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一九三二年二月一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成立福建军区。福建各地方武装迅速响应这一决策,经过一番筹建工作,福建军区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日在汀州成立。罗炳辉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下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  相似文献   

2.
二战时期成立的福建军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主要军事指挥机关之一。有关福建军区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党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前几年,清流县征集到一件以总指挥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署名的《成立福建军区总指挥部通告》(原件标题不详,该标题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参加编撰《谭震林传》过程中,曾到有关单位征集资料,其中对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前后的史实有新的发现,特补充考证如下。一、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的经过。  相似文献   

4.
正这位曾担任过红四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十二军政治委员和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老革命,第一次见到19岁的新四军女战士葛慧敏(田秉秀),是在繁昌前线召开的政工会议上。尽管谭震林频频向葛慧敏传达爱的信息,组织上也出面做工作,但葛慧敏仍是心如止水、纹丝不动。有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趁谭震林在住处,  相似文献   

5.
(一)为了粉碎敌人即将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向福建开辟新苏区,一九三三年七月,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九师、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组成东方军,东征福建。当时,我在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工作。我们第三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红十九军,一九三三年改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军部是福建军区兼的。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过中革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对于叶剑英在福建的任职时间问题持有不同意见: (一)任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及东南作战军成立的时间,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7.
1929年12月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反革命“围剿”,使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江西、福建的21个县,拥有250万人口。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中央要求江西、福建两个省要有一个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建立江西、福建军区,密切配合工农红军,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1932年3月,福建省在长汀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全省的革命政权得到巩固。3月下旬,在闽西永定的虎岗召开了成立大会,福建军区光荣诞生。以罗炳辉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地点设在永定虎岗的杨公堂。福建军区最高指挥机关是司令部,司令部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作战部、参谋部、卫生部,各部下设科。福建军区下辖3个军分区:上杭、永定、龙岩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一军分区领导,司令员郭清义,分区司令部设在上杭的太拔村;长汀、清流的北部部分地区,连城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二军分区领导,司令员黄火星,分区司令部设在连城的新泉镇;宁化、清流、归化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三军分区领导,司令员伍修权,司令部设在宁化县城。福建军区还附设一所随营学校和红军后方医院。  相似文献   

8.
黄鹄显志略     
王英 《党史纵横》2001,(4):42-42
黄鹄显 (1914- 1986)福建上杭人。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3月在闽西新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三连当班长; 4月入闽西彭杨军政学校学习; 10月毕业后回第一团,任第一连指导员。 1932年任第三十四师师部特务连连长。 1933年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 (一局 )参谋,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 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在中革军委第一局 (作战局 )任作战参谋。 1935年 6月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师,重新成立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局参谋。 10月奉命随军南下,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  相似文献   

9.
邵武是福建的要冲,闽北之重镇,红军、解放军曾六度来过邵武,创立解放业绩。具体为:①1931年6月29日后,朱德、彭德怀率部万余人从江西的资溪、南丰、广昌沿汀洲一路,转到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地。邵武第一次进驻红军。②1932年1月,红十军打到邵武,解放了县城。③1932年10月22日,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3000余人从建宁追周志群旅部到邵武。邵武城获解放。④1932年12月19日,毛泽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军区成立前夕,我从县儿童局调福建军区政治部工作。我在福建军区三年多时间,知道谭震林同志一些情况,现回忆如下:一、办随营学校福建军区成立后,谭震林同志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于1931年7月在白砂办起了随营学校,培养训练红军中军事政治干部。学  相似文献   

11.
1931年5月29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到达建宁县里心镇。 30日晚,召开了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四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彭德怀、谭震林、郭化若、袁国平、左权、罗炳辉等。会议部署了攻打建宁县城的战斗,红三军团为攻城主力,红十二军为攻城预备队,红三十四师布防于桂阳村、里心镇,与驻康都的红四军一起打防御;同时增补左权、杨立三、林德洪为总前委直属委员会委员,负责建宁县的地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宋任穷改字     
1949年12月9日,前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参加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先编为解放军暂编第十二军、十三军。通过民主运动,他们要求正式编入解放军第十二军、十三军.经西南军区批准,云南军区决定将第十二军、十三军,暂编第十二军、十三军4个军合编为两个军。 开会那天,会场中央挂着巨幅横标:“中国人民解放军暂编十二、十三军改编大会。”首先步入会场的西南军区副政委,兼云南军区政委宋任穷看见标语中“改编”二字觉得不妥,便立  相似文献   

13.
张祖谅(1911—1961),河南省商城县人,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60军军长、川西军区司令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军长。  相似文献   

14.
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8月17日,解放福州。残敌逃至厦门、漳州周围及金门岛屿一带,蒋介石任命汤恩伯为伪“福建省主席兼厦门分署主任”,统一指挥第八、第十二、第二十二兵团。汤恩伯编并了残存的军队,在金、厦两岛增修工事,以刘汝明指挥的第八兵团第68军、第55军和第96军残部约3万多人防守漳厦地区,以李良荣指挥的第二十二兵团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24-26
正为了宣传和推动抗日,策应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调动国民党军回撤后方,1934年7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敌人深远后方,进行广大的游击活动,经过福建而到浙皖赣边行动"。7月6日,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其中福建子弟兵3000多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率领下由瑞金出发,于9日到达福建  相似文献   

16.
突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进行长征的同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主力转移后,在中央苏区设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及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为中央分局委员。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几  相似文献   

17.
方方同志是我党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杰出的侨务工作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4年春,他担任红九团政委.红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起,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本文阐述方方在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贡献,以求识者指正.出色地完成中革军委交给的敌后斗争任务1934年4月,方方在瑞金接受中革军委关于组建红九团挺进东线敌后的命令后,带领原属第三分区的宁化独立营抵达永安,召开红九团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革军委的决定.中革军委赋予  相似文献   

18.
没有谭震林的决策,就没有今天的杭州植物园 1949年4月底,江南风景如画,西湖柳浪闻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第七兵团政委谭震林,率部横渡长江,由皖南进入浙江。5月3日杭州解放、6日组成新的中共浙江省委,谭震林任省委书记。7日成立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谭震林兼任主任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08,(5):28-29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  相似文献   

20.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