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试图检讨一下影响青年政策的各种因素,并进而提出在香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的青年政策框架。香港在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未来的联合声明后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方面,中国将在1997年恢复在香港领土的主权,这决定了香港的前途;另一方面,在此之前的香港社会将发生一些剧烈的变  相似文献   

2.
青年政策是政党和政府部门针对青年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行动准则与措施,是从青年一般情况出发对于未来行动的选择和规定。1988年2月,香港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推出了《青年政策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就香港是否需要制定青年政策作出建议。从《报告书》中,可以对香港青年政策问题的研讨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由于青年政策研究在我国的青年研究中还比较薄弱,了解香港制定青年政策方面的情况,对这方面研究的拓展是有益的。本此目的,本文从制定青年政策的必要性和青年政策的内容两个方面向大家作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肩负着推动国家“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使命。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社会感受和内地融合三大维度,尝试建构针对香港青年“感受—认知—行为”的研究模型,为解决香港青年激进行动问题,引导香港青年价值观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内地及主观社会阶层为中上阶层的香港青年社会心态更正面,也更愿意融入内地,正面的社会感受有助于促进香港青年的社会态度和融入内地的行为,对中上阶层的负面感受进行有效引导也可促成其改变态度而融入内地。最后,对国家政策的正面认知能提升香港青年融入内地的可能性。香港青年会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及对国家政策的效果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做出是否融入或者深度融入内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搜集有关社会对现今香港青少年的期望的客观材料,以印证《青年政策报告书》内所提的建议,香港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于1987年进行了《社会对现今青少年的期望》调查。该调查结果去年年初随该委员会《研究香港是否需要制订青年政策的报告书》公布,对我们了解社会(主要是成年人)对香港青少年的评估与期待,提供了重要资料,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扩大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带来的城市房价上涨,青年人住房压力剧增,“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严峻。如何有效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是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变迁理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青年住房政策的演变特点、动力与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青年住房政策经历了“城市住房保障体系‘边缘’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9年)”以及“城市住房保障政策供给增加且迈向‘优先’阶段(2010年以来)”。青年住房政策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伴随城市青年社会形象建构转向积极和正面的结果。城市青年住房政策以及青年形象的转变是政府和社会力量长期互动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的发现将有利于丰富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理论,并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住房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背后的变迁逻辑、动力与机制,从而从政策设计层面探讨解决青年住房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飞龙 《青年探索》2022,(4):101-112
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中存在的激进因素,是由香港独特的历史、境外势力插手以及香港青年教育背景决定的。香港青年社会运动的极端化暴露了香港青年在国家认同方面的薄弱状况及香港国民教育的缺失。香港国安法是中央依法展开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开启了“一国两制”制度丰富发展的新时代序幕。在香港国安法实施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仍存在挑战,香港教育异化及其对香港青年价值观塑造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征,揭示出香港教育范畴的治理整顿迫在眉睫。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法为“爱国者治港”与香港拨乱反正提供了法治前提和操作思路,为解决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难题获得前所未有的契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规范性重构,需要智慧、定力和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对香港青年政治心智的再教育和有效引导,是新时代下“一国两制”不可回避的重要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7.
曾志敏  宁悦 《青年探索》2020,(1):97-104
探索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演变历程是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进而实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基础,从历时态维度分析了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及心理动机的发展变化,从现时态维度分析了现今内地的发展对香港新生代青年社会心理的影响。本文认为,殖民统治的深刻影响、国民教育的缺失以及在内地的学习工作生活体验是影响香港青年对内地社会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应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双向开放"新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国民教育,开展有效引导等方面探索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身份融合的有效政策路径,进而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与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跨境惠民政策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研究以香港青年跨境购房为切入点,分析影响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和福利措施提高了香港青年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意愿,但由于行政管理系统在基层缺乏衔接机制和配套公共服务,香港青年难以融入内地生活;亲朋、同乡、校友等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失,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跨境生活提供支持与援助;拥有良好经济条件和内地社会关系的香港青年更容易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研究认为目前跨境惠民政策主要在“进入”环节着力,而对“适应”环节关注不足,形成了“经济机会驱动、社会网络支援”的迁移模式,对社会阶层较低的香港青年群体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吸纳更广泛的香港青年,研究建议,应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完善政策支持系统,弥补政策短板。  相似文献   

9.
李祎妮 《青年探索》2017,(5):107-112
香港新生代青年是香港社会最敏感、最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21世纪建设香港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人心所向和政治理想追求直接关系到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继续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进一步壮大和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概述了香港新生代青年的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成因,分析了当前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对如何加强和促进香港新生代青年的统战工作进行了思考:加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教育,强化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发挥广东地缘优势,加强粤港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粤港两地青年交流;重视青年领袖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健全香港青年人才资源库;加强香港青年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统战工作新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统战阵地"的融合,不断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90年代香港青年工作的有三大因素:1.从殖民地到"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1997年香港主权将回归中国,香港社会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成为"一国两制"下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90年代的香港青年将和这个地区的全体居民一道,迎接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香港青年工作要带引青年克服在转折中的迷乱,顺利地适应新的历史时代,必须帮助青年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认识自己的使命.过去,青年只要学会做殖民统治下的市民,专心商业功利或个人事业即可.现在,他们将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阔视野,更好地借鉴和交流当代各国青年问题的研究成果,有效地研究解决国内存在的青年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将在北京联合举办"当代国际青年问题讲习班".时间为1991年10月7日到16日.讲习班的内容是:当代青年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当代青年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届时将邀请美国、苏联、日本、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问题研究专家以及国内的知名学者讲学,分别介绍各国或地区青年的现状、当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是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客观依据.执政党和共青团的青年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青年双向乃至多向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促进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青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跨世纪角度看香港青年与青年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期推出的“港澳台之页”栏目中,分别刊载了“从跨世纪角度看香港青年与青年政策”、“港澳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初探”两篇文章。众所周知,香港已于97年回归中国,而澳门同胞也将于今年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为了加深对两地青年的了解,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魏雁滨博士在他的文章中,为我们展示了处于世纪之交的香港青年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香港青年政策的启示。身处广州暨南大学的李世云老师,经过数年的探讨,也对来自港澳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对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及闸述。  相似文献   

14.
因其特殊的政治架构,比利时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体系在青年部门及其目标任务、有关青少年的法律及其具体政策、青年组织和青年中心、青年事务咨询机构以及青年工作经费等方面独具特色。此外,从服务外来青年人口、区分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建立收集青年意愿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比利时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体系对我国青年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香港回归以来,两地的经贸合作变得频繁。香港特区政府出台许多激励政策鼓励香港青年前往内地工作。2010到2014年间,笔者对1433位15~34岁的香港永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香港青年对社会流动性和地域流动性的看法:包括工作地点偏好,对跨境婚姻,以及对区域一体化及全球化的态度。对该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香港年轻一代对于职业生涯的追求与政策的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即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得到受访者普遍认可,但他们并不认同个人的地域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社会流动性。大部分香港青年表示他们的确有为了寻求更多的机会而前往内地工作的意愿。地域流动性对于社会流动性的影响仍有争议,须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青年成长成本研究是探讨和解决青年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在社会急剧变迁和国家政策重大调整过程中,青年成长成本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如何辩证认识这些时代特征,有效扬弃,找出针对性措施,将是青年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的青年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年就业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就业及其相关服务政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予以优先考虑的战略性目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青年约有3亿多,加之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压力,青年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加快制定一些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及其实施方案,确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通过  相似文献   

18.
所谓"青年政策",一方面是指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事务的基本立场和总体构想,即关于青年一代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和行动准则的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党、国家、社会组织和整个社会机制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和发挥其创造性才能而体现这一政策的具体活动.青年政策要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基本要求:1、克服局限和偏见,确立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青年观;2、重视青年一代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切实加强党和国家对青年切身利益及其社会问题的重视;4、切实增加国家对青年事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底,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公布了《青年约章》草稿咨询文件,收集市民对整体青年事务的意见,咨询期为三个月。在青年工作的圈子之中,一时引起了不少议论。《青年约章》的背景 1986年,香港政府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探讨香港是否有需要制订全面的青年政策。经过18个月的研究后,香港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在1988年2月发表了《青年政策报告书》,建议制定一项包含整套  相似文献   

20.
近期,香港“占中”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究其原因甚多,有人认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是台湾今年三月的“反服贸学运”鼓动了香港的街头政治文化,有人认为是香港社会长期面临着较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很多青年和民众借此发泄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或希望通过政治普选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