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以来.在学生心目中.我始终是以一个正直、公平的形象展现给他们的,似乎任何人有任何委屈只要告诉了我就一定能得到公正的解决。这让我倍感欣慰,自己在学生们心里的形象原来会有这么的伟岸,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坚持正义.做到善恶分明。公平正直。但这个学期开学的一件事情.对我触动不小。让我改变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马静 《工会博览》2011,(11):111-111
女工组织是企业运转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半边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和人才闽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进步。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发展潮流,女工组织有必要往学习型组织方向创建。女工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地贴近时代,坚持学习,持续进步,才不会在如此的宏观局势下被淘汰。  相似文献   

3.
从组织结构来看,美国有组织犯罪大致经历了从传统黑手党科层型向现代企业型和网络型演进的历程。从有组织犯罪本质认识来看,美国有组织犯罪经历了有组织犯罪民族论——经济论——再到“犯罪”与“组织”结合论三大阶段。美国有组织犯罪类型的流变与概念的演化对我国有组织犯罪治理进入“后打黑时代”有着诸多的借鉴和启示,其中最为迫切的是:对我国本土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应坚持全景式认识,采取“治安秩序”与“经济秩序”并重的分类治理的执法策略,调整打击锋芒;在在刑法学中引入有组织犯罪概念,建构刑法有组织犯罪二元结构模式,进一步完善立法、严密法网;与此同时,进一步缓减在我国威权体制下有组织犯罪治理有效性与法治原则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论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高,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村民自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而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村民自治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就是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切实依法办事在村民自治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了国家监察机关介入反有组组犯罪工作。监察机关作为国家政治机关,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既是一个参与者,也是一个监督者,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国家机关处置有组织犯罪既有协同配合,也有行权逻辑不同等差异,其介入有组织犯罪的机制应建构在以涉有组织犯罪的公职人员为对象,规范行使监察权、反腐败和反有组织犯罪相结合的基础上。监察机关介入有组织犯罪处置的规范路径应针对有组织犯罪向基层政权渗透、“保护伞”问题突出等发展趋势展开,坚持预防为主、惩防并举的方针开展监督、调查和处置工作,将反有组织犯罪纳入到国家监察体系中。监察机关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目标,注重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实体和程序上的衔接,从“纪法衔接”和“法法衔接”等维度完善介入反有组织犯罪机制,实现有组织犯罪的综合治理,巩固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的成果,拓展国家监察全覆盖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年前,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和人民团体联合下发了在全国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意见。《意见》强调,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投身到“创争”活动中,努力营造“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聪明才智和建功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给法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应对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共坚持共产党的名称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并不断在价值理念、组织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然而,法共的变革理论及其具体实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法共的困境。接二连三的选举失利、不同派别的党内纷争以及党的社会认同和信任感的急剧下降,均使得法共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8.
世弘 《工会博览》2004,(7):59-59
日前,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原北京高压气瓶厂)以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开展了职工培训活动。该公司始终坚持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在市场营销、现场管理、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和员工素质培养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保持了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该公司先后取得了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4,(20):15-15
一切付出都值得今年我们集团工会提出了“大文体、大娱乐、大活动”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基层政工员,我每周都会利用下班时间组织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活动,虽然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但是每当看到同事们积极地参与时,我觉得一切的努力、坚持、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0.
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呼不规范。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极少有对黑社会、黑社会性质组织、黑恶势力、恶势力等词进行严格区分和界定的,多数人都是相互混用,特别是在报纸上发表的一些文章,甚至把恶势力与黑社会看成同义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混乱。2000年末及2001年年产初,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宋浩波教授相继接受媒体采访,各自发表对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看法,然而,同是研究中国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蔡教授坚持中国已经出现了黑社会组织,而宋教授则持相反的观点。事实上,对两位专家的论述作一比较,我们可…  相似文献   

11.
王堃 《法制博览》2015,(6):44-46
社会组织是由公民、法人自发成立的,以实现公共利益或特定群体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鉴于社会组织在各地发展的差异性,地方立法应在社会组织立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通过地方的实践,推动国家立法的发展。在地方立法实践中,要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东非政府组织大致分为,政治伊斯兰非政府组织、世俗性非政府组织、伊斯兰慈善机构、西方化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对中东民族国家的构成、加速中东政治民主化、社会世俗化和经济现代化进程,增强穆斯林国家和民间的交往和穆斯林认同以及实现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泛伊斯兰主义的民族观,削弱了国家层面上的民族自豪感,诱发了中东极端组织的产生,对中东和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政党化、暴力化趋势的加强,也使其非政府性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3.
杨晶华 《台湾研究》2022,(4):95-110
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问题是两岸政治定位争议在国际领域的延伸。两岸围绕这一问题的交锋主要集中于国际多边领域,因而更易成为美西方国家联手“以台制华”的工具。尽管1949年以来美国在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上的立场受到中美实力变化、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但这一问题一直都是美国在国际领域干涉中国内政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美国挑起对华全面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加大了打“台湾牌”的力度,对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的支持明显增强。尽管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与现行国际法秩序之下,美国支持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的支持并未能实质撼动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中框架,但美国在国际上频频为台当局参与国际组织站台和撑腰打气,仍对中国政府在国际领域处理涉台事务造成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4.
马益飞 《法制博览》2013,(6):167-16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在中国大陆快速的滋生和蔓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了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及其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进行研究,为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集团的界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对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色安然     
安然丑闻使美国人长期自信的“诚实和正直的企业文化”遭遇空前危机,为政者的信誉、良知、智能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罗力 《法制博览》2013,(7):8-10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间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蓬勃之势到低谷徘徊再到迅猛发展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民间社团这些跌宕起伏的发展趋势的是行政机关关于非营利组织立法的陆续出台及行政调整。志愿服务立法在"奥运年"前后达到了高潮,这些立法可以被视为中国非营利组织中最为完备、系统的法律文本,而众多的地方志愿服务立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立法的一般性问题。笔者拟通过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治大环境、志愿服务组织的立法状况分析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关于非营利组织立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曾威 《法制博览》2013,(10):249+248
行业组织在我国是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社会中介组织。但是,关于行业组织的性质和地位,却一直得不到准确的定性。行业组织是否是行政主体?何种情况下由行政法进行调整?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行业组织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将影响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本文即试图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我国的黑社会组织以种种方式逃避公安部门的打击,千方百计地与社会进行对抗,使中国的黑社会组织逐渐蔓延开来。然而,由于受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因此,尽管我国目前存在黑社会组织,但其初级形态仍十分明显。这主要体现在犯罪手段、组织管理模式、成员结构及活动范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组织正式制度和组织文化处于不断演变的进程中。对国际组织变革规律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结构、施动者、变革机制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围绕国家中心主义和国际组织中心主义两大路径,形成了诸多中层理论。在国家中心主义路径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竞争、委托—代理等理论将国家视为国际组织变革的关键施动者,认为不断变化的国家利益和国家间权力博弈可推动国际组织制度设计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分析了国家推动国际组织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国际组织中心主义路径则将组织文化视为决定国际组织行为的结构性因素,重视国际官僚的施动性。理念流动、认知演化和官僚政治等国际组织内动力机制能推动组织文化变革。上述研究使人们对国际组织变革逻辑有了较全面认识:若想推动国际组织深度变革,就需整合来自国家、国际官僚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变革推力,并同时重视物质和观念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何静 《工会博览》2010,(2):88-88
领导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领导者是组织的领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走在最前,指引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统9巾(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中枢);是组织的导师(组织使命与宗旨的开创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是组织行为凝聚力的核心。领导作为组织行为过程,它是靠领导者的具体行为实施和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领导者由组织的决策系统和权力系统构成,被领导者包含组织全体成员。因此,领导的实质是权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