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行政立法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的实质性区别在于行政立法主体受听证笔录拘束的程度。基于行政立法自身的特点,行政立法应当更多地采用非正式听证。任何行政程序都需要有具体程序制度的支持,因此,应当建立支持行政立法非正式听证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公告制度、评议制度、相对案卷排他制度和效力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对划分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司法化作为划分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的实质性标准 ,有利于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正式听证的特点是严格性、要式性和公平性 ;非正式听证的特点是灵活性、效率性和广泛适用性。我国的听证会应属于正式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立法听证是指行政立法主体在立法时听取有关当事人意见的程序制度。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发展比较完善 ,其法理基础是美国宪法所确认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听证的方式有正式听证程序、非正式听证程序以及混合听证程序 ,但实践中常见的是混合听证程序。行政立法听证具有传播信息、宣传立法、协调利益关系以及安全阀的功能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美国的法律和立法实践也确立了一些不实行听证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行政听证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适用范围狭窄、听证形式单一、法律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是现阶段我国行政听证所表现出的主要缺陷.本文针对我国行政听证表现出的前述缺陷提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采取多种形式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应建立重大公共支出决策听证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保障纳税人对公共资金动用的参与权 ,防止腐败 ,应建立重大公共支出决策听证制度。这一制度应定位于非正式听证 ,主要发挥咨询性功能 ,应具有民主性、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性。具体构架包括适用范围、听证的主持人及主持机构、参加听证的代表的产生及其权利义务、非代表纳税人的权利、听证记录的约束力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冯岑 《法制与社会》2012,(25):213-214
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制度,在效率为先的行政执法中极大地确保了事人的陈述与申辩权,为自然正义原则之体现.其理念价值与制度设计被引入到高工作中,正逐渐形成一项特殊的听证制度——学生听证制度.其组织方式因各个高计划、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作为一项保护学生权利的有力措施,应当具基本要素.本文从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听应该如何完善.前者涉及学生的教育权、身份的改变等重大权益,包含了必须具备知、听证准备、听证组织会、合议以及听证记录等基本内容;后者灵活、易操作,对高校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完善听证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听证主持人独立的法律地位、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申请人听证的程序性权利、听证笔录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制约功能、听证瑕疵及其后果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以促进行政处罚的公正和合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地权力机关及政府在立法听证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且有意义的探索。但该项制度依然在功能定位和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应从立法体系的建立、立法听证范围的界定、立法听证形式的确定和立法听证程序的规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常拯 《行政与法》2003,(4):63-65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各国听证制度不尽一致,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听证的概念种类、范围、主持人的介绍来进一步深化对听证制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听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地权力机关及政府在立法听证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且有意义的探索.但该项制度依然在功能定位和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应从立法体系的建立、立法听证范围的界定、立法听证形式的确定和立法听证程序的规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而听证笔录及其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又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了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唯一依据的结论,并对我国目前有关听证笔录的规定进行了检讨。我国的听证制度应在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唯一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2.
竺效 《河北法学》2005,23(8):35-40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规定了环境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听证”和“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听证会”两类制度。另外,在我国还有环境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并非上述意义上的“听证”,而是类似于英国“非法定听证”的一类新型听证。现阶段立法应规定,该类听证可以参照适用《暂行办法》,予以必要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3.
消防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消防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包括非正式程序和正式程序,其中,正式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应根据行政处罚行为有可能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程度大小、听证成本与听证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价格听证后的意见回应可以有效防止价格听证流于形式,增加民众对价格决策的可接受程度,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法律对意见回应的规定比较笼统,且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意见回应在价格听证的实践中基本是缺失的。需要借鉴美国非正式规则制定中的公布回应程序,完善意见回应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把意见回应纳入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中。  相似文献   

15.
白小莉 《中国律师》2004,(11):61-63
听证是现代行政程序的核心制度,它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体现了民主和公正。在听证程序中,有一个核心的人员,即听证主持人。听证主持人是听证的灵魂,他切实保障听证的顺利进行,确保当事人实现权利,使听证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听证主持人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听证制度更加有力,因此,要对听证制度进行规范,就必须首先清晰的界定听证主持人的选任、职权等问题。我国对听证制度的研究并不缺乏,但是对于听证主持人却鲜有涉及。—  相似文献   

16.
杨胜 《法制与社会》2011,(3):162-164
规范和完善立法听证制度,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入手:改变立法听证工作的启动模式,将启动立法听证程序的选择权赋予利害关系人,增强听证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权利保护的思路出发,原则性地规定听证客体,规范听证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范围;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听证会前的听证准备工作,增强听证工作内容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从保障听证参与人相关权利的角度出发,完善听证程序的相关具体措施,统一并规范听证程序;从发挥听证会功能的角度,规范听证报告的制作并明确其使用要求,以增强听证效力。  相似文献   

17.
听证制度在国家立法和行政工作中已取得较为完善的构建.近些年来,在鉴定实务中,如知识产权、医疗纠纷、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鉴定领域,也已经试用听证来解决一些难题.学界也对司法鉴定听证进行关注、研究,主要涉及鉴定听证的制度价值、适用范围、启动、听证参与人的确定、主持人的选任、听证程序规则设计等方面,但当下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对司法鉴定听证制度进行研究,论证司法鉴定听证的法律依据、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司法鉴定听证在补充收集材料真实性的责任承担主体、启动、时间选择、参与人的确定等问题上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的有关听证程序内容过于简略化、原则化,不易操作,需要加以完善。听证适用范围应扩大到各种具体行政行为,“较大数额罚款”需重新界定;听证申请权须延伸到所有利害关系人;听证告知制度要规定告知方式及告知书的内容;听证通知制度应规定将第三人和案件调查人员作为听证通知的对象;应明确规定案件调查人员享有质证权;尽快确立案卷排他性原则;应充实听证中证据制度的规定,丰富听证程序适用方式。条件成熟时可将听证制度专列于《行政程序法》之中。  相似文献   

19.
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它的设计能够极大的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促使行政权能够合法正当的行使,从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行政听证制度的渊源及价值内涵的介绍,阐明了说理在听证中的价值,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与完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但该制度在立法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听证事项不具体,听证参加人的范围过窄,听证通知内容不充分,听证主持人缺乏独立性,行政主体提出证据的期限未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等等。本文拟对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