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重点由立法向司法转变,媒体对司法监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媒体与司法之间一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禁止"媒体审判"已经是国际新闻界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媒体监督真正成为司法公正的推进器。本文从审判公开、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三个概念分别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建立合理的媒体监督模式,包括媒体应保持中立谨慎的态度、司法机关应建立配套制度、国家应加快立法步伐等。  相似文献   

2.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建林 《河北法学》2004,22(6):133-136
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公众了解公共信息并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媒体的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媒体与司法之间同时存在着冲突。冲突的解决应当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以达到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从我国的司法现状看,更应强调对媒体作为公众舆论渠道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魏波 《法制与社会》2011,(8):115-116
对司法权力的监督的问题研究,是研究一个法律监督的问题,涉及到由谁监督,监督谁和监督什么以及针对司法腐败现象而论及司法监督的必要性。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国家的行为要有法可依,我国宪法中明文规定了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怎样去完善这种监督并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正好督促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新闻媒体对司法的报道和评说并不意味着司法独立性的丧失,媒体完全可能具有肯定和强化司法行为,过程和结论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新闻舆论监督也有着延续和强化司法行为的社会效果,促成道德与法律的链接,为司法建立更为扎实的社会基础。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也是我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为修补制度性缺陷,解决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问题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李兵 《法人》2004,(6):32-32
不规范的司法监督常常损害法治环境和法治形象,但如何对症下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期望非常高。完善和加强司法监督,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那么在司法监督中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如何完善和加强司法监督?带着这些问题,《法人》采访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高级法官夏国佳。  相似文献   

5.
赵璐 《法制与社会》2013,(5):141-142
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舆论监督也要有界限,没有边界的新闻报道很有可能给司法工作人员强大的心理压力,进而造成司法不公。为此,我们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适当限制,合理规划,包括内容要客观真实,手段要合情合法,报道时机也要合理规划,以确保对整个司法活动的干预和影响最轻最小,最大程度保证司法独立公正。  相似文献   

6.
赵萌萌 《法制与社会》2010,(13):109-109,142
在当代法制发达的国家,用新闻媒介来监督司法的运行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监督模式,但是二者间对立合作的关系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新闻监督在司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新闻自由与法治国家必备要素的司法独立与公正之间的关系日益重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自由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将会被损害。  相似文献   

7.
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目标的积极迈进,诉至人民法院的各类案件明显增加,人民法院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来自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监督对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对法院审判的监督机制,也成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少人认为,要解决当前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问题,应该加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我国当前存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的监督、检察院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等多种监督机制。各式各样的监督对法院审判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助于司法公正?对法院审判监督机制是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媒介形态。媒体监督是指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通过信息媒介手段置于人民群众的理性监督之下,以保证其运作的透明化、公开化。新媒体时代媒体监督特点鲜明。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是把"双刃剑",监督恰当会促进司法公正,但媒体的监督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就会损害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当前媒体监督和司法公正之间存在明显冲突,如何保障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同时又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既保护媒体的新闻自由,又保证司法不受媒体的干扰,独立的做出判断,本文从分析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入手,探讨其中的平衡途径,以及媒体与司法之间应当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
马静 《法制与社会》2013,(29):189-190
当下中国的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着,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体已经逐步介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其介入领域自然也包括了司法活动,随着媒体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而公证处开展公证活动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公正性、合法性"的证明。所以,如何在保障媒体正确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使两者在平衡中稳步发展,是摆在公证处面前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大监督司法之应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所在。就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而言,司法权依附于行政权,司法不能独立,行政干预司法。同时,司法权在其运行过程中,权力被滥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必将导致司法不公的结果。这种结果不仅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更严重的是法律的严肃性、震慑力将受到破坏,国家的权威就会被动摇。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的应有权威与效力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司法权的正常运行,法律的正确实施,司法的公正,都离不开人大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娟 《法制与社会》2013,(33):285-286
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媒体监督权的充分行使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审判独立最终的核心要求法官独立断案。媒体监督一旦缺乏制约或运用不当便可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从侧面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在宪政意义上是统一的,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司法公正,如何正确调和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使两者在维护司法公正的道路上相辅相成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是人们对自己权利进行自我救济的重要途径。它与司法活动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仲裁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司法的支持,其是司法裁判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不仅是"司法"的手段,也是仲裁本身性质、特点和局限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维山 《中国审判》2012,(5):98-101
当今世界,建设法治社会已经成为人类进步的共同目标,司法公信力无疑成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中,人民法院又处于司法公正的最后保障地位。然而,当前,一些公民"信权不信法",司法裁判有时陷于终审不终、裁判生效却难于执行、当事人反复申诉、多次再审的窘境,甚至暴力  相似文献   

15.
仲裁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司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处理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司法审查权的关系,涉及到仲裁的独立性与效率、公平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7.
人大监督司法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享有的重要职能之一。人大监督司法日益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价值性,目前在深入推进司法公正建设之时,应当更加关注和发掘人大监督司法的机能和独特优势。人大监督司法在现阶段显得格外重要,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人大的视角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之强化和充实,需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司法的职能。目前中国法  相似文献   

18.
司法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河北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听取和审议公安司法机关执法工作汇报、开展视察、执法检查、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认真探索新的监督形式,积极开展司法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历来被认为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两大支柱。新闻自由是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的权利,它是司法公开的重要形式,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司法独立是一项被社会公认和普遍遵循的原则,它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为司法公正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但是现实社会中,由于媒体或者司法机关的原因,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本文在阐述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冲突的现象及缘起,了解国外处理二者关系的先进做法,为我国协调二者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是现代社会两大重要价值取向,然而两者在现实社会中,却会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是摆在新闻学界和法学界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难题的关键,是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新闻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