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英国《拉美特别报道》1996年8月80年代后期,进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与债务与股权互换(即债务资本化)有关。90年代初期,拉美的私有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额从1988年的90多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1...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一向是第三世界中吸收外国私人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然而,八十年代以来,外国对拉美私人直接投资急剧减少;拉美已不再是第三世界中吸收外国私人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本文拟对八十年代外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动向及其原因,西方国家对拉美的投资政策和拉美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外国直接投资与外国银行贷款的关系,变外债为直接投资即债务资本化的可能性和利弊等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拉美债务危机是其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从拉美债务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由于结构不合理等国际国内因素,拉美的债务危机存在着某种必然性。一、拉美债务结构的特点从贷款的时间上看,70年代以前,拉美的贷款基本为双边或多边政府贷款,特别是偿还期较长的优惠贷款。从70年代中期起,国外私人银行提供的贷款大量增加。70年代西方工业国相继两次陷入危机,经济停滞。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实行“削减官方发展援助”政策,大大削减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优惠贷款,并减少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承诺,它们的资金融通受到了限制。另外,石油美元大量流入国际资本市场,流动资金充裕,利率  相似文献   

4.
1991年4月24~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拉美室联合举办了关于拉美债务的学术讨论会。30多位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和发展前景以及拉美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与会学者就债务危机和债务问题两个概念的界定发表了看法。有的学者指出,债务危机和债务问题是表述负债程度的两个概念,债务问题表述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的还本付息,这时付债偿息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债务危机则是指已经发生偿债困难局面,负债国宣布停止或延期还债,它所表示的是一个阶段性概念。负债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危机得到缓解,即可走出危机阶段。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负债国如果可以正常地还本付息,它  相似文献   

5.
1982年8月爆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瞩目。对这一危机的起因、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等问题,世界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致力于拉美发展研究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在其专著《拉美的外债:调整和重新谈判》(1985年美国林·雷纳出版公司出版)中,对拉美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债务危机的根源,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8.
美国布什政府对拉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在两届任期内,极力对拉美推行强硬政策。他的目的是,遏制苏联和古巴势力在拉美的发展,消除古巴的影响,推翻尼加拉瓜革命政权,消灭萨尔瓦多游击队,扩大美国在拉美的军事实力,恢复它在拉美地区已衰落的霸权地位。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的许多作法受到拉美各国的批评,造成拉美国家对美国的严重离心倾向。因此,布什就任总统后,在美国对拉美政策上,在同其前任保持一定连续性的同时,对某些具体作法作了一些策略性调整。一、布什政府对拉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布什政府对拉美政策的重点集中在中美加勒比地区、债务问题和毒品问题上。在布什就任总统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述问题取得了有利于美国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郑联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0-14,79
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其未来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受到明显冲击,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拉美经济的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拉美经济体面临着政策持续与政策退出、政策刺激与衍生风险、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等目标之间的两难抉择。债务问题还将持续冲击金融市场,拉美经济体的主要金融市场中短期内将保持震荡甚至是下行格局,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紊乱。未来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体的影响将体现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部分拉美经济体可能硬着陆,需警惕滞胀风险;全球总需求仍不足,拉美经济体出口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拉美经济体金融风险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11.
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石油出口国还是石油进口国,没有不负债的。1983年拉美外债总额高达三千一百亿美元,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七千亿美元的将近一半。虽然一些国家为偿还到期债务作了艰苦的努力,外债总额仍在不断上升。巨额债务是当前拉美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拉美对外贸易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80年代中期起,拉美各国为摆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进行了深刻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贸易制度的改革。10多年来,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将旧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成外向型发展模式,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观察拉美经济,人们就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科技落后,其产品的对外竞争力还比较差,这将会影响下世纪拉美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就拉美对外贸易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做一简单的分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8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拉美各国对旧模…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19~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了“1991年拉美形势讨论会”。来自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外事部门、新闻、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本所科研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最后,拉美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关于拉美形势的发言。与会学者对如下主要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拉美经济形势。与会学者普遍认为,1991年拉美经济形势趋向好转,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出现转机,开始缓慢回升。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拉美债务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并未完全解决。在拉美国家债台高筑、资金匮乏的形势下,近年来国际金融界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拉美资本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向流动。1981年,拉美资本流入净额的实际年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值。这在战后拉美还是第一次。1984年头五个月从拉美流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资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据墨西哥《金融时报》统计,1977—1983年间,拉美各国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将近八百亿美元。在此期间,墨西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拉美形势讨论会日前在京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新闻单位的学者、专业人员约90余人参加了为时两天的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拉美经济形势学者们在发言中指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拉美经济从长期停滞和衰退中开始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缓慢恢复的趋势:大多数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赤字减少,有的国家如智利、墨西哥财政实现盈余;最大的债务国巴西与债权银行达成重新安排外债的协议,使整个地区的外债压力减轻,债务危机已经渡过,但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外部资金在上年实现净流入的基础上继续大  相似文献   

16.
关于拉美债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在债务危机中已经渡过了六个年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影响之严重,在拉美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作的努力也是空前的。这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当前拉美的债务形势如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债务问题对拉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影响怎样,这些都还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4月26日中国财政部同世界银行举行了拉美经济研讨会。世界银行主管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加勒比地区局局长罗平章先生、世界银行首席拉美地区经济专家马赛洛·塞洛斯基教授和世界银行拉美地区经济顾问卡洛斯·基哈诺先生,以及中国财政部、国家计委、体改委、外交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世界银行的专家们介绍了拉美经济的现状,并就拉美经济前景、债务转  相似文献   

18.
自1981年起,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拉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跌到历史最低点。笔者认为,拉美经济的这种状况是各国为对付外债危机所实施的政策的直接结果。拉美债务的起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的决定,使拉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意识到,由于70年代拉美地区大举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拉美经济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进入拉美的资本大幅度增加。80年代后期,流入拉美的资本平均每年为80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240亿美元;1991年接近400亿美元;1992年高达570亿美元。大量资本流入拉美的原因是什么?《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2期发表的“拉美资金回流和投资回升的原因”一文(以下简称“原因”)对此作了回答。该文将原因归纳为:(1)通过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拉美国家的债务压  相似文献   

20.
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兼评“布雷迪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800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债务危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已持续了将近10年。虽然债务国、债权银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曾为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拉美国家的负债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1982年的33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4200多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拉美债务危机究竟有无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解决了债务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的外债不仅不会带来危害,反而有利于弥补内部资金不足和加快经济发展。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借了不少外债,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