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柏新 《犯罪研究》2008,12(2):62-65,70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首部国际法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反腐败公约》第50条规定了特殊侦查手段。我国应当借鉴《反腐败公约》的规定,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手段,同时设立科学严格的程序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2.
陈雷 《中国法律》2006,(4):36-38,103-10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正式法律文件,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12月14日在全球生效。  相似文献   

3.
今日世界,腐败问题已成为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隐性疾患",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毒瘤"。在此现实情况下,第一部全面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全球性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被  相似文献   

4.
李晓英 《行政与法》2006,(1):110-112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参加了《公约》的起草和谈判的全过程,并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作为《公约》的缔约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公约》的内容,迎接《公约》给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所带来的挑战,为《公约》的实施及时做好必要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其对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皮勇 《法学杂志》2004,25(1):33-35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它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国际反腐败斗争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试图对《公约》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其对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影响进行分析。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公约》除序言外,共分8章,包括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实施机制以及最后条款,共计71条。《公约》的重要规定集中于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等章,以下对这5章…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将《公约》公开给各国签署。联合国已决定将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根据《公约》第68条规定,该《公约》应当自第30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者加入书交存之日后第90天起生效。我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截至2005年9月15日,已有30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against Corruption,以下简称《公约》)已于2005年12月14日生效①。2005年10月27日,我…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或《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该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项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败行动、提高反腐败成效、促进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并为公约的制定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12月10日中国代表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签署…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贿赂犯罪越来越呈现跨国特点,贪官外逃、赃款迅速转移、司法协助乏力,单纯依靠国内法打击贿赂犯罪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满足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共同意愿与决心,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构建了国际打击腐败犯罪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与我国反贿赂犯罪法的完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专门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最新法律成果,反贿赂犯罪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应完善反贿赂犯罪立法以推动反腐败领域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我国应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为将来实施公约作好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0.
第58届联合国大会2003年10月31日举行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约》涉及的一些问题,我们邀请到曾参加《公约》起草、审议工作的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高级顾问黄风进行采访。记者:《公约》作为一个重要、全面、综合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书,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黄风:《公约》除序言外,共分八章。对“腐败”的概念、“公职人员”的概念和其他相…  相似文献   

11.
张丽娟  严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1-16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控制腐败犯罪最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公约在第48条"执法合作"标题下,对国际反腐败领域的执法合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执法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务实合作,在反腐败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2.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4,21(2):21-24
2003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反腐败趋势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刑事法应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3.
新规     
《法人》2004,(1):11-11
中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墨西哥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0日,正在墨西哥梅里达出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于2003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书,确立了被转移他国的腐败资产返还的原则,为国际反腐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27日,我国通过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对缔约国来说,加入国际条约必然产生其国内法与所签条约对接的国际义务。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就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尚华  李明 《河北法学》2012,30(7):133-138
腐败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如何完善和落实证人保护制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打击腐败犯罪.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国已于2005年批准并签署了该公约,其中,《公约》第32条专门规定了保护证人、鉴定人等内容,这有利于保护证人免受侵害,确保证人积极指控腐败犯罪,因而如何正确理解和有效落实《公约》有关规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腐败犯罪猖獗,洗钱已成为维护腐败的重要手段,反腐败必须反洗腐败必须反洗钱,反洗钱就是在反腐败。为了遏制世界范围内猖獗的腐败犯罪势头,130多个国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久中国亦已签字加入并表决通过批准该《公约扎本文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梳理了中国现行的反洗钱立法体系,指出了中国在反洗钱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言。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7日至8日,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重要成果之一是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并以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附件形式对外发表。《北京反腐败宣言》的发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经济体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共同愿望,翻开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新篇章。从2005年成立APEC反腐败工作组至今,APEC反腐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国际合作反腐败日益重要。而引渡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公约》第44条对其有关制度作了详细规定,为缔约国之间引渡腐败罪犯提供了规范,但就其规定而言,不难发现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着重在介绍《公约》中引渡制度的规定,同时提出其在引渡制度中仍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对我国反腐败事业的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历程回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集中体现了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高度重视腐败犯罪问题;主张建立健全的腐败犯罪预防机制;设立严密的腐败犯罪刑事法网;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设置特殊的诉讼规则和处罚措施;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注重腐败犯罪中的资金追回等六个方面。中国应当顺应国际反腐败犯罪趋势,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10日,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表明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也给中国法治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新课题。就刑事诉讼制度而言,首要的任务是以《公约》相关规定为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适度的理性调整与适时修改,以充分发挥刑事诉讼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功效。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腐败,是21世纪全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2003年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进行跨国流动的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