致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致使劳动争议呈急剧上升趋势,且争议的内容日益复杂。正确、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对于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瑞恒 《经济与法》2003,(12):97-97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照劳动法律规定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培育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精神需求 ,是人类精神需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 ,人的精神需求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物质需求。从发展的角度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的依赖”时代向人的全面发展时代转变的过渡环节 ,是以物为目的向以人为目的转变的过渡环节。市场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也强化了与发展物质财富直接相关的精神需求 ,为人的精神需求的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发展和满足 ,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精神需求在人的需求结构中的地位会相应提高 ,人的精神需求会向更广泛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产物,它对于满足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增加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建立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变化使劳动关系从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国的劳动法学显得极其窘迫,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者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因此,必须将非标准劳动关系纳入我国劳动法调整范围,构建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保护制度,从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价值诉求,而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变革的重要环节。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和价值贬值的多重表现和内在根源,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正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价值诉求出发,马克思揭示了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人学主旨,即超越人的工具理性、从人的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人学价值。而在当代中国,这也正是理解和汲取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人学价值的意义所在,即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自觉性,尊重劳动与劳动者以及创造劳动者价值实现的生产劳动与生活环境,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奠定坚实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常凯 《法学论坛》2012,(3):98-104
随着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发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也由以往主要局限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转变为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主线,以社会劳动关系调整为目标。规范的市场经济下劳动法的作用,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出发,通过集体劳动关系的对等性,来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协调性。与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动法治的集体化转型相适应,中国劳动法学科理论基础和结构体系也需重构,构建一个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中心的新的劳动法学科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劳动法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充分认识当前劳动关系的状况,科学分析和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的现状为突破口,分析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是保持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法。鉴于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且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真正达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稳定和发展之需要的目的 ,故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无疑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法制与经济》2009,(4):106-10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况导致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致使劳动争议呈急剧上升趋势,且争议的内容日益复杂。正确、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对于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时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 ,我国将保障福利内容纳入劳动关系进行调整 ,作为劳动法的组成部分 ,并不存社会保障法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社会保障法应与劳动法合理界定。本文在对各种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从调整对象、调整方式以及改革趋势上透视两类立法的关系。在劳动法上主要是解决国家该退位的应当退位 ;在社会保障法上主要是解决国家该到位的应当到位。  相似文献   

14.
从民商法到经济法: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的同步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经济学的"自利"假设为市场经济奠定了人性基础,也为市场经济伦理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公平竞争伦理是市场经济伦理观的核心,对自由市场经济伦理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予以强化和保障的法律机制主要是近代民商法。进入社会市场经济阶段后,市场经济伦理观又发展了社会责任伦理,与之相应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以及经济法等社会本位之法由此而生。社会责任伦理中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责任伦理是对自由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强化和保障机制便是经济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的、稳定的行政化劳动关系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样化、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与之相适应,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日益增加,案件类型越来越复杂,纠纷主体日益多元化、群体化。这些劳动争议案件往往蕴含着尖锐矛盾,极难调处,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16.
对税务行政行为引起民事争议的处理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两起税务行政案件入手,针对经济上与税款有关联的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备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享有什么样的权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必然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加强对个体利益的保护,使个体主动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具体模式为: 1.建立平等的征纳关系。 2.将纳税人作为权利主体考虑,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建立实质课税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问题。 4.对纳税标的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审查法律程序化,给私权充分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法典的品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民法不仅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更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调整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人的发展的法律,是一部维护人权、解放人性的法律,是建设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的法制基础。将民法定位于一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法律,是现代民法应有品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的界定是处理社会劳动关系的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之后,用工关系的复杂化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界定难度。国内目前对于劳动关系的界定理论研究并不十分完善,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在这方面的经验,采取多元化劳动关系界定模式,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仲裁前置"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建立之初及相当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越来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处理新问题时逐渐呈现弊端,建立新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社会现实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新探张再平近年来,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进行,劳动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一方面,劳动关系随着改革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不稳定、不协调因素呈不断增加的态势,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