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2,(15):14-15
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到2001年,总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位列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之后,居全国第6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位置从整体上看,与浙江“经济大省”、“民营企业居全国第2位”、“经济总量与人均GDP居全国第4位”的地位还不大相称,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省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2.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突出的是团圆,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根据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月圆之日,应是亲人团圆之时,所以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这种团圆意识构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元素,至今仍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凝聚的纽带。据考证,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20)
正身前环抱骨灰罐,坐飞机住酒店同坐同卧。从2003年抱回第一个老兵骨灰返回大陆开始,台湾里长刘德文不收取任何报酬,走遍大陆23个省份,15年义务帮助上百位老兵"回家"。为送老兵中秋与家人团圆,刘德文整整7年未和亲人一起过节。刘德文祖上几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说这些老兵做梦都想回家,只要看到他们圆梦就开心。因为这项义举,他也收获了许多"大陆亲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我带他们回家的时候感觉比血亲更亲。"  相似文献   

4.
新年、春节,再度到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摘发的是几封台湾来信.收信人把这些信件抄寄给本刊编辑部,一是表示他们收到亲人来信的喜悦,一是说明台胞思念家乡的深情.我们考虑到目前的实际状况,把每封信上的人名都删去了.我们但愿不久的将来,分处大陆和台湾的亲人不但可以顺利地直接通信,而且可以享受团圆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亲情     
江志敏是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黄瓦街派出所民警。她从事户籍工作29年,荣立了三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近年来先后获得成都市“三八”红旗手,市“十佳文明警察”、省、市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视辖区群众如亲人,是江志敏在黄瓦街派出所29年痴心不改的情愫。她把自己的责任段看作一个“大家庭”,而自己就是“家”中的一员。在与辖区群众交往中,46岁的江志敏当“妈妈”作“女儿”,以艰辛付出赢得群众真诚信赖,与群众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知道什么叫“等路”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特别是在热闹红火的中国传统春节,在家的哪一个不盼望在外攒钱的亲人早点回家团圆?父母牵挂儿女,儿女惦记父母,弟妹思念哥姐,于是乎,此时家门口的路就成为一块被亲情踩踏的热土,  相似文献   

7.
数十年来,他默默精心照料着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谱写了一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爱的奉献赞歌。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06,(10):58-59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因了花而美丽,秋却应了月色而充实。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被称为团圆节的中秋节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寄托着两岸同胞深厚的情感,蕴含着中华文化优秀的内涵。花好月圆,亲人团聚,不但是海内外华夏子孙共同的节日祝福,也是为世人所向往的温馨景象。每逢中秋,海峡两岸的同胞就会更加思念对岸的亲人,许多人越过海峡,探亲寻友,共度佳节;许多人隔海眺望,默默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时节,本刊特选发一组有关中秋的文章,以此送上我们的问候与祝愿,祝您中秋团圆,吉祥万福!  相似文献   

9.
又到中秋月圆时,回家团圆的诱惑早已让人按捺不住,它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也使城市里的交通变得拥堵。对于从事保安这份职业的人来说,节日里的坚守是责任与使命,此时此刻,他们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妆点着这一片片热土,维系着一份份团圆。中秋节,是亲人的团圆的节日,保安员们虽无法到场,但他们一直惦记着家人。心中的思念与问候比任何人都执着、强烈;中秋夜,他乡的月光在他们眼中是否也曾由于离家的忧伤而残缺黯然,还是因为第二故乡的包容而月明如昔?  相似文献   

10.
<正>月是故乡明,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理归宿。在2015年中秋节之际,9月21日至25日,海南省台办、省妇联共同举办"庆中秋·回娘家——海南新娘回乡省亲交流活动"。36位台湾琼籍新娘应邀回家乡与亲人共度中秋佳节,体验家乡发展变化,畅享幸福的亲情、团圆之旅。最亲还是故乡人"我们在台湾打拼生活、辛勤工作,故乡海南挂念着我们这些外嫁的女儿,很感动。"21日晚,在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良宵佳节,亲人团圆,是中华民族世代流淌的浓重情感。春节前夕,通过合盟于英女士的热心联络,记者采访了从台湾探亲归来不久的杨丽女士一家。赶到她家已是掌灯时分,但一提起亲人团聚的悲欢离合,他们一下子讲了四个小时,直到夜深。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张爱玲遗稿《小团圆》的出版,曾经引起了整个中文阅读圈的集体骚动与持续亢奋。说来也难怪,一位已故的、心爱的经典作家居然还会有新作可读,无论如何是要让人兴奋到不行的。虽说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是莎翁尚有遗作被发掘出版也未见得有“祖师奶奶”的市场号召力,不过这本《昨日之旅》中文版的首度出版带给茨威格迷们的兴奋,却是大可以跟《小团圆》之于张迷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之窗”的深圳、“东方明珠”的香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特别是他们抓发展上的思维观念,对于加快巫溪经济的发展无疑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加快发展必须树立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深圳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1979年至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9.5%,2001年达到1954.2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2001年出口总额达374.8亿美元,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79.6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3,(2):36-53
<正>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2023年的春运在回归的“烟火气”中开启。越来越多忘我奋斗的游子将回乡与亲人团聚,在对回家团圆的期盼中,在对新年美好的愿景里,祖国大地上,世界最大的人流迁徙潮在兔年再现,拥挤热闹的场景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谈深圳,人们会想到政策,是特区拥有的特殊政策,使深圳神话般地崛起。到了90年代,当特区的政策不再“特”的时候。深圳依然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大中城市第7位,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是什么撑起了深圳一片新的发展天地?用现代企业制度激活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面。1994年以来,政府先后选择了35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7年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实施了五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条例”,即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党组织和工会的…  相似文献   

16.
石哥:各位聊友,“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个话题,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了给更多的聊友一个倾诉的机会,咱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诸位请:唐汉:亲人给予的爱固然伟大,给于亲人的爱,更能使自己坚强,唐汉认为本期最佳文章为“女儿带我走进阳光”,作者将获得双倍稿费。难忘一位老教师我能与一位热心助人的老师相识,并得到他的帮助和鼓励,是我坎坷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在20世纪80年代,找到当时在乡中学任教的王老师帮助我写作。王老师热情地答应了我父亲的请求,骑着自行车多次到我家了解情况,我与王老师就这样相识了。在后来的接触中,他根据我的身体情…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一个连续二十三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的省份.一个财政收入占全国七分之一的省份,一个最早成立特区.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一个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的省份。如今.再次举起解放思想的大旗,又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 曾以“深圳建设”而成为改革前沿的深圳,而今又站在了“政改”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8.
自担任江西省安远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以来,钟小平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安远县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一年一大步,成功地在全国首创了一个“安远模式”,实现了“五个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被同行称赞超过了“深圳速度”。  相似文献   

19.
肖军 《台声》2008,(10):36-36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月圆时分.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企盼团圆.庆祝团圆的节日。9月9日,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主办的“2008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  相似文献   

20.
没接触深圳邀月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申之前,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我不是罪人——周旋在两岸三地的生存实录》。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两岸亲人失散的悲哀。或许是命运的多舛,使得他更加能体会到两岸亲人的那份悲痛和渴盼。于是他用“博爱”为名,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间事务所,专门为海峡两岸失散的家庭服务。十多年来,博爱事务所促成了500多个两岸失散的家庭在香港见面,为上千人寻找到了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