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原院长孟亚祥,在任院长的5年间先后10次收受医疗器械商贿赂62万余元,59次收受药商贿赂27万余元,其中收受某药商贿赂时,以领取"工资"的形式长期接受贿赂。2014年5月4日,淮安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孟亚祥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万元,没收犯罪所得89.96万元,上缴国库。初入股市,尝到甜头却激起贪欲2008年以前的楚州中医院被江苏省中医药局认为是最薄弱中医院,负债累累,职工绩效工资长达八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于向前上任伊始,外地的一些药品和医疗设备经销商就盯上了他。与其说他最终栽在了自己受贿败露上,不如说他栽在了围着他转的药品、医疗器械商朋友圈里。这个药品销售行业中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不知绊倒了多少人。  相似文献   

3.
王涛 《犯罪研究》2009,(3):63-64,73
近年来,医药流通领域中医生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收受回扣的行为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和医药市场的“潜规则”。然而,对于国有医院医生开处方收回扣的行为性质,理论界和司法界一直存在争议。为有效规范我国的医药管理秩序和医生职业操守,打击收受处方回扣的医疗腐败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8年11月20日颁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第3款规定,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4.
走出囹圄     
由于收受医疗器械代表的回扣款并将回扣款分给科室成员,名医李兴楼陷入行业"潜规则".据检察机关指控称,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在本科"植入性器材、高值耗材"的购人过程中,多次非法收受医疗器械公司业务员孙绪坤等五人给予的医疗器械回扣款共计397万余元.所收回扣款被该科室、骨一科成员私分.李兴楼作为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和骨一科主管人员,直接参与与医疗器械公司代理商回扣比例的约定,并经手收受代理商的回扣款,事后参与私分.  相似文献   

5.
“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没有对医疗机构是否构成单位受贿罪作出规定。但我市2002年《关于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收取“回扣”、“好处费”案件适用法律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认为,“对于医疗单位在购进药品或者医疗器械过程中,收受有关供应商回扣并入单位大账或单位小金库的问题,鉴于当前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原则上不宜以单位受贿罪论处。”  相似文献   

6.
首先,来看“医疗回扣”。按照“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表述,“医疗回扣”是指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的行为,并且《意见》把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的,也认定为“医疗回扣”行为。从其内容上可以看出,“医疗回扣”行为本身符合受贿类犯罪的必备要件,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于医生或医学院毕业生来说,参评、晋升业务职称或评定硕士、博士学位,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考评标准,即是否在国内有影响的医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以及发表的篇数. 王音曾是一名前途无限的上海医学界某核心期刊责任编辑兼负责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掌握着医生晋升的“生杀大权”.利用手中这一权力,王音陷入“潜规则”泥潭,在4年间陆续收受好处费12万余元,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8.
2005年初,在广东省纪委、监察厅的指导下,江门市纪检监察机关、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查处了江门市医药购销领域系列商业贿赂案件,有力地打击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推动了全省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工作向纵深发展。发现端倪揭开医药腐败盖子2004年以来,江门市频频曝出医疗腐败案件,由零星个案向高发、频发态势发展,药价虚高导致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当多封举报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院长方机利用药品采购收受回扣的信访件摆上案头时,江门市纪委、监察局领导高度重视,与检察院等有关单位组…  相似文献   

9.
谭君 《政府法制》2014,(13):32-32
他是一名桥梁专家、副处级干部,同时也是一名行走在利益边缘的有权人.他收受红包、好处费,包养情人.在求他办事、向他行贿的朋友嘴里,他被亲切地称为“茂爹”.他爱好收藏石头,习惯于在自家书房接待朋友以及收受“红包”.对于放入后备厢的大钱,他总是交给情人,而在家里接收的小钱,则习惯于交给老婆.  相似文献   

10.
喻中 《现代法学》2001,23(5):39-43
制定法是一种规则 ,习惯法也是一种规则。在制定法与习惯法之间 ,还存在着第三种规则 ,即本文所讨论的潜规则。潜规则是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另类规则 ,因为它也代表了一种实际存在的另类秩序。  相似文献   

11.
曹志恒 《政府法制》2008,(20):38-39
从创业之初磕磕绊绊到后来“如鱼得水”,医疗代表孟邴(化名)利用行业“潜规则”先后向三名医院院长行贿。在检察机关介入调查之时,孟邴一份“自白书”将三名利欲熏心的院长拉下了水。  相似文献   

12.
马丽  王磊磊 《法人》2011,(6):40-45
不过是一个劳务纠纷,他惊动了全中国。周力与通用电气以及由此引发的与当地政府部门的争议、纠葛堪称"中国式维权事件"的代表,几乎所有维权事件中的潜规则和明规则在周力事件中都可以窥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涉嫌商业受贿的政府官员,他的落马不仅仅是为“59岁现象”作了一个新证,更多意义上是揭开了医疗器械市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医务人员收受各类医疗器械和药品供应商回扣已成为行业"潜规则",而我国刑法对于该类行为的打击由于概念相对模糊、诸多细节问题界限不明,一直存在着司法实践障碍,为了更好的明析立法规则的本意、统一指导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8年11月20日出台<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划分"商业贿赂"与受贿犯罪的司法界限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具体案情的纷繁复杂、以及事实认定与证据判定的分歧,导致在个案的认定上仍然存在偏差.如何理解<意见>诸条文的实质并彻底贯彻该司法解释成为实践中凸显的现实问题之一.下文先通过钱某受贿案引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田侃 《犯罪研究》2006,(6):43-48
文章通过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罪构成以及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法律性质的分析,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中的一些法律界限并提出了预防医药商业贿赂的一些可能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定帮忙。”是时下官场上一种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这个潜规则下。收了钱一定办妥事;办不妥事则退钱。是托人方和帮忙方达成的默契。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多铭.却倒在这个潜规则下,他严守这个潜规则。被认为是“很够朋友”。而对方却认为他收了钱不办事,恼怒地不断对他进行举报.真可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最后导致这位正厅级的大法官落马。  相似文献   

17.
视窗     
我国将在医教领域着重纠风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不久前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强调:医疗、教育领域的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降低药品价格、治理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层层加价、整治医疗单位乱收费、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已成为我国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的四个着力点。从今年起,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司法领域,各种诉讼程序规则,有的见之于各种程序法,有着明文规定;但有的却在当下的法律中难觅踪迹,称之为潜规则。本文通过对潜规则的利弊分析,寻找对诉讼程序规则的完善之法,以期对法治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本案公诉人,我认为: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犯罪,本案中,被告人黄某作为某市橡胶厂厂长,利用自己职务之便,通过让单位从个体户刘某处吃进劣质高价煤炭,而从中收受“回扣”、“好处费”,该行为符合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在认定受贿数额上,直接收取的回扣1.7万元和彩电、金项链等物情节清楚,无须置疑。但对其在被“请’赌博过程中的钱财应如何认定,是否归属受贿范围?回答应是肯定的,第一,从主观上,黄某有从赌博过程取得钱财的故意,在赌博前,两人就达…  相似文献   

20.
医生“开单提成”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销售方的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但实践中,有时遇到的情况是,医生按照病人所需开处方收回扣,这是否属于“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