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教宣传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劳教宣传与劳教误解(指民众对劳教工作的无知和误解)直接相关。劳教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劳教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它就等同于劳改农场。这种现象与劳教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也不利于劳教制度的建设、劳教执行工作的开展甚至社会帮教工作的开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宣传不到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的劳教制度存在着劳教的性质不确定、劳教对象不明确,劳教体制不合理等弊端,必须通过立法,改革和完善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3.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劳动教养工作为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劳教工作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劳动教养制度是立足中国国情的创举,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加深对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识,从而得出劳教工作只能加强,劳教手段要充分运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它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与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因此,健全与完善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当前我国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的不足 (一)检察监督缺乏力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狭义的法律监督即指检察监督,它是最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之一。劳教检察监督的依据主要是1987年7月高检发《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6.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独有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改造教育制度,劳教制度的存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这一制度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为了实现制度的正义,必须用违法矫正制度取代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劳教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到组织体制改革。本文试在分析当前我国劳教组织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就劳动教养制度的组织体制建设谈点一孔之见。一、劳教组织体制存在的弊端我国劳教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从组建伊始,就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监狱色彩,特别是在组织体制、执行模式、管理手段上,几乎与监狱系统雷同①,因而被社会上称为“二劳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司法部提出了劳教办“特殊学校”和创办劳教特色工作,在执行模式、管理手段和教育内容上有别于监狱系统,但在组…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1):7-9
重庆小伙任建宇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两年试用期满,正在公示等待转正的时候,因为在腾讯微博和QQ空间里复制、转发和点评“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判劳教两年。又一个因言获罪的案子,再次引发民众对劳教制度的热议,劳教制度到底该不该废止…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已经近 50 年。劳教制度的存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劳教制度本身又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劳教制度的改革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方向,走刑事司法改革、刑事一体化的道路。通过《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全面改革和调整,填补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结构性制度性缺陷,承担劳教制度的社会责任,促进司法改革的发展,实现劳教制度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2,(36):8-8
网易评论发表了一篇何三畏的评论文章,文章如下: 中国的劳教制度,到今天已经天怒人怨。说它应该存在的,甚至对它“一分为二”的,非常少见。我感觉,这很像十年前“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时的气氛。已经有不少人,包括官方媒体的人士,在网络上呼吁“废除劳教制度”了。  相似文献   

12.
王长佴 《中国司法》2004,(11):88-88
沈阳市沈新劳教所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大胆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率先试行“劳动教养管理工作听证会”制度及“劳教人员百分考核联审、现场办公”制度,引进“劳教人员评优聆询”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积极推动“阳光工程”向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在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好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建立新的工作理念,以此引导劳教工作全面发展。(一)法制理念和程序观念是基础。在劳教人员执法过程中,追求结果的公正与过程的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理念和…  相似文献   

13.
劳教制度产生于于50年代的肃反,是我国一项特有的教育改造制度.最早关于劳教的法律,是1957年8月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中指出设置劳教制度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与不务正业的人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以此来维护公共秩序,以便更好的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它是我国独有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改造制度.虽然从它产生以来,对于维持社会指数,预防犯罪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侵犯了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4.
分类管理和专业化建设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应在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具体框架内考虑其制度设计,必须以有利于专业化建设为基点,并结合监狱劳教工作的实际;同时解决好二次分类环节及把“矫正教育师”纳入专门的警务技术序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未经法律授权即可对公民实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在内的强制措施,这是劳教制度最大的制度软肋,也是致其最终被废止的根本原因。劳教制度废止后的制度设计应当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劳教制度已死,劳教式管理模式还在"的尴尬局面。遵循理念先导、制度跟进的规律,未来的制度设计必先契合法治理念。而于刑事法治理念而言,不遵循刑法宽容理念的制度设计必定依然难逃窠臼。故而在改革中除了要关注基本制度的构建和刑事政策的贯彻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刑法宽容理念的培养和倡导。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是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措施。由于专业化制度建设滞后、各警察部门缺乏统筹协调以及专业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展缓慢。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专业化建设可以从完善警察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警务技术职务管理、推进警察教育培训机构办学体制改革等途径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警务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是建设法治型劳教场所的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劳教执行方式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与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劳教场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必将有利于推进《违法行为矫治法》出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唐慧被劳教案、任建宇被劳教案等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教制度对于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其合法性一直以来屡遭质疑。本文拟从法治视角简要剖析现行劳教制度,从其性质、概念、规范依据入手,分析其合法性,并梳理其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劳教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劳教制度改革已成定局,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是劳教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通过实证调研,了解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劳教制度改革的基本态度,寻求在改革方向与方案上的共识,对于解决劳教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具有基础性作用。实证调研表明,通过立法规范劳教的适用范围、建立公正的司法程序、降低劳教的严厉程度等改革建议获得了相当  相似文献   

20.
陈伟雄 《中国司法》2005,(11):45-47
劳教工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演进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劳教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